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2014年在中國有不少國外食品品牌被卷入丑聞之中,當中以麥當勞所受的打擊最大。一名香港食品質量控制專家更透露,他們在國內進行過食品檢驗,當中接近一半不及格。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6日報道,專門提供質量控制服務的公司AsiaInspection,2014年就在中國進行了7000次食品檢查和測試,發現內地食品加工廠有48.1%未能達到可接受標準。2014年,該公司在中國食品行業的不同領域進行了10萬次檢查和審計。
報道說,AsiaInspection受供應商的客戶聘請來檢測工廠。該公司發言人表示,檢查員發現中國食品加工業在技術和法規方面都比非食品行業落后15年。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故意貼錯產品成分標簽,以及竄改食品成分到期日。實驗室測試中若發現異常物質(例如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細菌和病毒),都會令到評級下降。食品丑聞遺留下來的禍害包括: 2008年有嬰幼兒配方奶粉受污染,導致多名幼童死亡;去年有快餐連鎖店被發視使用過期肉類,被迫停業。
報道稱,這些事件令內地消費者對所購食品失去信心。
AsiaInspection副總裁馬蒂厄。拉巴斯說,與生產服裝或高科技產品的公司相比,食品行業發展還不夠成熟。他說:“和非食品行業相比,食品工廠和加工廠在安全標準方面所受的培訓較少,對于有關食品安全標準的意識也不高。”
拉巴斯說,制造商、政府、零售商和消費者需要共同努力,提升中國食品生產標準。
報道稱,2014年7月有電視新聞報道指出,上海食品供應商褔喜將過期肉類混入新鮮食品內,然后供應麥當勞餐廳在大陸、日本和香港的分店,中國政府于是關閉褔喜。受事件影響,消費者一時都不敢光顧麥當勞,令其銷售額急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