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多寶和王老吉兩家涼茶企業近日紛紛發布權威機構數據,爭奪“銷量第一”。而王老吉16日發布的數據遭到了媒體的質疑,認為“其背后無非是通過糊弄輿論,力爭第一” 的輿論陣地來平衡競品加多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的輿論影響力。
王老吉數據遭媒體質疑
4月16日,廣藥王老吉拋出某機構發布的《2011-2013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涼茶銷售調查報告》相關數據,”王老吉2013年銷售150億,以49.93%的市場銷售份額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涼茶市場角逐中保持優勢,蟬聯涼茶銷售第一名。
“王老吉稱蟬聯涼茶銷量第一”的消息一發布,就引發輿論爭論。某媒體發表《揭秘廣藥王老吉”第一“鬧劇背后的四大疑點》的文章,文章指出王老吉發布的數據存在四大疑點。
該文章部分內容如下:
疑點1:廣藥生產涼茶僅2年,報告顯示其3年銷量第一
筆者在廣藥推送的公關稿里看到這么一段“據報告顯示,涼茶巨頭王老吉連續三年蟬聯涼茶行業銷售第一名,與公開資料顯示廣藥王老吉2年生產涼茶明顯相悖。”
而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曾說過這么一段話,“從2012年5月份到現在短短的一年,我們從整個團隊的組建,產能的組織,銷售網絡的拓展,一切從零開始,但是發展速度卻飛快,基本上都按照原來的計劃在推進。”這樣的話廣藥多位高層都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這就意味著廣藥已公開承認了其生產涼茶僅僅2年,其”3年銷量第一“從何而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疑點2:瞞天過海,用大型零售企業數據冒充整體市場數據
據了解,廣藥所恃的這份報告全稱為《2011-2013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涼茶銷售調查報告》,這就意味著報告的數據統計僅僅限于沃爾瑪、物美等大型零售企業,并非整個市場銷量的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按快消行業市場統計規則來看,大型零售企業的銷售僅僅能占到整個市場銷售比的10%--15%,,尤其是飲料行業更是集中于餐飲渠道及小店等常規渠道,這就意味著廣藥方面所提供的數據完全沒有可信性,其所謂的”冠軍品牌“的水分也值得人懷疑,并且廣藥方面一直未公開公布此數據取樣范圍、調查方式等具體信息,大型零售企業的銷售占比是否真實有效也被畫上了重重的疑問號。
疑點3:王老吉僅80多個億,加多寶200多個億,弱者稱王?
根據白云山2012年及2013年的年報顯示,廣藥王老吉分別為37億和89.2億元,而競品加多寶2012年、2013年的銷售額都超過了200億元。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廣藥王老吉及加多寶之間已高下立辯,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加多寶方稱,自己發布數據來源權威
對于王老吉發布的數據,加多寶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多寶銷量第一數據來自全國市場銷量領先品牌研究成果,該成果發布舉辦至今已18年,相關數據更權威。
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了解到,3月22日在京西賓館舉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市場銷量領先品牌研究成果發布會由權威機構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舉辦,研究報告中關于飲料市場的版塊顯示:在罐裝飲料市場,加多寶市場銷售量份額高達12.33%,銷售額份額高達15.27%,繼續穩居罐裝飲料銷量第一名等相關內容,迄今為止加多寶已是第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
全球權威調研機構尼爾森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加多寶罐裝涼茶市場份額仍高達70.8%,特別在北方市場加多寶繼續高踞80%以上市場份額,仍然是涼茶行業的絕對領導者和飲料行業的領先品牌。
王老吉“爭第一”非第一次已有前例遭受信任危機
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了解到,廣藥王老吉在2012年末曾給媒體推送國際權威機構尼爾森的數據,并稱其為“涼茶銷量第一”,隨后即遭到了尼爾森矢口否認,并表示和廣藥王老吉沒有合作。廣藥王老吉方面由此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