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火鍋,東方樹葉的紅油版

真故研究室
2025.09.01
? 在茶火鍋里,茶依然是配角。

文:謙   昂

來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繼潮汕牛肉火鍋、貴州酸湯魚火鍋之后,各地又新開了一些“茶火鍋”主題店。打開菜單,從鍋底到菜,都茶元素拉滿——老白茶菌湯鍋、桂花烏龍千層肚、手打龍井黑虎蝦滑,菜單讀得又新鮮、又費勁。

吃完后,有人評:“茶的清香融入濃郁的辣湯底,吃完肚子不燒不燥”。也有人批評,“9塊錢的茶淡的跟白水一樣,茶的味道根本吃不出來,噱頭大于內容?!?/p>

業內人士表示,火鍋賽道已經高度飽和。除了茶火鍋,還有“水火鍋”概念的店也登上戰場,其實它們都不是新事物?;疱伒臅r尚輪回轉,當下這些“新物種”顯示的只是火鍋賽道“熱辣滾燙”般的焦慮——想突圍自救,但搞來搞去可能只是炒作一個概念,生命周期究竟會不會短如曇花,不需一年,就能見分曉。


01

在茶火鍋里,茶依然是配角


在重慶火鍋里,茶從來沒有資格當主角,美食研究者潘達心里很清楚。所以上周末,當朋友發來邀請:“去試試茶火鍋?”他下意識反問:“重慶火鍋里,本來不就有茶嗎?”

辣椒和牛油在鍋中結塊,年輕伙計提著老鷹茶(四川石棉縣特產),沿鍋邊緩緩倒下。這是重慶火鍋店里最尋常的一幕,號稱能去油解膩的老鷹茶,也被稱為重慶火鍋的靈魂,“咋如今也成了標新立異的噱頭?”


圖 | 用老鷹茶炒的火鍋底料


但停了幾秒,潘達還是答應了——畢竟,不是自己買單。

傍晚五點,他來到北京朝陽區青年路商圈,進到某家以“茶”作為賣點的火鍋店。

店內新中式裝修,茶元素充滿每個角落。門口白瓷蓋碗里放著烏龍、白茶、普洱……

潘達和朋友們選了一個鴛鴦鍋,一半是“老白茶菌湯”,另一半是“茶炒牛油辣”,78元。另外還單點了份紅茶,9元。

紅茶有兩個作用。顧客單喝,取代傳統雪碧或可樂。還有就是給鍋底加湯時,可以倒這個紅茶。

另外潘達還點了這家店的特色菜——古法茶香牛肉丸。

一頓大快朵頤,潘達得出了“初探茶火鍋”店的結論?!拔兜兰床恢貞c火鍋,也不茶?!?nbsp;鍋底總體而言不夠濃、不夠麻、不夠辣,古法茶香牛肉丸也像忘了放茶。

茶的味道,看來不是辣的對手。

結賬時200多元。吃的不盡興,潘達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火鍋店推出的點評打卡送刮刮樂。這已是時下新火鍋店招攬顧客的最常見手段,鄰桌抽中150元代金券,而潘達只抽到幾塊茶糖。

同一刻,三里屯 SOHO的另一口茶火鍋正咕嘟作響。曉飛和朋友來到相同品牌另一家店,點的鍋底,也是一半是老白茶菌湯,另一半是茶炒牛油辣。

不同的是,曉飛點的菜,更加“茶味”、也更加精致。從茶香毛肚三脆卷(68元)、桂花烏龍千層肚(52元)、綠茶流沙蛋黃麻將(48元)、大紅袍熏三線肉(38元)到抹茶破冰鴨腸(42元)。

曉飛“揶揄”,這年頭要在火鍋店里讀懂一個菜單,估計得讀博。


圖 | 茶香毛肚三脆卷


曉飛很關心傳說中的茶火鍋究竟是個什么味道。她夾起一條千層肚在“清湯”中涮了幾秒,嘗到一絲淡淡的茶香;換到紅鍋里,結果茶味像在牛油里溺亡,不留痕跡。

她原以為品牌能找到平衡,但打著茶特色的重慶火鍋,紅鍋里卻嘗不出茶味——像兩個毫無交集的人,被硬拽到一個桌上。

“本質還是‘一鍋兩制’,你以為東方樹葉熬成了紅油,其實還是大家各過各的?!睍燥w說。


02

水火鍋也來湊熱鬧,背后是火鍋降本邏輯 


比起茶火鍋幾家門店的熱門,水火鍋似乎更紅一點。

水火鍋以“油更少、能湯泡飯”為賣點。它“熱”,熱在話題和排隊人數;它“淡”,淡如水,然后“水到極致”。硬要說,火鍋也是水火鍋——只是多了點咖啡因。

在北京,一些“水火鍋店”也開進了游客聚集區。王府井的一家水火鍋店,客單價90元??赡芤驗橛盟嗔?,油就少了,它比茶火鍋平均130元的客單價還要便宜不少。但是看菜品,似乎又和任何一家火鍋店的鍋和菜,沒啥區別。

只是服務人員會強調,“油湯可以喝”。有消費者評,“能吃?!庇邢M者則說,“一口下肚,感覺整個世界都不好了?!?/p>

和茶火鍋一樣,水火鍋不是個新鮮事兒?;厮莸?nbsp;80 年代,重慶火鍋的主流鍋底就是水火鍋,那是一個食材有限的年代,牛油并不普遍,鮮美的骨湯才是底味。

后來,經濟發展推高了油所占的比重,濃郁、厚重、熱辣滾燙。食客也習慣了那種一入口便占據味蕾的強烈刺激感。

現在,上世紀塵封在深處的記憶,被重新挖掘回舞臺——七分湯、三分油。過去是物資所限,如今被講成“清爽、本味、養生”,還能喝湯、泡飯。搖身一變,成了都市餐桌上的健康之選。

人均90元還不是地板價。一些“網紅店”甚至把鍋底定價壓到個位數,人均五十元就能結賬離開。

有業內人士評,表面上,各種茶火鍋、水火鍋,借著文化與消費的轉向贏得了好感。但背后,還是“水”主導的成本邏輯在推動。


圖 | 茶火鍋、水火鍋,背后本質是降本


在餐飲“拼夕夕”的時代,成本控制成了頭等大事——牛油首當其沖被“砍”了一刀。一般,牛油鍋底的原材料和熬制成本占比可達 25%-30%,改成“三分油七分湯”,成本瞬間壓到 10%-15%。

有火鍋行業從業者算過一筆賬:單店每月牛油支出減少 3 萬元,蘸料從 20 余種精簡至醬油、蔥花等基礎款,人力成本可下降 18%。如果再把水火鍋的湯底延伸到麻辣燙、泡飯等關聯產品,單店坪效有機會提升 30%。

然而,30% 的數字只是理論,前提還是顧客得買單,而這關鍵,還是又回到了辣。

口味的成癮性依舊牢牢握在重口那邊——牛油的厚重、麻辣的刺激,是清湯難以完全替代的快感。健康標簽雖動聽,但顧客最終只會為“好吃”反復買單——哪怕“不健康”。

為了填補味覺的空缺,這些茶火鍋、水火鍋商家開始在流程和場景上做文章:“先喝湯、再涮菜、最后泡飯”,多了一點儀式感,讓顧客覺得自己買到的不只是火鍋,而是一場特別的生活方式體驗。

然而,這些設計撐得住短期的新鮮感,卻撐不住長久的復購。

低價、健康、打卡話題、養生敘事,構成了水火鍋的“四件套”營銷外衣,但真正能刻進味覺記憶的,依舊是鍋里的風味——而這恰恰是當下行業創新,最薄弱的環節。


03

  內卷的火鍋江湖,“油水”已經不多


水火鍋不僅是一種鍋底,更像是整個行業的縮影——湯面沸騰,油花稀薄。熱鬧的表層下,火鍋里的“油水”已經所剩無幾。

2025 年,慫火鍋(2019年成立,隸屬于九毛九集團)一季度、二季度同店銷售額分別下滑 24.2% 和 14.3%;呷哺集團上半年虧損近 1 億元;海底撈上半年收入207.03億元,同比下降3.7%;凈利潤17.6億元,同比下跌13.7%。

行業早已進入“高密度飽和”狀態——一二線城市的商圈幾乎找不到沒有火鍋店的角落,低線市場的增量紅利也被過早透支。

曾經依賴味型研發、底料配比、獨特服務體驗來吸引顧客的差異化打法,如今已不再稀缺。一條成熟的產業鏈,可以在數周內批量生產一整套“新品牌”。

從鍋底、菜品到裝修、餐具,全鏈條打包交付,連桌布花紋和菜單設計都能一比一還原。 “個性”在生產線上被磨得千篇一律。

營銷也走進了“劇本化”循環——開業前請探店博主拍短視頻,配合限時折扣、打卡送券、抽獎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制造一波排隊熱度。熱度一散,消費者面對的依然是無法分辨的品牌體驗。

競爭壁壘在系統化供應鏈與可復制營銷的沖刷下崩塌,價格戰此起彼伏,客單價一再被壓低,去年9.9元火鍋大行其道,沒錢賺的加盟商批量退場。

在這種過度競爭與同質化交織的賽道中,真正能突圍的品牌寥寥無幾。于是,“奇怪的創新”開始不斷涌現,諸如茶火鍋、水火鍋那般。

但最終留下的,不是引領變革的火鍋革命,可能是一批批曇花一現的短命品牌,以及一個愈發擁擠、愈發光怪陸離的火鍋江湖。

潘達和曉飛兩個陌生人,對茶火鍋都有點悻悻然。潘達吃完后,幾乎對茶火鍋沒有留下什么特別印象。

潘達下了樓,只見店員招徠路人“打卡收藏”,一疊刮刮卡在手里翻得嘩啦響?!懊咳找话購垺钡倪M度播報從對講機傳來。茶火鍋要登上下一輪熱門榜,看起來問題不大。

曉飛只對茶火鍋店里的網紅甜品——“手剝山竹茉莉雪冰”念念不忘,她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


圖 | 傳說中的手剝山竹茉莉雪冰,風頭超過了火鍋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真故研究室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