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乳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10 年到2013 年,中國液態奶進口量分別為1.59 萬噸、4.05 萬噸、9.38 萬噸、19.5 萬噸。近四年內,常溫進口奶增長率高居乳制品品類第一。
在十幾年前,以帕瑪拉特(Parmalat)、雀巢等為代表的洋品牌,曾經氣勢洶洶打開過中國市場的大門,但是都因為水土不服鎩羽而歸。撤離中國市場10 年后,以常溫奶為代表的進口牛奶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入侵”。尤其是9 年長征后的中澳自貿協定結果出臺后,澳洲乳制品等產品零關稅進入中國的優惠政策,將帶動新一輪的進口熱潮。而從今年4 月1 日起,歐盟牛奶產量配額制將正式取消,歐盟原奶產量將提升,也將不可避免地加快進入中國這個“ 戰略性”市場。
很多經銷商或許都看到了進口牛奶這塊蛋糕,《糖煙酒周刊》也接到眾多讀者的咨詢,他們有些想直接從國外進口牛奶,有些想做國內進口商的區域代理。為方便更多經銷商讀者了解進口乳制品的通關流程、上架時間、費用問題,本刊記者特別盤點了一盒進口牛奶(這里特指常溫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到底需要跨過多少道關卡、耗時多久,并要繳納多少“過路費”。
從生產到上架銷售需穿越七重門
一盒進口牛奶從國外工廠誕生,然后長途跋涉到中國,再到上架銷售到底要經過多少關卡?
首先,中國企業要想代理一款進口牛奶需具備一定的資質,并嚴格甄選國外供應商是否具備出口條件,并挑選出合適的產品。
其次,產品到達中國港口后,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通關流程,通常這也是進口商最需要關注和了解的地方。通過一系列調查和總結,小編認為企業要想代理一款進口牛奶必須穿越七重門。
第一道門:企業備案
中國企業要從事進口牛奶業務,需擁有乳制品進出口權,具備食品經營資質或食品流通許可證。如果是大包裝產品,進口到國內進行分裝銷售的,或者以進口食品原料做代加工使用,進口企業必須具備食品生產加工資質,即使只是涉及分裝。
具備以上資質后,就可以到當地商務廳領取《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經過備案登記后才具備對外貿易資格,然后憑借備案登記印章《登記表》辦理所需要的手續。
第二道門:選取要代理的產品
挑選適銷對路的進口牛奶,需確定代理產品的生產國家、種類、價格檔次和年進貨量。選擇國外供應商時,供應商需提供產品的原產地證(官方出具)、衛生證書(官方出具)、營養成分分析報告(生產商或第三方出具)、成分分析列表(生產商或第三方檢驗機構出具)、原包裝標簽樣張、獲獎證書及法定產區有關證明復印件及翻譯件、進口食品的檢測報告、國外發貨人必須是在中國商務部注冊的企業。
除此之外,乳制品還需提供額外的官方證明:輸華乳制品證明、奶粉自動進口許可證、進口食品收貨人備案、授權書等。據記者了解,目前荷蘭已經取消了紙制輸華乳制品證書,改用電子信息申報,電子信息上只顯示貨物的毛重,所以只要是荷蘭進口的乳制品,電子信息上的毛重要保證與提單上一致。其他國家進口的乳制品目前還是用紙制證書,不受此限制。
第三道門:海外發貨
需要選擇運輸方式和運輸代理,并選擇性購買運輸保險。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其運輸時間不同,牛奶的到岸時間也不盡相同。歐美國家的運輸時間大概為35~45天,新西蘭為28 天左右、澳大利亞為25天左右,而臺灣只需3天左右。
第四道門:到岸報檢
一般為2~3個工作日出通關單,貨物到岸前取得全套清關文件后(報關委托書,空運單貨提單,原產地證,衛生證,分析報告,發票箱單等)交報關公司協助預審;船到港后如有條件可爭取提前換單,盡量縮短集裝箱在堆場露天曝曬的時間。
然后向檢驗檢疫部門報檢,報檢所需要的單據為發票、箱單、合同、報檢委托書、木質包裝聲明、紙質標簽樣張、標簽說明、標簽中英文翻譯件對照、進口食品使用標準申明、進口食品安全承諾書、進口食品貨物清單、內包裝說明(不同口岸的要求略有不同)。
第五道門:通關
一般為5~7 個工作日。預檢通過,取得通關單后,就可以報關了。期間可能涉及查驗、海關估價等。海關審核后出稅單交關稅、增值稅。然后海關放行,聯系現場衛食科,安排復核標簽及采樣(不同口岸有所差別)。
第六道門:動衛檢查
放行之后預約動衛檢查驗,現場查實物標簽和取樣化驗。衛食科的老師針對貨物的中文標簽進行復審,如老師有疑問,則要按老師提出的指示扣貨整改。復審通過的標簽,大部分關區要求放行前全部貼好,各關區都提供印刷標簽、貼標簽的服務。標簽貼好無誤后拉回倉庫.進行標簽備案,完成后出衛生證書。
第七道門:取得衛生證書,進入終端銷售
在衛生證書出來之前,產品需放在指定監管倉庫,直到衛證出來后方能售賣。需要注意的是,UHT 奶是強制備案產品,首次進口需有CIQ 做中文標簽備案的程序。只有做好備案CIQ 才會出具衛生證書,所以首次進口一般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非首次進口在不改變配料和外包裝的前提下,無需重復備案,所以一般一個月左右即可出衛生證書。
在取得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衛生證書后,該產品就可以在國內市場上架銷售了。
進口牛奶的一半青春在路上
了解了以上通關流程,我們就知道一盒進口牛奶從當地生產到國內上架銷售會需要一段漫長的等待,而這個時間到底有多久?
以新西蘭UHT 奶為例,從在新西蘭生產出來的那一刻起到中國上海港口共需要60~80 天的時間,而報檢報關需要7天左右,商檢完成后等待衛生證書需要1~2 個月,所以原則上從產品生產到終端上架銷售總共需要3 個半月~4 個月。而一盒進口牛奶的保質期大概為8 個月到10 個月,這個過程無形中縮短了一半的銷售時間,經銷商也不得不面臨產品臨期的風險。
“進口液態奶這塊蛋糕,看上去誘人,吃起來并不容易。”一家知名乳企高管對此表示,“很多洋品牌不得不打破以往經銷商層層批發的模式,借力電子商務平臺。”進口商要抓緊時間對接進、銷、存,并且后續的產品會源源不斷進過來。因此,不管是傳統渠道還是電商渠道,進口商都要熟悉嚴格的通關流程,以便熟練操作,節省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到底要交多少“過路費”?
了解了進口流程,接下來就讓我們算算進口牛奶在通關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通常我們將其費用分為六項:
第一,購貨成本。人民幣貨價
成本=外匯貨價X 當天外匯兌人民幣換率
第二,運費+保險費(根據不同
國家、地區和運輸方式收?。?/span>
第三,關稅:15%(最惠國稅率)
第四,增值稅:17%
第五,港口及進口手續費用等其他費用。
第六,過程中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
舉例來說,假設一盒牛奶的關稅完稅價格為10 元(關稅完稅價格一般為到岸價,若中國海關對企業申報的到岸價表示懷疑,會參照同期同類的商品價格核定)。那么牛奶在進口環節一共產生的稅負是多少呢?
計算結果如下:
關稅:完稅價格×進口環節應納關稅=10×15%=1.5(元)
增值稅:完稅價格×進口環節應納增值稅=10×17%=1.7(元)
合計:進口環節稅負=1.5+1.7=3.2(元)
所以10 元的進口牛奶,在進口環節繳納關稅、增值稅合計3.2 元,加上不能統一量化計算的運輸費、報關費、標簽費、手續費等,其產品成本大約在15~17 元,而通常一盒進口牛奶的產品成本在該價格范圍時,進口商還要考慮分銷商、超市等中間環節的利潤空間,市場零售價會定在25~30 元左右。
進口牛奶雖與國產牛奶相比價格偏高,但隨著國內消費者對產品服務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能力也在逐年增長,尤其是對于一線城市和電商渠道來說,進口牛奶受到眾多人的歡迎。并且隨著未來國家政策的開放、市場需求增長,進口產品的消費主流下沉二三線城市,進口牛奶將大有可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