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Nidera,現在是來寶(Noble)。中國似乎把字母表中間部分字母開頭的農業企業視為收購目標。
那將意味著“ABCD”集團——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以及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是安全的。但來寶與中國中糧(Cofco)昨天組建合資企業,似乎意味著“NOW”集團——奧蘭(Olam)、豐益(Wilmar)和來寶——可能是中國的目標。
中糧將斥資15億美元收購來寶農業(Noble Agri)的51%股權,這是來寶的糖、大豆和小麥業務部門。這不是中國第一次進行海外食品業并購,而已是中糧今年第二筆交易。
今年2月,中糧收購了荷蘭交易商Nidera的51%股權。中糧入股來寶農業是中國對外的第二大食品業交易,僅次于雙匯(Shuanghui)在2013年以71億美元收購豬肉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的交易,排在光明食品(Bright Food) 12億美元收購維他麥(Weetabix)之前。
此類交易正不斷增加。Dealogic表示,去年中國占全球農業、食品和飲料業交易六分之一,而在之前五年從未超過2%。
下一個交易可能是什么?中國亟需乳制品。2008年三聚氰胺丑聞之后,它一直在修復自己的乳制品生產能力。中糧的一個部門現擁有中國最大乳制品加工企業蒙牛乳業(Mengniu Dairy)的四分之一股份。
去年,蒙牛收購了中國最大乳制品生產商現代牧業(China ModernDairy)的28%股份。諸如此類的交易不少。但中國耕地有限,它正在努力提高產出,重建本土品牌的信譽——人們在海外尋找嬰兒奶粉便說明了這點。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沒有參與今年對澳大利亞Warrnambool Cheese & Butter控制權的三方爭奪戰(加拿大的Saputo最終得手)。這筆交易的意義就是要從中國乳制品需求增長中獲利。但如果來寶和Nidera的例子可以作為參考,中國企業很可能正在物色乳品供應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