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鯊魚肉汞含量超標 魚油魚翅吃太多反傷身

環球網
2015.02.06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類過度食用鯊魚制品不僅對保護物種不利,還有可能損害健康。據澳洲新快報24日報道,刊登在《海洋污染通報》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捕于新州海邊的30條烏錐齒鯊(dusky shark)、鉛色真鯊(sandbar shark)和大白鯊進行的分析發現,它們的體組織內金屬含量很高,其中包括汞,而這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據澳新食品標準管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下稱FSANZ)網站顯示,魚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但對某些魚類的食用應限量,因其汞含量過高。FSANZ建議,孕婦每兩周食用鯊魚 (魚碎片)、大馬林魚和箭魚的次數應不超過1次,而普通人每周最多食用1次。

據研究顯示,僅2120克的烏錐齒鯊或鉛色真鯊肌肉組織里的汞含量就已超過了FSANZ暫時建議的每周攝取量。報告稱,在75%的烏錐齒鯊樣品及58%的鉛色真鯊樣品中,汞含量都已超過了FSANZ對汞的上限要求。

派德莫斯(Vic Peddemors)是名鯊魚專家,為新州政府工作,同時也是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他表示,盡管人們因此生病的幾率很小,但“吃太多鯊魚很明顯是不好的”。

瑞徹布如瑟特(Amanda Reichelt-Brushett)是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海洋生態研究中心(Marine Ecology Research Centre)的副教授,也是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她表示,鯊魚是所謂的掠食動物,體內會因捕捉獵物而不斷地積累汞和諸如砷這樣的類金屬。

研究發現,魚翅里含有高含量的砷。瑞徹布如瑟特稱,盡管這種砷的毒性有待考察,但通過烹飪不太可能降低它的含量。

她還表示,被檢測的鯊魚捕自東澳地區,那里的汞和金屬污染的程度相對較低。2013年有一項研究對捕于印度尼西亞布魯島(Buru Island)的鯊魚做了測試,那里靠近金礦,污染程度和金屬含量都更高。除了鯊魚肉和魚翅,消費者還應警惕過度食用鯊魚肝臟制品,比如魚油。報告稱,這些肝臟里可能含有高含量的甲基汞(methyl mercury)。

鯊魚中的金屬含量根據鯊魚的年齡和性別而不同,成年的雄性鯊魚被指金屬含量最高。“應避免食用大型雄性鯊魚,因其(金屬)含量高。” 瑞徹布如瑟特說道。她還指出,雌性鯊魚的金屬含量可能會因生育而降低。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環球網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