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雜糧、木耳、蘑菇、蜂蜜、藍莓……各個展臺都被前來搶購的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4月7日,亞洲最大有機食品展——第10屆中國(北京)國際有機食品展(以下簡稱有機食品展)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家展商,在這個平臺上展示行業最新產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以有機蔬菜、有機大米、有機食用油、有機飲品等為首的高端有機食品,因為不同的營養成分和良好的健康理念倡導,受到參觀者青睞。受訪的參展商普遍表示,市民對有機食品興趣較高,最擔心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
而有機食品的熱銷,也引發了3號館黑龍江省專館當日出現爆棚現象。北大荒米業集團、北奇神有機食品、九三糧油、寒地黑土、糧身定制、佰益食品、東方糧倉等6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參展產品涵蓋糧油食品、山特產品、酒類及飲品、畜產品等6大類上千種產品。
中國貿促會黑龍江省委員會、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展銷協會會長鄂忠齊說,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總產值已經超1330億元,總產量突破3000萬噸,占全國的1/5,綠色食品認證面積448公頃,全國每8個有效使用綠色(有機)和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產品中,就有一個來自黑龍江。
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在展會現場,黑龍江省食藥監局聯合北京市食藥監局共同設置了快速檢測站,對參展產品進行快速抽檢。黑龍江省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畢君秀說,食品首先必須確保安全,其次才是綠色、有機,為此,該省建立了“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監管、質量追溯機制,食品生產和流通環節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可以追溯到企業、農戶。
黑龍江省食藥監局副局長周建家也表示,展前,該局對所有展商的主體資格和產品的合格報告都進行了審核,并向北京市食藥監局進行備案,就食品安全監管問題達成協議。一旦發現展臺上有未備案產品,將被要求立即下架。
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糧食基地。優良的自然環境,也使得該省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有機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據介紹,2013年以來,黑龍江省出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綱要》,每年拿出8億~10億元資金,用于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除設立“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交易中心”、舉辦博覽會、組織企業外出參展外,該省還將通過100家旗艦店、3000家連鎖店、進駐主流超市、電商網絡等4種渠道建立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
記者從現場獲悉,我國有機農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隨著人們環保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概念得到普及。從2000年開始,有機食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近年來,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標榜生產過程無公害、無污染、純天然的“有機食品”成為市場上的寵兒。
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以20%~30%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有機和有機轉換食品(有機轉換食品是指從開始有機管理至獲得有機認證之間的時間所生產的產品——編者注)已有約50大類、400~500個品種。
來自產業研究咨詢機構中投顧問的數據顯示,全世界2012年有機產品的市場銷售額已超過6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發達國家近60%的有機食品缺口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其中阿根廷占據了向發達國家出口的有機食品的70%。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的消費額正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長,常年缺貨達30%。
雖然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有廣泛的需求,但受消費能力、物流體系和銷售渠道限制,有機食品難以迅速普及。業內人士表示,有機食品成本太高,加上生產、管理、物流倉儲等多方面的花費,極大程度地增加了有機食品的流通成本。
根據美國有機貿易協會統計,2011年美國有機食品銷售額已占其全部食品銷售的4.2%,七成美國人消費過有機食品。而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有機食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有機食品在整個食品行業市場份額中所占的比例估計還不足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