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吃過來自歐盟國家的糖果,也許你注意到了一些不尋常的配料。
舉例來說,雀巢的巧克力聰明豆采用蘿卜、檸檬和紅球甘藍提取物等天然色素,而不是黃色6號或者紅色40號。那是為什么呢?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收到一封請愿書,呼吁M&M’s巧克力糖果制造商美國瑪氏食品有限公司在他們的產品中停止使用人工色素。他們還請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更嚴格的管理食用色素。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表如下聲明:
“對于某些有注意缺陷、多動癥和其它行為問題的易感兒童來說,有數據表明,當他們接觸到大量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包括但不僅限于合成著色劑)后,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2011年,FDA顧問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食用色素和兒童多動癥之間是否有聯系。委員會得出以下結論:(1)基于現有數據,兒童攝入合成著色劑和不良行為習慣之間沒有因果關系;(2)附加標簽信息是不必要的;(3)應該進行更多的研究,進一步了解接觸這些物質對兒童發育和行為的潛在影響。
目前,FDA正在收集大量食用色素的相關數據。這些數據將用來評估美國居民和各種人口亞群(包括兒童)的膳食攝入量。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執行理事Michael Jacobson,加入Here & Now與 Sacha Pfeiffer討論人工色素的潛在危害以及該組織將它們從美國糖果中除去的倡議。
Jacobson說:“美國公司在歐洲銷售的產品比在本國銷售的產品更安全,這太瘋狂了。”
訪談集錦:Michael Jacobson
為什么歐洲發生了這種轉變?
“近40年來,一直有證據表明食用色素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引發多動癥。大約六年以前,英國政府所贊助的研究驗證了這點,因此他們敦促英國食品公司用天然色素取代合成色素,或者不添加色素,這使得很多公司倒閉。之后歐盟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使用了英國研究中所涉及的色素的食品需貼上警示標志,告知消費者此類色素可能會引發多動癥。正因為警示標簽所帶來的威脅,現在真的很難找到這些合成色素。
美國公司不在國外使用色素,但在國內并非如此
“當我們去美國公司時,會說‘嘿,麥當勞,瑪氏,在歐洲,你們的產品不使用色素,但是在美國,完全相同的產品中卻含有色素。’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英國,麥當勞有個草莓圣代,紅色物質完全來自草莓。而在美國,紅色由一些編號為40的紅色素提供。麥當勞并不一定必須使用該色素,但是公司更傾向于該色素,因為它們更便宜,顏色更亮,同時也更穩定。有時候,使用天然色素的產品顏色不如人工色素產品鮮艷,它們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你知道,消費者將會很快適應這種情況。”
有些食品中人工色素的使用令人驚訝,我們如何避免它們呢?
“色素的廣泛性使用令人驚訝。所以,有些品牌的泡菜中含有黃色素,沙拉醬中含有色素,蛋黃醬有時候也含有人工色素……請記住,它是用蛋黃制作的,所以會帶有一點淺淺的黃色……他們假裝產品中含有更多的蛋黃。”
“有些蛋糕預混料含有胡蘿卜粒,但是它們并不是真正的胡蘿卜粒。這是氫化油、糖、人工色素和香料。你知道,食品行業擁有所有這些錦囊妙計。”
“你知道,一種解決方法是讓人們仔細閱讀標簽。當使用人工色素時,標簽前面應該標注,消費者可以選擇沒有任何標簽的食品,比如真正的食物、真正的水果和蔬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