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信
來源:贏銷力(ID:yingxiaoli888)
“一股濃香,一縷溫情!”90年代,一則充滿溫情的電視廣告讓南方黑芝麻糊成為國民記憶。那個舔碗的小男孩形象,溫暖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近日,一紙公告震動資本市場——老牌食品企業黑芝麻(000716.SZ)正式“易主”廣西國資。
廣旅大健康以9.42億元收購20%股權,并通過“表決權放棄+業績對賭”巧妙掌控37.66%表決權,成為這家31年民營企業的最終實控人。
而廣旅大健康作為廣西國資旗下大健康產業平臺,此次收購不僅意在整合食品+文旅資源,更瞄準千億級健康食品市場。
這場“國資抄底+民企求變”的交易,能否讓黑芝麻煥發第二春?市場正拭目以待。
01
一場教科書級的資本大戲
此次廣旅大健康對黑芝麻的收購,堪稱一場教科書級的資本運作,其精妙之處在于交易架構的復雜與嚴謹。
根據公告,廣旅大健康以6.25元/股的價格,總計9.42億元(含稅)協議受讓黑五類集團持有的1.51億股股份,占黑芝麻總股本的20%。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收購價格較黑芝麻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8月1日)的收盤價6.54元略有折價,但仍符合國資交易定價的合規性要求。然而,這僅僅是交易的冰山一角。
交易的戲劇性在于,廣旅大健康僅通過20%的股權收購,便獲得了黑芝麻37.66%的實際表決權,從而實現了對公司的控制。這得益于“股權轉讓+表決權放棄”的雙軌制設計。
在廣旅大健康受讓20%股權的同時,原實際控制人李氏家族及一致行動人無條件放棄了其剩余持股(1.33億股,占總股本的17.66%)的表決權。
這意味著,原股東雖然仍持有部分股份并享有分紅權和轉讓權,但徹底喪失了對公司的表決權和提案權,從而徹底讓渡了控制權。
這種設計極大地降低了廣旅大健康的收購成本,以相對較小的股權比例撬動了公司的控制權。
更具策略性的是,交易還包含了業績對賭質押條款。
轉讓方將剩余的5%股份(3770萬股)質押給受讓方,作為未來三年(2025-2027年)業績承諾(凈利潤分別為0.95億、1.05億、1.15億)的擔保。這為廣旅大健康提供了雙重保障,確保了收購后的業績穩定。
在控制權過渡期,雙方還約定了嚴格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黑五類集團增減資、股權轉讓、重大資產處置(單筆超500萬需受讓方同意),以及限制分紅、股份發行、章程修改等可能稀釋控制權的行為。
這些條款確保了國資在接手前對公司資產和治理的絕對掌控,防止了潛在的“掏空”風險,為后續的深度重組奠定了基礎。
02
黑芝麻深陷困境
黑芝麻的歷史可追溯至1984年,馬來西亞歸僑韋清文、李漢朝、李漢榮三人以3萬元資金、100平方米的場地以及13名工人,在廣西容縣縣城荔枝根創辦廣西南方兒童食品廠,為廣西黑五類食品集團前身。
企業憑借南方黑芝麻糊這一經典產品迅速在市場立足,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黑芝麻產業第一股”。多年來,黑芝麻專注于黑芝麻產業發展,形成了以黑芝麻糊為核心、涵蓋多種健康食品的產品線。
鼎盛時期,南方黑芝麻糊曾長期占據芝麻糊市場60%的份額,是糊類食品的霸主。不過近年,食品業務隨著市場上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老化,業績一路下滑。
營收方面,2021年至2024年從40.25億元降至24.65億元,呈明顯下降趨勢;凈利潤方面,2021年和2022年連續虧損,2023年和2024年實現盈利但水平較低,不足1億元。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繼續下滑,營收4.42億元,同比下降3.74%,凈利潤225萬元,同比下降29.61%。
業績低迷的背后,是黑芝麻主業增長乏力與跨界戰略的接連失利。
作為黑芝麻的核心產品,黑芝麻糊的銷量近年來持續下滑,在市場份額方面,盡管黑芝麻作為糊類龍頭,市場占有率仍保持第一,但其優勢正在不斷縮小。
同其它傳統行業一樣,黑芝麻也開啟了多元化經營的探索,但結果大致都不太好:
2017年,公司通過參股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相關產業,并持有其30%股權。2022年,黑芝麻曾計劃對天臣新能源增資5億元,但該方案于2023年初終止。
2020年4月3日,黑芝麻通過受讓股權和增資的方式取得廣投國醫36.41%的股權,該投資為6553萬元。但這筆投資卻陷入糾紛,黑芝麻不得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2023年4月,公司又將目光投向了熱門的儲能鋰電領域。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為儲能鋰電池生產經營,并斥資35億元建設儲能電池生產基地,計劃新建三條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2024年4月,公司暫停了江西南昌的35億元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項目建設。
一系列跨界投資頻頻碰壁,公司每況愈下。
03
跨界碰壁,擬引國資救場
近年來黑芝麻屢次跨界折戟,多次試錯后,公司于2023年宣布回歸健康食品賽道。今年5月21日,黑芝麻再次表示,2025年公司重點聚焦專注于健康食品產業經營,堅持以黑芝麻為主的黑色健康食品戰略定位。
但當下,債務壓力成為壓在黑芝麻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截至2025年第1季度末,該公司貨幣資金僅為1.73億元,短期借款達到7.6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29億元。
從戰略層面來看,此次引入國資或為解決三方面困局:市場拓展遇瓶頸、接班人未定、融資渠道受限。據了解,此次黑芝麻的接盤方廣旅大健康系廣西國資委旗下大健康產業平臺。作為廣西國資在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布局,該公司2024年底總資產14.77億元,凈資產6.79億元,營收1.35億元,凈利潤258萬元。
根據公告,廣旅大健康承諾收購完成后18個月內不轉讓所獲股份。這一安排顯示了廣西國資長期經營黑芝麻的決心。
截至停牌前,黑芝麻股價報6.54元/股,總市值49.28億元,近一年累計上漲超70%。8月11日復牌后,黑芝麻開盤一度漲停。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為這筆交易投票,也成為觀察這筆交易前景的重要窗口。
寫在最后:
廣西旅發大健康團隊進駐黑芝麻總部時,一位工作三十年的老員工在朋友圈寫道:“還記得90年代送貨時,小賣部老板都搶著要我們的產品,一車黑芝麻糊不到半天就賣光了?!?/p>
隨著廣西國資入主,這家老字號企業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廣旅大健康背后的文旅資源與黑芝麻的食養基因能否成功嫁接,將決定這個承載國民記憶的品牌能否在健康消費的新時代重煥生機。
對于70、80后消費者而言,那碗熱氣騰騰的黑芝麻糊不僅是溫暖的童年記憶,更是一個關于本土品牌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尋找新生的商業啟示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