
限時免費開放200個「100000+Foodaily食品創新交流群」進群名額,分享前沿行業資訊|優質上下游資源
掃碼添加官方企微回復“進群”,名額有限!
新消息
雖然近年來冠心病和飲食之間的聯系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但來自那不勒斯的David Perlmutter博士希望營養和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癥之間的聯系能得到更多的關注。發表在2013年冬季版《心身醫學的進展》上的采訪中,Perlmutter博士說:不同于“心臟健康”的飲食概念,在營養討論中,“大腦和大腦健康始終遠離考慮的范疇”。
foodaily轉載
2013.05.28
一項研究顯示,納米銀進入PVC包裝材料的遷移水平低于傳統遷移的限值,但納米粒子的影響仍不清楚。根據Cushen等的研究,評估雞肉在不同存儲時間和溫度條件下,增塑聚氯乙烯(PVC)納米復合材料中納米銀的遷移效應。
foodaily轉載
2013.05.27
納米材料領域的著名專家表示,食品和飲料包裝中的納米粒子不會遷移到產品中。Oland Franz博士是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工藝工程和包裝部的協調員,他在3月26日的歐洲議會午餐討論時間發表了他的結論。Franz解決的問題是納米粒子是否可以從食品接觸的塑料遷移到食物中?他參照了2011/696/EU中歐盟委員會對納米粒子的建議。
foodaily轉載
2013.05.27
一個來自美國的非盈利組織將使用納米材料的潛在風險抨擊為“模糊的問題”,并承諾將進行產品測試,以評估他們的安全性。As You Sow花費9000美元的高價測試Mars旗下的M&M豆、凱洛格餡餅和吉百利Trident口香糖,檢測是否含有納米粒子。該組織說,如果他們這樣做,將會對廠家施加壓力,以阻止他們在產品中使用納米粒子,直到它的安全性得到證明之后。
foodaily轉載
2013.05.27
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利用金納米粒子檢測李斯特菌的生物傳感器,他們聲稱這一成果實現了快速、低成本的效果,而且被證實具有高度敏感性。這一創新在《美國工業生物技術》雜志發表的“金納米粒子改性碳電極生物傳感器檢測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foodaily轉載
2013.05.27
一項研究指出,納米材料的風險評估存在認知缺陷,因此納米材料(NMs)“特洛伊木馬效應”的可能性,需要更多的研究。我們需要對聚集和結塊的安全影響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納米粒子可能很輕易的連接成更大的凝聚體,因此測量設備在低于100nm的尺寸范圍可能無法檢測到。
foodaily轉載
2013.05.27
舊金山市的律師Dennis Herrera在周一向加州法院起訴Monster飲料公司,控告其銷售的含咖啡因能量飲料對兒童產生健康風險。越來越多的市、州及聯邦政府開始調查或限制銷售這種能量飲料,這份訴訟代表了他們最新的努力成果。在美國,這類飲料已快速形成價值約100億美元的行業。該飲料承諾不含咖啡因及其他?;撬峄蚋啕悈⒌瘸煞?。
foodaily轉載
2013.05.26
一碗接一碗,傳統的即食谷物越來越有營養并逐步回到繁盛時期,更多的美國人將它們納入飲食中。Kellogg公司和通用磨坊公司是這個行業的巨頭,現在正在優化各自的品牌。
foodaily轉載
2013.05.25
據一項研究顯示,納米銀進入PVC包裝材料的遷移水平低于傳統遷移的限值,但納米粒子的影響仍不清楚。根據Cushen等的研究,評估雞肉在不同存儲時間和溫度條件下,增塑聚氯乙烯(PVC)納米復合材料中納米銀的遷移效應。
foodaily轉載
2013.05.25
根據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的數據,碎牛肉和雞肉是“最具風險”的肉類和家禽類產品,它們與食源性疾病和由此導致的住院治療有關。
foodaily轉載
2013.05.24
新西蘭的一家公司提出了一種技術,據說在檢測肉類污染時能向加工企業提供實時結果。Veritide公司總部位于新西蘭Christchuich,報告稱它的技術比常規方法更強,可節省檢測費用,而常規方法需要幾天才能提供結果。
foodaily轉載
2013.05.24
阿拉食品配料公司高級經理表示,中國是乳清蛋白烘焙改良劑開發的靈感來源之一。丹麥總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開發一系列乳清蛋白烘焙改良劑,廣泛用于面包、蛋糕、松餅和餅干等產品。經過6個月的研發,“Nutrilac天然改良劑”將于5月6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將于10月份在美國、中東和東南亞推出。
foodaily轉載
2013.05.24
兩名食品趨勢分析師說,日益流行的新時代小吃,其范圍跨度從能量棒到干燥紫菜,正在逐步對烘焙業產生威脅。該見解是作為美國面包師協會年度會議上SWOT分析介紹的一部分而提出的。
foodaily轉載
2013.05.24
暴飲暴食與其它成癮行為(如:吸毒)背后的機制是相同的嗎?或者,得出這樣的相似性是否會使“食物成癮”的問題過分簡單化?
《生物精神病學》這一期特刊刊發了一篇綜述,闡述了過度攝食和濫用藥物行為的神經生物學機制與特征,帶我們深入了解食物成癮背后的秘密。
foodaily轉載
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