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國家衛健委在2025年6月9日的《關于加快推動藥食同源產品產業發展的提案》答復函(7月30日發布)中,詳細闡述了當前工作進展和對委員建議的具體回應。首先明確了對“食藥物質”的定義: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簡稱“食藥物質”),其可作為食品且列入《中國藥典》的物質,除了安全性評價證明其食品安全之外,還要符合中藥材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等相關法規規定。對提案的具體答復如下: (一)關于食藥物質“效用聲稱”。國家衛生健康委正積極推進從獲批的食藥物質入手,采用食品數字標簽等形式適當體現“健康聲稱”,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 (二)關于食藥物質配套標準。正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專業力量,對既往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的物質開展研究,有序推進食藥物質配套標準等相關工作。 (三)關于食藥物質動態管理。近幾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分3批將當歸、黃芪、黨參、鐵皮石斛、化橘紅等19種物質納入食藥物質目錄,并鼓勵省級地方探索提出修訂增補食藥物質目錄的建議。(來源:國家衛健委)原文鏈接
8月11日,據媒體報道,淘寶閃購及餓了么最新數據顯示,8月7日當天,有30多萬餐飲小店在淘寶閃購平臺上成交突破峰值,餓了么騎手數量達到去年的3.5倍,平均收入是去年的1.4倍,騎手就業與收入持續雙增長。中小型、區域性茶飲品牌高速增長,帶動下沉市場成交爆發,訂單增速前20強城市,三四線城市占據18席。(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