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糖酒會被稱作行業風向標與晴雨表,一切新的變化都在重新定義糖酒會的功能與價值,因此,我們解密2014 年春季糖酒會上的各種風向、趨勢,也是對2014 年食品市場走向的最佳總結與預判。
★趨勢之一:農業企業打通“最后一公里”
農業產業化企業的參會無疑是一大亮點,本次糖酒會上這類擁有上游產業優勢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多。他們或來招商、或來展示品牌,都不約而同地齊聚成都糖酒會。例如,甘肅敦煌種業公司、漯河紅方辣椒產業公司、山東慧豐花生等就是這樣的代表。上觀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金水告訴記者,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來參會的都很多,大家的參與度很高,內因也在于這類企業正在調整心態,將產品市場化,與消費市場接軌。
打通全產業鏈成為共識
全產業鏈是中糧集團提出來的一種發展模式,指由田間到餐桌所涵蓋的種植與采購、貿易與物流、食品原料與飼料原料及生化、養殖與屠宰、食品加工、分銷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全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是兩頭:上游的種植( 養殖) 與下游的營銷。
與前幾年打著產業鏈旗號企業不同的是,此番來參會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大多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悉心經營上游,有實實在在的上游資源。例如山東菏澤一家推出牡丹花飲料的企業,在當地經營牡丹園多年,此次來參會的目的,“是打通與消費者接觸的最后一公里”,即下游。同樣的,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以合作社形式與牧民達成合作,是典型的現代畜牧龍頭企業,此番帶著牛肉系列產品前來參會,包括冷凍冷鮮牛肉系列產品、熟肉制品、醬制品等若干。同時,一些玉米、藍莓、桑葚等種植企業,肉牛、肉兔等養殖企業,都不再滿足于當初微薄的粗加工利潤,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和產品,意在打通全產業鏈條。
品牌農業的“長”與“短”
營銷專家李志起指出,與傳統企業相比,他們有上游資源的保障,無疑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利,“原生態”、“無添加”、“無污染”等都成為他們的賣點。經銷商也表示,自己對此類資源型企業感興趣,而且產品口感也確實不錯,但其短板也明顯,存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李志起認為,首先,這類企業難以將資源價值轉化為市場價值。他們往往在自己的資源背景上一筆帶過,缺乏在包裝、推廣和訴求上,對優勢進行顯性化打造;其次,在產品創新上往往思路不夠開闊,幾乎是以模仿市場上現有產品為主,缺乏個性化特征。同時,由于農業產業化企業,大多位于偏僻的鄉村,企業負責人常常走出去以開放的心態學習,但團隊往往難以落地執行他的思路。因此,建議企業應該有“養殖在山里,營銷在城市”的思路,需讓營銷團隊走出山溝溝,把營銷中心建在目標市場去,才能真正打通這“最后一公里”。吳金水也建議,企業的內部組織體系得與市場化步調配套,尤其是建立營銷隊伍,是重中之重。
★趨勢之二:90后的小食代
在本屆糖酒會上,針對90 后這一年輕群體開發的產品已然形成風潮,集中體現在產品周期短的休閑食品品類上。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有:深圳富錦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發呆” 酥脆粗糧派、草莓燕麥片巧克力派、深圳市俞家三千金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無所味”系列熟食,強調“只要我喜歡”,以及“小食代”系列膨化食品,主張傳遞“青春的味道”等等。
大小企業,各有妙招
事實上,中小企業由于企業體量小,轉型更快,能夠更快地針對90 后打造專屬的產品名稱和品牌定位。而大企業大品牌想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就得走另一條對話和溝通的道路。
2013 年7 月底,可口可樂推廣昵稱瓶,把瓶子也作為一種新媒體,把接地氣、接近年輕人的文化體現在瓶子上,可以表達年輕人的一種態度,讓90 后乖乖買單。
而在2014 年年初,蒙牛優益C 也多了一種新的味道,“無肉不歡”、“你是我的菜”、“哥請客”、“姐今晚有飯局”等這些當下正流行的語錄,出現在了該產品的新包裝上,讓其有了豐富的“性格”。“ 從蒙牛更換產品包裝可以看出,蒙牛正在不斷創新營銷方式,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品味,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乳業專家宋亮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調侃和賣萌,蒙牛的創意正是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獵奇心理。”
如何“搞定”90 后
搞定90 后這個話題已經不算新鮮了,各行業都有企業在針對這個群體做產品研發和市場定位。這一群體的價值觀、消費觀帶著極其強烈的個性因素,消費能力強,嚴重依賴網絡,敢于嘗試新事物,特別是他們更注重消費和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追求產品或服務與自己情感體驗的一致性,反對說教。這都是他們鮮明的標簽。
2012 年被稱為90 后入職元年,從那時起,每年都有700 萬90 后進入工作崗位,實現經濟獨立,對于個性化產品的追求更加“肆意妄為”,“月光族”是很常見的;以前的網絡依賴是宅在家里成為“宅男宅女”,現在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進步,已經是隨處隨時上網了;敢于嘗試新事物這一點依然保持,喜歡跟風購買,趨向個性、新奇、有態度的產品。
營銷專家李志起曾以“搞定90 后”的話題為企業支招,在他看來,90 后營銷需要IN 法則:加強互動體驗;了解網絡了解90 后;邊游戲邊營銷?,F在看來這樣的法則仍舊非常實用。隨著越來越多的90 后成長起來,他們將成為食品行業消費的主力軍。因此,迎合90 后將不再是小眾獵奇的行為,而是食品企業必須去研究和實施的課題。
★趨勢之三:食品電商 大有可為
近幾年,食品電商發展可謂迅猛。2014 年3 月26日下午兩點,由糖酒快訊網聯合天貓共同主辦的“電子商務與產業創新”2014 中國酒業首屆互聯網大會就吸引了近一千人的觀眾,而主辦方原計劃的只是三百人的規模;而在食品行業,一場進口食品的高峰論壇也因1 號店副總郭冬東的出席講話引來人氣飆升……
電商模式一直在摸索
從黃太吉煎餅走俏到馬佳佳走紅,電商帶給傳統行業的裂變效應非常明顯,但是,人們也發現了黃太吉實體店里的凄涼,馬佳佳情趣用品店最后淪為看客們的拍照景點。在2014 年的春季糖酒會上,經歷了前幾年的試探、摸索期之后的電商平臺,開始迎來更理性、更系統,以及更實操的商業操作模式,我們也發現一撥又一撥食品新品類輪番登場,上演電商銷售神話。
1 號店副總裁郭冬東在本刊主辦的進口食品論壇中稱,“我們正在構筑‘舌尖上的聯合國’,目前,食品在網購渠道的增速非常迅猛,達到了58%,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別為進口牛奶、調味品和冷凍食品,它們的增幅大概在150% 左右。”
食品電商的發展應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隨著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長為消費主力軍,他們在消費方式上更加依賴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其次,“中國地大物博,食品電商更能滿足人們對跨區域食品的需求。”一位行業人士如此提到——更多的廠商發現,電商平臺更像是一方資源整合平臺,他們不僅能在這里尋找買家賣貨,還能宣傳產品樹立品牌,甚至與消費者溝通、互動,這是一種“更加好玩”的商業模式。由此,電商成為與線下渠道相呼應的渠道之一。
食品電商 O2O 模式興起
在春季糖酒會期間,來自調味品大商北京余氏福翔商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余華明就告訴記者,他正在上線中調網,該網絡平臺將匯聚包括海天、李錦記、東古、雀巢等品牌在內的兩千多個品種的商品,實現餐飲渠道的一站式購齊,與之對應的是線下的終端體驗店,這種O2O模式的商業模式正成為食品電商主流。
在終端層面,繼各大商超陸續上線線上超市后,阿里巴巴也于近日宣布與銀泰百貨合作,打通線上、線下通路,資源、渠道共享,開啟了零售行業新業態。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食品行業更加注重對移動互聯網的重視,越來越熟練地使用二維碼、微信支付、微商城、移動APP 等應用工具,成為一種潮流。
★趨勢之四:進口食品 躁動的魅力
第90 屆全國糖酒會進口食品仍然呈現出火爆的態勢。與上一屆相比,進口食品展區展出面積增加了約1萬平米,增長比例達到15.6%,同時也有更多的海外國家組團參展,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臺灣展區大熱糖酒會
除了第二屆“金產品·新渠道”論壇活動之外,本屆糖酒會開展的進口食品貿易商與廠家一對一配對洽談的方式,開創了進口食品行業先河。本次貿易配對渠道商接近30 家,相比在展位上洽談的傳統方式,這種方式更節約時間,也更有效率,也省去渠道商依次逛展位的麻煩。
此外,臺灣專區酒店展繼續火爆,此次糖酒會上臺灣專區舉辦了第三次酒店展,來自臺灣的企業統一在西藏飯店3 樓大廳,相比主會展,這里持續時間更長,經銷商有更多時間深入了解臺灣產品運作方式,同時配合地鐵、萬達廣場進行大規模宣傳,成為糖酒會一大熱點。
進口食品優勢盡顯
而從渠道層面來看,經過記者調查了解,有70% 的國產食品經銷商都看好進口食品,如杭州禪林食品總經理孫總本次參會只看進口食品、浙江俏咚咚商貿公司董事長王根如則只看臺灣產品,像孫總和王總這樣的經銷商只看進口食品的非常多。進口食品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首先,部分國產產品利潤下滑,而進口食品利潤相對較高;其次,在二、三線市場,進口食品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供拓展;第三,部分終端系統開始重視進口食品的銷售,使得經銷商開始尋找適合的進口食品以保證自己在與終端合作時的主動權。
同時,由于進口食品不同于國產食品的運作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商開始與國外廠家合作開發更適合國內市場運作的自有品牌產品,也贏得了眾多進口商的支持,比如本次深圳金久隆自有品牌“糖豆小子”曲奇、深圳江山宏達的“洋一飲料”、思味思我“莎莎的夢”以及品利的“品利”橄欖油等眾多自有品牌都在本次糖酒會上取得了不錯的招商效果。
★趨勢之五:抱團參展聚合力
據行業人士透露,本屆春季糖酒會上部分酒店有近20% 的展位未出售,會展中心也有5%-10% 的展位未出售,但“冷中有熱”,不少企業抱團參展成為本屆糖酒會一大特點,比如泉州團企業、西藏食品企業的集體參展、臺灣企業的集體參展、國際食品展團,都在以抱團的形式為春季糖酒會增色不少。
西藏展區力爭上億訂單
記者在西藏土特產產品展銷中心看到,蟲草、藏紅花、牦牛肉、冰川水等西藏地區特色產品應有盡有。西藏特色產品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參會的當地企業共計45 家,因為首次抱團參展,吸引了不少經銷商的關注。由于西藏獨具特色的自然條件與地理位置,經銷商對水和農產品的關注度最高。
為使西藏特色產品在糖酒會上一炮走紅,各參展企業各盡所能、各顯神通,除了推出各自的拳頭產品之外,還派出了陣容強大的營銷團隊。據了解,西藏展團不但在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展設有展位,還在武侯祠西藏駐成都辦事處設立了體驗旗艦店。
據西藏展團承辦方、西藏特色產業協會、西藏土特產品展銷股份公司負責人介紹,政府組團參展這在西藏歷史上尚屬首次,也希望借助糖酒會這個窗口,推動西藏地區的招商引資,促進西藏特色產業上規模、上檔次,以最大努力力爭在糖酒會抱回訂單上億元。
泉州團有備而來
2013 年秋季糖酒會有近200 家泉州企業參展糖酒會,首次抱團參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晉江食品企業也在2014 年糖酒會上再次出擊飲料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泉州食品產業。
據了解,晉江食品近幾年在休閑食品市場上的發展增速驚人,尤其是糖果行業的增速最為明顯,比晉江其他食品產業高出至少10 個百分點。而從總體規模上來看,泉州食品企業軍團已形成獨立的食品產業集群,如烘焙食品產業集群、休閑食品產業集群、飲料產業集群,并且這些產業集群每年的銷售增速都在10% 以上。隨著食品行業成長中企業的不斷壯大,抱團參展將會逐漸成為中小企業謀求放大效應的最佳選擇。
★趨勢之六:論壇扎堆,圈子熱了
糖酒會被譽為“食品行業第一會”,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糖酒會正在逐漸變成一個廠商交流的平臺,而在這種變化下,以圈子為核心的交流火了起來,將糖酒會的功能也做了進一步的延展。
糖酒會“圈子交流”很熱鬧
3 月28 日本屆糖酒會正式開幕,從3 月25 日開始,由企業、媒體、行業組織、咨詢公司等為主導和組織的各類論壇、活動陸續登場。同時,圍繞糖酒會第90 屆紀念、行業經濟形勢分析、電子商務、進口食品、投融資合作等主題,糖酒會主辦方也推出了20 余場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眾多主題突出、內容多彩的配套活動和商務活動,豐富了本屆會參展、參會客商的選擇,提升了與會客商的參會體驗。
信息成為最大競爭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企業老板紛紛走出展位,參與各類論壇,抱著學習和交流的心態,期待找到一些新思路新路徑。因交通不便,論壇扎堆,很多業內人士不得不在多場活動之間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但即便如此,也絲毫不能減弱眾多企業老板了解第一手行業信息,追捧行業大佬的熱情。例如在3 月29 日下午,由新食品雜志社承辦的進口食品高峰論壇,人氣火爆,不少經銷商奔著進口食品、O2O 這些熱點話題專程趕來。重慶喜之味貿易有限公司的胡經理早早就來到了現場,表示自己想多聽聽進口食品操作上的經驗分享,而這也代表了大多數與會者的需求。
同時,除了一些大型論壇外,參展商和參會商也注重小型研討,有業內人士認為,各類沙龍聚會越來越多,多一些干貨分享,多一些觀點激辯,能多一分發展機會。面對不斷變化的行業形勢,廠商都會面臨新的壓力與挑戰,為了拓展思路,加強行業間的交流十分重要。
毫無疑問,通過“圈子”營造信息交流、分享、學習新平臺,已經成為當前糖酒會的新功能。
★趨勢之七:茶葉新勢力來襲
2014 年春季糖酒會的食品館比往年更加熱鬧——今年的糖酒會增設了幾大新的參展品類,比如茶葉專館、餐飲連鎖加盟、品牌農業等,成為了經銷商逛展的一大亮點。
以首次參展的茶葉專館為例,竹葉青、川紅集團、蒙頂山茶葉、綠川茶葉、皇茗園茶葉等紛紛參展,主辦方還設立獨立的茶展活動專區。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受禮品市場不景氣的環境影響,此次參展企業紛紛在價格上放下了身段,高端產品的價格也開始向大眾消費價格靠攏,以往“一斤茶幾十萬元”的炒作也不見了蹤影。
同時,部分受到政策扶持的品牌農業企業,也紛紛推出了主打減肥功效的藏茶或其他特色茶,引起經銷商廣泛關注,體現出地特食品的巨大市場潛力。
而不少“非茶之茶”也同樣成為展會上的焦點??嗍w茶、人參茶、花果茶、楓斗茶等等,都不是真正的茶葉,但它們又各具特色和功能性,受到了不同的茶客群體的歡迎。如何營銷非茶之茶?它們又怎樣與茶葉進行產品上的營銷互動?這些都是廠家、經銷商要研究的課題。
在本屆糖酒會上還有另一大看點,就是大型餐飲連鎖企業也首次現身會場招商。如百勝集團攜旗下肯德基等品牌強勢亮相;還有知名連鎖品牌如澳洲億百葩鮮、臺灣拉亞漢堡等也在會展上向客商展現各自品牌的文化理念以及他們的盈利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