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功能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廣義的功能性飲料分類,包括運動(運動食品)飲料、能量(能量食品)飲料和其他有保?。ū=∈称罚┳饔玫娘嬃?。1966年,誕生于泰國的紅牛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能量飲料的品牌。1995年,紅牛進入中國。
中國功能飲料快速發展期始于2003年非典之后。當非典的恐慌消褪,公眾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著自己的健康,增強免疫力的功能性飲料出現了消費井噴的態勢。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也從2000年之前紅牛一枝獨秀,發展到目前群雄爭霸。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是維生素飲料、運動飲料和特殊功能飲料,以提神和補充營養素為主。
功能飲料只適用特定人群,消費者選擇特殊用途飲料時需要格外小心。
專家解釋
不過,盡管功能飲料具有各種有益人體的功能,但多位營養、食品專家指出,消費者在選擇上述特殊用途的飲料時需要格外小心。
據蔣卓勤介紹,紅牛等功能飲料僅適用于特殊人群,如疲勞但需要繼續工作的人,而且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對人體長期健康是不利的。其他沒有此類需要的人群則不需要使用這類飲料,“尤其是孕婦和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更不能飲用此類飲料。”
“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功能飲料。”據袁玥介紹,2008年,美國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的研究者發現,高水平的咖啡因和?;撬?,會增加人體血壓和心率,影響心臟功能。這意味著,原本有高血壓或心臟節律不齊的人來說,這種飲料可能并不合適。
“對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人群而言,是否選擇功能飲料,也得費一番思量。此外,老人、兒童及對咖啡因過敏的人也不適合飲用。”袁玥稱,一些功能飲料,糖分含量過高,對人體反而起到利尿作用,加速腎臟排出水分。
記者發現,有些功能飲料已取得保健食品身份,如紅牛、力保建、白蘭氏馥莓飲等,國家食藥監局特別指出,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有區別,僅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據國家食藥監局介紹,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特殊種類,界于其他食品和藥品之間。保健食品強調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其他食品強調提供營養成分,保健食品根據其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而其他食品一般不進行區分。同時,保健食品具有規定的食用量,而其他食品一般沒有服用量的要求。
相關:飲料添加劑你知道多少
1、阿斯巴甜
2009年,委內瑞拉衛生部宣布停止在該國市場上銷售零度可口可樂,原因是其含可能致癌的阿斯巴甜。國內消費市場也因此一片恐慌。
阿斯巴甜是一種甜味素,比一般糖甜約200倍,且熱量少,因此被廣泛地作為蔗糖的代替品。隨后,衛生部辟謠稱,按規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據介紹,阿斯巴甜目前已被全球近100個國家批準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甜味素和增味劑,一些國家批準使用已超過20年。
在致癌性方面,盡管動物試驗有報道其有誘發動物腫瘤作用,但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等官方評估認為阿斯巴甜對動物無致癌作用。
2、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2011年7月,臺灣相關部門在來自上??煽诳蓸凤嬃瞎镜牧愣瓤煽诳蓸吩褐鲃┡淞现?,檢出臺灣禁止摻入碳酸飲料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隨后,該批可樂原液被禁入臺灣地區。
去年7月19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向媒體稱,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在我國大陸確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除了臺灣,在大陸、香港和美國都是合法的”。在臺灣被檢出問題的可樂原液,在大陸卻是符合標準的。消息一出,也曾引來廣泛質疑。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指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在內地屬于可以添加在碳酸飲料中的防腐劑。“國家規定每公斤飲料中對羥基苯甲酸甲酯的最大允許使用量為1克。”
3、“塑化劑”
2011年4月,臺灣曝光多種飲料含“塑化劑”,事件震動全球食品界。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在塑膠中常用的塑化劑,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肝臟和腎臟,甚至致癌。
初時,臺灣方面抽查檢測可能含“起云劑(即塑化劑)”的問題食品為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醬果凍、膠囊錠狀粉狀等五大類食品,但截至2011年6月,臺灣地區受到牽連的受塑化劑污染的產品達到1002種。事件也逐漸升溫為國際食品安全事件。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要求臺灣產品須出具安全檢驗證明才能放行進口。
2011年6月,內地、香港的部分食品和藥品也相繼檢測出塑化劑,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根據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塑膠類中規定,DEHP溶出限量標準為1.5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按照慣例,目前各國可容忍的60公斤成人每日攝取量范圍為1.2-8.4毫克,在該含量標準內,人體會將其以尿液、糞便形式代謝出體外。
4、可卡因
2009年6月,奧地利產紅牛飲料分別在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被檢出含有微量可卡因。隨后,在香港也有3款紅牛飲料檢出含有可卡因,且含量比臺灣地區高10倍。當時國內的紅牛公司發表聲明稱:“內地與中國臺灣和奧地利生產的紅牛維生素飲料配方相同,但內地紅牛產品絕不含可卡因。”
可卡因,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可致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出現嘔吐、震顫、痙攣、驚厥等現象,大劑量則可導致死亡。
5、苯甲酸鈉 咖啡因
今年2月,黑龍江媒體報道稱,紅牛涉嫌添加的多種添加劑如苯甲酸鈉、胭脂紅等,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紅牛生產的批文中并未涉及。此外,有消費者質疑,紅牛飲料中的苯甲酸鈉與咖啡因一起,可能生成國家二類精神藥品安納咖。
對此,中國紅牛表示不存在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中國紅牛一直接受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和地方執法檢查檢測,其結果均為合格。
2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稱,抽檢顯示紅牛產品無非法添加,符合規定,尚未發現存在質量安全問題。
對于紅牛飲料中所含的苯甲酸鈉和咖啡因兩種原料同時使用是否會產生危害,國家藥監局解釋,“這兩種原料按照批準的使用量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強調,“消費者按照標簽標識的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等要求使用是安全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