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適當補充益生菌很有必要,但是你知道每種益生菌的功效么?只有了解常見益生菌的種類和功效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從健康人腸道分離出的1株乳桿菌,是人類研究最廣泛的益生菌之一。近年來,國外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人體臨床試驗證明,LGG能夠耐受動物消化道環境,在人和動物腸道內定植,起到調節腸道菌群、預防和治療腹瀉、排除毒素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高純度該菌對于過敏體質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嗜酸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是存在于小腸和陰道的一種“友好的”細菌(被稱為probiotic)。嗜乳酸桿菌的工作是協助蛋白質消化,有助于解毒。導致的因素包括反復地使用抗生素、口服避孕藥、阿司匹靈、皮質類固醇、飲食欠佳、吃甜食、酵母菌、緊張。這些都造成良性菌的不平衡。良性菌容易與一些廢物結合,而被排出體外;嗜乳酸桿菌也有抗菌作用。缺乏會產生脹氣、小腸及整個系統的毒性、便秘及吸收不良,大量缺乏會導致念珠菌生長過盛。它能在某種程度上通過制造乳酸來幫助我們預防細菌性疾病。嗜酸乳酸菌也能生產乳糖分解酵素(一種能把乳糖分解成單糖的酵素)。對于乳糖不耐受的亞洲體質腸道改善大有裨益。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國學者Tissier從母乳營養兒的糞便中分離出的一種厭氧的革蘭氏陽性桿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雙歧桿菌。雙歧桿菌將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腸道呈酸性,其結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異常發酵,并且刺激腸蠕動,起到解除便秘的作用。雙歧桿菌在乳制品發酵過程中可以產生乳糖酶,幫助患者消化乳糖,對占80%乳糖不耐受的亞洲人體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在人體腸內發酵后可產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鈣、磷、鐵的利用率,促進鐵和維生素D的吸收。歧桿菌家族有兩歧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等成員。
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存在于人的口腔、腸道內含物和大便及陰道中,也常常出現在牛奶和干酪、乳制品、飼料、面團和垃圾中。干酪乳桿菌作為益生菌的一種,能夠耐受有機體的防御機制,其中包括口腔中的酶、胃液中低PH值和小腸的膽汁酸等。所以干酪乳桿菌進入人體后可以在腸道內大量存活,起到調節腸內菌群平衡、促進人體消化吸收等作用。同時,干酪乳桿菌具有高效降血壓、降膽固醇,促進細胞分裂,產生抗體免疫,增強人體免疫及預防癌癥和抑制腫瘤生長等功能;還具有緩解乳糖不耐癥、過敏等益生保健作用。
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可在人體腸道中生長、繁殖??芍苯友a充人體正常生理細菌,調整腸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腸道中對人具有潛在危害的細菌。用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混合培養發酵的乳酸飲品能補充人體腸道內的有益菌,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且含有易于吸收的營養素,具有抑制腐敗菌、提高消化率、防癌及預防一些傳染病等功效,并能為食品提供芳香風味,使食品擁有良好的質地。
保加利亞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源自保加利亞。保加利亞酸奶中的乳酸菌,在分類上屬于乳酸桿菌,因其菌種產地、微生物特性、效能優異等特點,被微生物學家命名為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簡稱保加利亞乳桿菌)。一種細菌被冠以國名,而且傳宗接代,繁衍至今,遍布全世界,又效能優異,助人健康長壽,確實不能不令人感到神奇。 乳酸菌是一組菌的總稱,其中包括乳球菌、片球菌、明串球菌、乳桿菌(其中以保加利亞乳桿菌為代表)和雙歧桿菌。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本領,就是能發酵糖而獲得能量,產生大量乳酸。
保加利亞乳酸桿菌的作用:發酵乳糖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先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最后把它變成乳酸。分解乳蛋白。牛奶中的游離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成分)很少,而乳蛋白的顆粒較大,較難吸收。乳酸菌為了生存,就必須分解蛋白,以得到所需的氨基酸。能產生特殊的香氣,使酸奶、干奶酪有一種獨具的風味。據研究,這種特有的風味是由于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乙酰和乙醛造成的(主要是由乙醛)。在酸奶中,此物質基本上是保加利亞乳桿菌產生的。保加利亞乳桿菌等還能產生多種抗菌素,這些抗菌素對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葡萄球菌、需氧芽抱桿菌、梭形菌、假單胞菌等有拮抗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