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舌尖上的中國”,自然有“舌尖上的A股”。區別是前者針對吃貨,后者專為賺錢。有意思的是,從“舌尖1”到4月18日晚開播的“舌尖2”,吃貨還是吃貨,但A股里的食品股卻在謀求轉型,有的干脆拍起了電影。
目前,食品A股有100只,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從吃的零食(洽洽食品、好想你)到喝的乳品飲料(如維維股份、承德露露),甚至調味品(海天味業、恒順醋業)、食品添加劑(安琪酵母、龍力生物),乃至肉制品(雙匯股份、金字火腿)、方便食品(克明面業、三全食品),應有盡有。
總體上,這些食品股屬于細分行業翹楚,但有的由于競爭激烈已開始轉型,如高金食品擬重組讓國內4A廣告公司印紀傳媒借殼上市;不少公司則增加銷售模式,如“國內紅棗第一股”好想你積極觸網,一方面推進全網銷售,另一方面改造線下門店、布局O2O。本文剔除乳品飲料和主營種植養殖業公司,主要分析食品成品公司。
1 同步舌尖2機構也是“吃貨”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昨晚開播,第一季的火爆曾讓A股掀起了一股“舌尖”熱,火腿、海鮮、肉類個股都掀起了一股炒作熱。如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特意介紹了腌制食品,使得金字火腿股價一度走強。巧的是,昨天停牌10天的金字火腿也跳空高開,盤中發力迅速封上漲停板。公司擬以13.47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6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9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已經披露的2013年報顯示,食品股也有“吃貨”機構駐扎。比如,同為腌制食品,涪陵榨菜去年被社?;鹑渭w增持,去年底除原有3只社?;鹄^續堅守外,全國社?;鹄硎聲残逻M持有該股400萬股,4只社?;鸸渤钟泄?/span>1080.84萬股股票,占其流通股19.42%。
此前的2013年4月,一張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四川雅安地震災區吃早餐配榨菜的照片曾讓涪陵榨菜變身“總理概念股”,廣受市場關注。該公司還把烏江品牌延伸到榨菜之外其他佐餐食品品類,推出香辣下飯菜、蘿卜干、海帶絲3個戰略性新品,依托榨菜渠道推廣。
其實,這些零食小吃股業績不可小瞧。如2013年涪陵榨菜實現營業收入8.46億元,凈利潤1.41億元。主營鴨脖子等醬鹵肉制品及佐餐涼菜快捷消費食品的煌上煌,去年也實現營業收入9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1億。因此煌上煌也被社??粗谐止?。
2 避開競爭不養豬改拍電影
別以為所有食品公司都能“躺著掙錢”。不少食品加工制造業廠商林立,加上食品安全和原料成本的上漲,一些食品公司手握募集資金,開始瞄準新興行業。
僅在味精行業,就有蓮花味精、梅花生物、佳隆股份三家上市公司,未上市的更多。由于2013年味精行業產能供過于求,蓮花味精預計2013年凈利潤虧損3億左右。
為此,公司在生物技術、生物制藥、生物新材料、生物環保等領域不斷投資,今年1月擬出資收購大連漢信生物制藥有限公司100%股權,漢信生物正是國內三大乙肝疫苗巨頭之一,收購將成為公司進軍生物制藥領域的重要一步。
高金食品轉型更徹底,將變身傳媒股。這家西部地區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日前公告,將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股份轉讓”等方式,擬置入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高達60億,從而放棄其生豬養殖及屠宰加工的傳統業務,進軍影視傳媒類產業。印紀傳媒知名度并不高,但其打造的4A廣告DMG集團頗具知名度,號稱國內排名前五的國際4A級廣告公司,在影視領域參與過《鋼鐵俠》、《建國大業》、《杜拉拉升職記》、《生化危機》等多部知名影片制作。
3 結盟電商:進天貓加速O2O
受市場競爭和消費乏力的影響,一些食品公司開始改善銷售渠道。
一度擁有2000多家線下門店的“好想你”,從去年開始快速關停門店,同時來自線上的交易額不斷上升。公司負責人在互動平臺透露,“好想你”的線上交易額2011年時僅300萬,2012年超過3100萬元,2013年接近1億。而基于已有的線下店資源,公司也將進行改造布局O2O。
魚糜肉制品上市公司海欣食品2013年營業收入僅增長2.26%,凈利潤同比下降48.72%。該公司去年在建行善融商務個人商城上成為認證商家,初涉電商領域??偨浝硗鯊挠路Q,速凍食品目前受到冷鏈物流的影響,電子商務尚未成型。但籌備工作已經展開,電商部門的組建將在今年完成,海欣食品天貓旗艦店也進入申請階段,預計未來2-3個月面市。
同樣,由于國際對蝦市場低迷,業績受挫的國聯水產決定出口轉內銷。本月初公司披露,將與順豐旗下電商平臺北京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借力順豐的電商平臺拓寬公司產品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優化公司產品銷售渠道。
從食品飲料行業布局角度來看,中信建投認為,一季度前后是食品飲料行業低點,但是食品飲料行業經歷近期下跌后更顯投資價值,優質低估公司有望在業績明朗后受市場青睞。
食品股:上不上市,是個問題
目前A股市場食品股眾多,但除了雙匯、三大乳企及幾家率先上市的休閑食品龍頭公司外,好多食品股上市幾年后往往主業沒落,有的陷入財務造假漩渦,有的盈利主要來自資產轉讓或理財收入。即使在排隊等候上市的公司中,主營醬油的珠江橋公司今年被終止審查,而全聚德、湘鄂情等公司近兩年業績下滑,也反映出餐飲食品經營之不易。即使擁有孫家泡饃等餐飲老字號的西安飲食,2013年營收僅5.86億元,同比跌11%,凈利潤僅1479.4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只有6分錢。若扣除政府的補助金等非經常性損益,其凈利潤甚至虧損736.19萬元,公司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
A股從來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今年2月11日,海天味業上市首日股價大漲近30%,此后股價一度飆升至77元附近,市值超過500億元,海天味業也由此成為A股市場上的“貴族醬油”。伴隨著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們的身家快速膨脹。但與此同時,珠江橋卻在1月宣告退出IPO。一些上市多年的農業股則幾番重組更名,甚至被ST。資本市場上,有“天下糧倉”之稱的北大荒,2002年進入證券市場,曾被譽為“中國農業藍籌第一股”。但如今因連續兩年虧損,2014年3月28日變更為“*ST大荒”。
目前,ST大荒已經正式剝離了米業,主打綠色生態農業牌。養殖武昌魚的洞庭水殖現在改名“大湖股份”,這個“中國淡水漁業第一股”開始計劃進軍大閘蟹養殖了。而食用菌公司中的九發股份,則已變成“瑞茂通”,菇木真更名為星河生物,凡此種種,都反映出食品行業經營之折騰。
不過,在中國食品企業中,也有不愿意上市的另類——“老干媽”創始人陶華碧。憑借口碑式的營銷方式,20多年的時間里,一罐小小的“老干媽”辣椒醬,售價不足10元錢,卻享譽全球,連續17年銷售額增長,日均生產200萬瓶,年銷售收入達37.2億元,2013年上繳稅收5.1億元。如此傲人的業績,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實屬稀缺優質資源。但陶華碧卻說:“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 ”她還有一句“四不”名言:“不偷稅、不貸款、不欠錢、不上市。 ”
已經和準備上市的食品特產類公司,面對“老干媽”的霸氣,不知作何感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