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紅牛飲料“非法添加門”,將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紅牛飲料尚未發現存在質量安全問題”,風波算是暫告段落。
近年來,人們對功能飲料的質疑從未間斷,這主要源自對其安全性的困惑——功能飲料不是藥但飲后確有功效,它的能量來自哪里?添加了什么?這些添加物在提供能量的同時,是否存在副作用……
阿毅(化名)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主管,經常晚上加班。每次加班時,他都會準備幾罐紅牛飲料。加班加到頭昏腦漲、疲憊不堪時,就喝上兩罐。說來也怪,喝了之后,很快就疲勞消解、精神十足。
為什么飲料有這等提神醒腦的神奇功能?阿毅有點疑惑也有一絲擔心——不知道這飲料添加了什么“能量”?
功能飲料能量來自添加物
“功能飲料的能量主要來自其添加的各種成分,如來自人工合成的各種有益健康的氨基酸、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說。
這在紅牛飲料中國公司的介紹中也有說明。據其稱,紅牛飲料之所以能“提神醒腦”,是因加入了?;撬?、賴氨酸、咖啡因等功能因子,同時在B族維生素、肌醇、煙酰胺等輔助下,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撬岷涂Х纫蚰艽偈怪袠猩窠涀兊没钴S,其中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能夠暫時的驅走睡意并恢復精力。?;撬峥梢源龠M營養物質代謝,參與神經內分泌調節,增強心肌收縮力。”
董金獅表示,其實根據我國《飲料通則》(GB10789-2007)分類,并沒有“功能飲料”一說,俗稱的“功能飲料”其實屬于特殊用途飲料類,即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適應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飲料。
特殊用途飲料分為三大類
據介紹,特殊用途飲料類又可分為三種:
一類運動飲料,以佳得樂、勁跑、尖叫等為代表。這類飲料主要是添加了鉀、鈉等電解質或糖、維生素等營養素,“運動使人體大量出汗,從而導致鉀、鈉等電解質大量丟失,添加電解質的飲料有利于補充鈉、鉀,還有助于水在血管中的停留,使機體得到更充足的水分。”董金獅說。
一類是營養素飲料,即添加適量的食品營養強化劑,以補充某些人群特殊營養需要的飲料。這類飲料以脈動、可口可樂旗下的酷樂仕維他命水、益生菌飲料為代表。這類飲料的功能主要來自人工合成的各種有益健康的氨基酸、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
還有一類就是特殊用途飲料,為適應特殊人群的需要而調制的飲料,以紅牛、加滿、力保健等為代表。
“特殊用途飲料外包裝上如果有保健食品標志,說明是經過國家認證的,具有18個保健項目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包括抗疲勞的功能。”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蔣卓勤強調,以紅牛為代表的特殊用途飲料,它的抗疲勞作用主要來自于其中添加的咖啡因、?;撬岬瘸煞?,但只能在短期對疲勞起到緩解作用。“保健食品只能起到保健作用,并不能治療疾病。”
憂慮一:飲料含咖啡因 長期喝會上癮?
近年來,消費者對功能飲料質疑聲不斷,而紅牛屢遭質疑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其“提神醒腦”作用的主要成分——咖啡因。據悉,在加拿大,紅牛飲料的配方就刪除了咖啡因和?;撬?。在丹麥、挪威和法國,紅牛因含高劑量咖啡因而只能在藥店銷售。在國內,紅牛是衛生部特批的配方,其咖啡因含量高達200PPM,高于國家對飲料中咖啡因不超150PPM的標準。
“很多功能飲料讓人更精神,宣稱能緩解疲乏,其實多靠咖啡因的作用。”果殼網健康頻道主編袁玥說,咖啡因能提供短程的大腦興奮,激發身體潛能,產生抗疲勞功效。但就長遠而言,困累的最佳選擇是休息放松。“一味借力功能飲料只會造成對功能飲料的依賴,甚至引起惡心腹瀉、精神焦慮和失眠。”
據悉,咖啡因是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腦作用,也廣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日常食用的咖啡、茶葉等食物中就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通常一杯綠茶中約含30mg咖啡因。袁玥表示:“咖啡因在很多飲料中都有,比如茶、可樂里都含有咖啡因,但能否上癮主要看人體攝入的劑量。”
“食用咖啡因會產生依賴,長期并大劑量使用就會導致上癮。”蔣卓勤指出,一般飲料中添加的咖啡因等成分是微量的,同時它們也是最微弱的提神劑,“我們飲用的茶葉中也有咖啡因,所以并不會上癮。”
憂慮二:配方中不同成分 會產生精神藥物?
消費者對功能飲料的另一個憂慮是其配方中的不同成分可能會產生安鈉咖。在臨床上,安鈉咖由咖啡因和苯甲酸鈉直接混合后使用,而紅牛、健怡可樂等部分功能飲料配方中就有這兩種成分。
2004年時,國內有消費者曾將可口可樂旗下品牌健怡可樂告上法庭,就是指其含有苯甲酸鈉和咖啡因。當時可口可樂回應稱:“咖啡因和苯甲酸鈉都是被認可使用的添加劑,在低含量水平下,不會對人體產生藥理作用,也不會產生安鈉咖。”
據袁玥介紹,我國在2007年公布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將安鈉咖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安鈉咖其實就是苯甲酸鈉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是一種注射劑,在臨床上用于麻醉藥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要求起效快,所以必須靜脈注射。”
對于飲料中同時存在咖啡因和苯甲酸鈉會否產生安鈉咖的問題,國家食藥監局日前解釋稱不可能產生安鈉咖:“1份咖啡因加1份苯甲酸鈉并不就是安鈉咖,只有當這兩種物質按照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配方和相關要求制成時才能稱為安鈉咖。”
袁玥也表示,紅牛里雖然也有混合的咖啡因和苯甲酸鈉,但因飲料是口服,起效時間會很長,入血量也會大打折扣,而且飲料中的劑量也遠低于藥物含量。“苯甲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是防腐劑,在紅牛里應該也是這個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