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醬油真的營養又健康嗎?

科技日報
2015.02.03

 

近年來,標榜著“開胃”“補充兒童所需營養”的“兒童醬油”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那么這些“兒童醬油”是否真的有其宣傳的功效嗎?請關注——

 編者按 兒童調味品、兒童酸奶……隨著市場的細化和多元化,所謂兒童專用食品為家長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并且,這些專門的兒童食品往往價值不菲。高價的兒童食品真的能給兒童“營養”,讓家長“安心”嗎?本版從今日起推出“關注兒童食品”系列報道,和您一起關愛孩子。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兒童食品安全性和營養性都應有更為嚴格的要求。然而,為數不少的兒童醬油宣稱,“低鹽”“淡口”“開胃”,有的醬油則打著補充營養的旗號等等。對此,專家表示,醬油的唯一價值就是調味,兒童醬油并沒有廠家宣傳的那么好。

兒童醬油價格普遍高

在北京市一家超市的調味品專區,筆者看到一款標注“適合14歲以下年齡段兒童食用”的200毫升醬油,標價5元,而另一款同品牌500毫升的特級一品鮮醬油,售價僅7.6元,前者價格是后者價格的近2倍。同時,一款160毫升的兒童有機醬油價格為23.6元,而同品牌500毫升的有機醬油售價僅為35.8元,前者價格是后者價格的近5倍。針對差價問題,筆者詢問了幾家大賣場的售貨員。售貨員均表示,雖然價格高,但兒童醬油比較受到廣大孩子家長的喜愛,賣得不錯。

至于兒童醬油為何價格偏高,筆者致電廣東省的一家國內著名調味品公司。有關人員表示,價格高主要在于兒童醬油當中普遍添加了較多的微量元素,例如其公司兒童醬油產品中含有較多兒童成長所需的鐵元素,“因此價格較高”。

山東一家調味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則告訴筆者,少鹽醬油的工藝要求比普通的高,且其原材料與普通醬油存在區別。“兒童有機醬油比普通醬油減鹽26%,而且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生產過程中還增加了難度較高的減鹽和口味改造工藝。

中國調味品協會的相關工作人員則同樣告訴記者,價格高主要在于兒童醬油生產工藝方面更為復雜,因此生產成本較高。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家長在為孩子采購醬油時,都是看到了醬油標簽上表明的“兒童”字樣。而對于其價格是否值,則并無概念。“兒童食品價格普遍比較高吧”,“反正就一個孩子,就給孩子買好的吧”,一些家長這樣說。

醬油只是調味品

據了解,一般醬油中的鈉含量在6%左右——這意味著,如果每天吃一勺醬油(約15克),攝入的鈉就相當于成人每天控制攝入量的40%了。因此,相關專家表示,醬油的唯一價值就是調味。

對于兒童醬油的營養性,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范志紅表示:“醬油具有開胃作用一說,沒有相關研究支持。醬油是含鹽的,菜肴中鹽大一點味咸一點,通常人類食欲會提高,但這不是醬油的獨到效果,而且對預防肥胖有害無益。”

“即便是減鹽的醬油,也需要嚴格限量,絕對不能因為補充營養、促進食欲之類說法就無限制給孩子用。這樣只會害了孩子。幼童本來味覺敏感度遠遠高于成年人,咸味的調味品即便少放,也能感覺出咸味。如果從小就給很濃很鮮很咸的味道,將來會養成重口味,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且增加腎臟負擔。”范志紅說。

雖然有廣告號稱兒童醬油“低鹽淡口”,但是據一些媒體的調查報道,兒童醬油中的鈉含量并不比一般醬油低。例如筆者經調查,看到一瓶兒童醬油100克鈉的含量為6320毫克,甚至超過一些成人醬油。

“幼童需要嚴格限制鈉攝入量,因為幼兒腎臟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很好地處理過多的鹽。13歲幼兒的鈉攝入量目標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多點。一歲以內根本不用加任何咸味調味品,包括醬油。”范志紅說。

范志紅表示,產品是否“減鹽”,要看它是不是比同類沒有聲稱低鹽的產品鈉含量低25%以上。有些兒童醬油產品的確做到減鹽,但有些并沒有做到,只是瓶子包裝小了點兒而已。至于“淡口”,且不討論是真是假,如果味道淡了,要達到同樣的調味效果就需要多用,最后攝入的鹽量依然很多。

“一種食品如果聲稱能夠補充營養,要具體說明到底補充什么營養,含量多少,是否達到一日攝取量目標的15%以上,僅僅說含有18種氨基酸沒有意義。以醬油的日常攝入量來說,它不可能起到這么大的營養供應作用。因為醬油不是大口喝的東西,食用量很小,那么從中獲得的營養素也就很少。”范志紅強調。

范志紅表示,廠商不應當僅僅從促銷的角度考慮,“產品應當提醒家長,兒童飲食應為成年人咸味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便是減鹽的醬油,也應少放,而且一歲以內不能放。”

兒童醬油缺乏生產標準

筆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兒童醬油,多數還是采用國家標準,即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并無兒童醬油生產標準。

范志紅表示,現在國家沒有所謂兒童醬油的概念定義、具體規定和產品標準。這是企業自己造出來的概念。

中國調味品協會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家并沒有相關的標準。其認為出臺此標準并沒有太大必要。“家長在為孩子放醬油時,自然會考慮到孩子的狀況放的比較少。”

其實在許多國家都有對于兒童食品嚴格的監管規范。2011年起,韓國強制要求對兒童喜好的食品實行所含成分色彩標示制度,如果有其中一項營養成分超標,就需要在產品包裝上以紅色標注。

標準的缺失,容易導致部分無良企業打擦邊球。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指出,在沒有國家強制標準的前提下,讓企業修改配方存在一定的難度。范志紅表示:“由于國內當前沒有相關標準,所以沒法說廠商刻意標明兒童醬油的益處是否屬于虛假宣傳。”

而一家大型調味品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對兒童醬油國標制定問題一直較敏感,企業為了細分市場做大蛋糕尋求到兒童調味品的出口,目前只能按照現有標準生產。”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科技日報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