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發布了2014年11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名單,包括中糧我買網在內的5批次進口蜂蜜被退貨,菌落總數超標是進口蜂蜜不合格主要原因。
質檢總局此次公布的問題蜂蜜名單顯示,中糧我買網有限公司從匈牙利進口的2批次吉娜蜂蜜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退貨;分別由深圳市歐亞蜂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昌隆行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斯特凡教授荔枝蜂蜜、Kirkland苜蓿蜂蜜(小熊瓶)皆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退貨;另外,由北京優品盛購商貿有限公司從斯里蘭卡進口的1批次巴拉卡蜂蜜因碳14植物糖超標而被退貨。
針對此次中糧我買網進口吉娜蜂蜜因質檢不合格而被退貨事件,中糧我買網相關人士回應,此批不合格產品目前未在我買網進行銷售。“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蜂蜜產品上的生產加工工藝和方式與我國有所不同,自然而然,不同國家對蜂蜜產品的檢驗標準也有所不同。”我買網負責人對新華食品表示,各國蜂蜜檢驗標準不同是本次“采購失敗”的主要原因,采購部門很難百分百確信進口的蜂蜜符合中國的蜂蜜檢驗標準。
新華食品發現吉娜蜂蜜、斯特凡教授荔枝蜂蜜、Kirkland苜蓿蜂蜜、巴拉卡蜂蜜在淘寶網上均有店鋪銷售。值得注意得是,Kirkland苜蓿蜂蜜在京東、1號店也仍在售賣,并推出促銷活動,部分店鋪在產品詳細介紹中強調此蜂蜜“獲得美國農業部A級產品等級認證”。
新華食品統計發現,2014年前11月共計有71批次進口蜂蜜(不含蜂蜜加工產品)質檢不合格,主要產自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據了解,菌落總數超標成為其不合格原因“最熱詞”。
據業內人士介紹,抽驗樣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說明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以及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此外可能與產品密封不嚴、儲存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而菌落總數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事實上,進口蜂蜜在近年來問題頻出,但是仍可以高價獲得國內大批消費者的親睞。不少消費者表示,因國內蜂蜜摻假成“習”,他們逐漸喪失對中國蜂蜜的信任,寧可愿意花高價去選擇更正宗的進口蜂蜜。據新華食品觀察,蜂蜜摻假現象長期存在于我國市面上,每年相關部門抽查后都會曝光問題產品,但是“黑榜”效果并不明顯。
對此,一位業界專家對新華食品表示,我國蜂產品國家標準不夠完善和監管的缺失導致蜂蜜摻假現象泛濫,國外廠商正因抓住我國蜂產品市場混亂的契機才敢大膽抬高價格。只有相關部門加強對我國蜂蜜產業的全面監督,并大力整改“黑心蜂企”或“法盲蜂農”,才可重獲消費者的親睞,讓國外低品質蜂企“無洞可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