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頭豹(ID:leadleopard)
在北京三里屯的Venchi門店,工作日晚9點仍有顧客排隊購買售價52元的單球Gelato,部分熱門口味早早售罄;而本土品牌“野人先生”憑借“五常大米風味Gelato”等創新產品,一年新開門店超80家,全國門店數突破170家——這場由意式冰淇淋掀起的“舌尖風暴”,正以30-60元/球的高定價逆勢攻占年輕消費市場。
傳統冰淇淋深陷同質化與健康性質疑時,Gelato以“低脂+高顏值+體驗感”破局:脂肪含量僅為傳統冰淇淋的1/3,天然配料占比超90%,滿足Z世代“朋克養生”需求;小紅書#Gelato話題瀏覽量突破10億次,多巴胺配色與City Walk場景綁定,使其成為性價比最高的“社交貨幣”。冷鏈物流的升級更支撐了現制Gelato的全國擴張。
但繁榮背后暗藏隱憂,70%門店依賴線下客流,冬季銷量銳減制約全年經營;手工制作模式導致品控不穩,僅15%品牌實現全國化布局。
本文,頭豹研究院將對意式冰淇淋行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等關鍵領域進行深入分析,以期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研判。
01
意式冰淇淋行業概述
意式冰淇淋,亦稱Gelato,是全球知名冰淇淋品類,其核心特征在于通過采用小批量、慢速凝凍以控制低膨脹率的特定工藝與脂肪含量較低、強調新鮮天然原料并減少人工添加劑的配方理念,生產出具有濃郁自然風味、綿密扎實口感的冷凍甜品。該行業以專業Gelato店鋪的現制現售為核心業態,延伸至符合相同工藝標準的預包裝產品制造,并形成支撐上述生產的專用原料供應、設備制造及配套服務體系。其核心價值主張是通過提供區別于傳統工業化冰淇淋的高品質感官體驗及手工制作的文化沉浸感,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 意式冰淇淋行業特征包括
原料本真與工藝精研
1.意式冰淇淋以天然原料為核心,制作過程中拒絕人工色素、香精及穩定劑,僅通過食材自然風味呈現口感,如波比艾斯宣稱“不加一滴水”。2.工藝上采用低速攪拌技術,空氣混入量控制在20%-40%,僅為美式冰淇淋的1/3,配合-12℃至-18℃的儲存溫度,既保持柔軟質地又避免冰晶生成。
健康升級與技術迭代
1.健康化成為行業核心趨勢,2024年中國低糖款Gelato占比達22%,植物基產品增速40%。2.冷鏈技術突破支撐市場擴張,液氮鎖鮮技術使預包裝產品保質期延長至30天,順豐冷鏈“食品專線”實現跨省隔日達,非到店消費占比從12%躍升至35%。3.數字化生產通過算法模型優化配方,在不增加糖分的前提下提升甜感并兼顧健康與口感。
本土融合與場景擴展
1.地域文化解構推動口味創新,如Cream Story推出釋迦龍井雪芭創造東方美學意境,達可芮以“上海蔥油拌面”復刻城市記憶。2.全渠道滲透覆蓋不同消費場景:高端商場旗艦店單球定價59元,社區小店以10元均價下沉三四線城市,線上即時零售通過美團閃電倉實現30分鐘送達。3.體驗式消費場景成為差異化競爭關鍵,如GROM提供“定制口味”服務,煙臺山旗艦店以馬卡龍色系設計成為網紅打卡地,拍照分享率超60%。通過茶飲跨界、節日IP聯動等方式,Gelato從單一甜品升級為文化符號。
02
意式冰淇淋行業產業鏈分析
● 意式冰淇淋產業鏈的發展現狀
意式冰淇淋行業的產業鏈條層次清晰且功能明確,覆蓋從基礎供給到終端消費的核心環節。上游主要由提供鮮乳制品、當季水果等天然原料,以及凝凍機、巴氏殺菌設備等專用器械的供應商構成;中游聚焦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與風味品控,通過慢速凝凍等核心工藝實現技術突破;下游包括專業手工門店及高端商超[2]渠道,這些終端作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體驗中心,既承擔著品質呈現與文化傳遞的責任,也深度影響著消費者的產品認知與忠誠度。
● 意式冰淇淋行業產業鏈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觀點
意式冰淇淋產業鏈受上游原料與設備的雙重制約
1.原料供應受多重因素擾動,成本波動風險高。高端原料產地的集中分布與氣候、政策關聯緊密,開心果、榛子醬、香草莢等的產地局勢變動易引發價格震蕩。以開心果醬為例,以伊沖突期間,其價格短期飆升近26%。同時,核心基底乳制品價格波動劇烈。2024年歐洲多國黃油價格暴漲超40%,使得意式冰淇淋企業原料成本管控難度大。2.生產設備壟斷,供應鏈利潤受擠壓。生產設備領域呈現意大利品牌高度壟斷格局,Carpigiani和Cattabriga占據全球高端凝凍機市場超70%份額。進口設備單臺成本達20萬-40萬元,遠高于國產設備,且設備供應商通過原廠耗材、年維護費持續獲利,迫使廠商將部分年利潤反哺設備供應鏈。
中游核心矛盾在于手工工藝的價值溢價與規?;瘮U張的沖突
1.手工現制模式支撐價值溢價,卻因效率與保質期形成產能制約。依賴技師現制現售,單球30-50元的高端定價得以支撐。人工效率天然受限且產品超短保質期,從原料處理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需高頻重復、小批量操作,直接限制產能規?;瘮U張,也讓跨區域流通因品質保鮮難度陡增而難以實現,成為行業共性瓶頸。2.多重成本壓力疊加,本土特色原料嘗試受工藝與設備限制。行業凈利率目前可超70%,但會隨原料成本季節性變化,商圈租金和技師薪資的攀升而被壓縮。五常大米、云南玫瑰等本土特色原料的嘗試可能降本約30%,但工藝標準化不足,設備技術壁壘制約突破。本土基礎原料替代可降低成本,以芒果口味為例,其采用國產攀枝花芒果泥替代進口原料,通過供應鏈優化將成本同比降低50%。
下游渠道與消費端存在顯著的結構性缺陷
1.消費群體與門店布局高度集中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滲透不足。消費群體聚焦18-35歲一線城市女性,門店過度依賴北上廣深杭高端商圈。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滲透率不足5%,以Venchi為例,門店布局在五大城市核心商圈,縣域市場幾乎空白,難以觸達更廣泛消費群體,限制規模增長。2.渠道模式效率低、競爭環境嚴峻,加劇行業壓力。渠道端,直營體系租金、人力與損耗成本占比超40%;分銷渠道多級加價、庫存周轉慢。外部面臨如單球15元的低價茶飲競爭,且行業約80%品牌主打開心果口味,產品同質化嚴重。
03
意式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
● 意式冰淇淋行業規模的概況
2019年—2024年,意式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由54.3億人民幣元增長至122.22億人民幣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17.62%。預計2025年—2029年,意式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由158.11億人民幣元增長至251.67億人民幣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12.32%。
●意式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歷史變化的原因如下
從需求端看,行業規模的增長得益于健康消費升級和產品帶來的幸福感
1.意式冰淇淋憑借新鮮現制、無添加劑的特性成為傳統高脂冰淇淋的替代品。其脂肪含量為美式冰淇淋的一半,含糖量低30%。當下各類含添加劑、高油脂的食品增加,反向刺激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促進低脂低糖、天然原料、手工現制的Gelato的消費量增長,Gelato門店數量和規模順勢擴張。2.社交媒體打卡文化的興起推動意式冰淇淋升格為城市生活方式的載體。小紅書平臺意式冰淇淋話題瀏覽量近11.5億次,刺激大眾對意式冰淇淋的新鮮感,促進其大眾需求量和消費量的增長,年營業額總體增長率超10%。
從供給端看,行業規模的增長得益于技術提升創新和本土化戰略
1.國產化設備創新顯著降低成本,冷鏈覆蓋率提升支撐“新鮮現制”特性落地。本土品牌極拉圖聯合國產廠商開發平替設備,其采購成本下降40%至18萬元/臺,提升利潤空間并降低行業進入門檻。2023年全國冷庫總量約2.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3%,拓展外賣、電商等多元銷售渠道,打破地域瓶頸,擴大銷售半徑。同時穩定的品控保障消費者回購率,進一步擴張中國意式冰淇淋的市場規模。2.本土化戰略實現成本和體驗雙優化,錯位競爭填補市場空缺。使用當地特色食材可降低物流、原料成本,口味更貼近當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同時滿足外地消費者對地域特色食材的獵奇心理,促進消費量增長。國際品牌退潮催生“性價比輕奢”定位,20-40元價格帶的輕奢需求待承接,以野人先生為代表的品牌以單球約30元的定價滿足市場需求,填補消費降級的品質需求空白。
●意式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未來變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未來行業規模增長將受到多方面因素驅動,其中健康標簽深化與數字化賦能是關鍵
1.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使得意式冰淇淋規模增速超越冷飲行業平均水平。健康飲食浪潮的持續深化正改變消費格局,推動了消費者對低糖低脂、天然原料、新鮮現制食品的需求。意式冰淇淋的核心屬性精準契合此趨勢,易獲得相較于傳統冷飲更高的“健康溢價”。2.數字化運營和冷鏈系統智能化升級是意式冰淇淋未來行業規模發展的關鍵因素。意大利Terra冰激凌店店長利用ChatGPT開發新口味、杭州Quinsai店店長利用編程算法數據化配方等的良好銷量反響,展現依托大數據、AI大模型等的數字化運營潛力。此外,其可結合歷史數據、天氣、節假日及社交媒體熱度精準預測未來不同時段乃至具體單品的需求,從而實施精準營銷并科學規劃生產倉儲,避免斷貨和減少浪費。冷鏈系統通過部署先進溫控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全程溫控可視與運輸路徑優化,提升供應鏈響應速度和韌性,確保原材料跨區域調配與門店配送的及時性、鮮度與安全。目前,順豐可做到漢源車厘子的鮮甜6小時直達成都,48小時覆蓋全國。
未來行業規模增長將受到行業規范化與下沉市場因素推動
1.伴隨著意式冰淇淋行業總體增長,行業規范化進程加速淘汰小型企業。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等政策的出臺,冷鏈快速發展,頭部企業因運輸量龐大獲得議價權,物流成本與運輸量呈顯著負相關。同時,規范性政策的出臺令小型企業在設備升級和原料溯源等環節新增成本,反觀成熟企業此類新增支出較低。2.部分意式冰淇淋品牌有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市場的趨勢。意式冰淇淋的市場布局多在一線城市,競爭白熱化、內卷嚴重且運營成本高昂。成熟的供應鏈和加盟模式為市場下沉提供可行性,實現新鮮原料運輸和降低運營風險。而目前三四線城市青年消費升級,對高品質的消費需求增加,且其熟人社會的特性使得打卡、口碑等低成本營銷宣傳的效率、效力顯著。同時由于市場空缺,意式冰淇淋能夠憑借市場區域優勢享受市場早期紅利。以iGELATO和野人先生為例,其在三四線城市均有門店布局,可見其有市場下沉的趨勢。
來源:頭豹研究院
04
意式冰淇淋行業競爭格局
● 意式冰淇淋競爭格局概況
意式冰淇淋行業目前形成“外資高端領銜、本土連鎖突圍、區域品牌補缺”的三階競爭格局,各梯隊圍繞“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構建差異化壁壘。
第一梯隊包括Venchi、野人先生等;第二梯隊包括CreamStory、Luneurs、極拉圖等;第三梯隊包括達可芮、iGelato等。
●意式冰淇淋行業競爭格局的歷史原因
產品布局與供應鏈從“外資壟斷”到“本土突破”
1.本土品牌通過重構“原料本土化”與“研發敏捷化”的價值鏈,以成本優勢和精準的市場洞察力,打破了外資品牌長期建立的“高價原料+傳統工藝”的競爭壁壘。外資意式冰淇淋在行業萌芽期近乎壟斷,當下與本土品牌共同競爭。其高進口原料成本和意式手工工藝的特性使其單球價格可達50元。為了提升本土競爭力,外資意式冰淇淋會定期推出創新口味。以意大利品牌Venchi為例,其每年推出“桂花酒釀”“龍井綠茶”等超20種限定口味,使用的意大利西西里島原產的開心果醬采購成本較國產原料溢價達3倍。本土品牌野人先生則通過本土化原料替代與規?;邪l覆蓋大眾市場。以芒果口味為例,其采用國產攀枝花芒果泥替代進口原料,通過供應鏈優化將成本降低50%,同時年推出“楊枝甘露”“咸蛋黃肉松”等10余種新口味,貼合消費者偏好。2.核心生產設備由進口壟斷轉向國產替代,大幅降低了行業的技術與資金準入門檻。以往行業100%依賴于意大利Carpigiani進口設備,單臺基礎款價格超過30萬元且維護成本高昂。隨著行業的持續發展,本土品牌極拉圖聯合國產廠商開發平替設備,其采購成本下降40%至18萬元/臺,設備國產化推動行業進入門檻降低。
渠道與消費定位從“單一市場”到“雙軌并行”
1.早年行業處于“單一市場”階段,整體呈現“高端小眾、外資壟斷”的特征。早期意式冰淇淋作為舶來品,因進口設備、稀缺原料的高壁壘,市場幾乎被Venchi等外資品牌主導,渠道集中在一線五星級酒店和外籍社區,客單價超50元,消費者多為外籍人士或高凈值群體。該階段的核心矛盾是“高成本供給”與“低認知需求”的錯配,市場呈現高度集中但規模有限的單一形態。2.2015年后隨著消費升級與供應鏈革新,行業逐漸分化為“雙軌并行”的格局:一端是“高端體驗軌”,外資品牌與本土精品品牌憑借“意式正統工藝”、全球稀缺原料和高端場景構建溢價,客單價維持在50-80元,通過IP聯名、大師駐場等強化“輕奢”標簽,占據高端市場60%份額;另一端是“大眾普惠軌”,本土連鎖品牌依托設備國產化、本土原料替代和規?;瘮U張,將客單價壓降至15-30元,通過社區店、縣城布局和健康化創新覆蓋大眾需求,合計占據大眾市場45%份額。這種分化的底層邏輯為消費分層:高凈值人群追求“原產地風味+場景體驗”;Z世代與下沉市場則更看重“性價比+健康適配”。冷鏈技術突破與資本入場進一步打破地域限制,讓高端軌的稀缺性與大眾軌的普適性得以并行。
意式冰淇淋行業競爭格局將深度變革。一方面,頭部聚集與尾部出清加速,野人先生、極拉圖等本土連鎖及Venchi等外資品牌憑借融資、供應鏈優勢擴張,小作坊因新規合規及成本退出;另一方面,錯位競爭深化,高端層以“奢侈品聯名+稀缺原料”搶占體驗溢價,大眾層借“規模成本+健康配方”滲透下沉,特色層靠“本土食材+跨界創意”鎖定細分客群。整體趨勢呈“馬太效應加劇+價值分層固化”,技術、供應鏈與政策成為格局重塑的核心推力。
●意式冰淇淋行業競爭格局未來變化原因
健康化與功能化升級,驅動產品梯隊加速分化
1.消費者對“低糖、無添加”的健康訴求持續升級,倒逼品牌在配方與研發上構建壁壘。頭部品牌研發投入增加,如野人先生0蔗糖系列占比超40%,Venchi推出植物基黑巧Gelato,迭代天然色素替代、益生菌添加等技術。而中小品牌因單口味調試成本超10萬元、原料采購分散,陷入“高糖低價”同質化競爭。2.膠原蛋白、玻尿酸等功能化Gelato的出現,進一步拓寬高端市場,具備健康研發能力的品牌將持續搶占份額,加速市場向頭部集中。其價值主張從單純的味蕾享受,向健康、美容等高附加值領域延伸。這將重塑高端市場的需求,對品牌提出了跨界的研發要求,將競爭壁壘從“技藝”提升至“科技”。缺乏深厚研發實力的品牌將難以跟進,市場份額預計將加速向具備功能化創新能力的頭部品牌集中。
技術突破與供應鏈本土化,重構成本競爭邏輯
1.設備與原料的本土化突破,攻破外資品牌的成本壁壘。國產智能冰淇淋機如海川智能HL-800型實現膨化率±1%精度,成本較意大利Carpigiani機型降40%,從30萬元降至18萬元,能耗降低35%,每小時耗電從5度降至3.25度,已被極拉圖、野人先生納入中央工廠。同時原料上,本土乳企如光明乳業定制“意式乳基”,脂肪含量精準控制在8-12%,成本較進口乳源降35%,支撐極拉圖10元單球盈利。高端品牌Venchi采用“全球核心原料+區域化生產”策略,如意大利Bronte開心果直采,但通過上海松江工廠輻射長三角,配送成本降40%,從30元/箱降至18元/箱。2.供應鏈能力的代際差,將導致中小品牌因設備能耗高、原料溢價加速出清,推動競爭格局向具有供應鏈優勢的品牌傾斜。缺乏議價能力和規模效應的中小品牌,其成本劣勢會持續放大,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具備強大供應鏈整合能力的領先者加速淘汰,從而推動市場向頭部品牌進一步集中。
消費分層與場景迭代,催生錯位競爭新形態
Z世代“打卡經濟”與下沉市場“價格剛需”的分化,催生出錯位競爭邏輯。1.高端層如Venchi在上海外灘開設“LV聯名快閃店”,黑松露Gelato單球128元,日均客流超1,500人,客單價超80元占比70%;CreamStory進駐深圳萬象城,意大利大師現場制作,開心果Gelato含35%果肉,復購率達38%。2.大眾層如極拉圖縣域店占比70%,通過“社區店+冷鏈前置倉”實現3公里30分鐘達,10元單球月銷超10萬杯;野人先生開放縣級加盟,單店投資降30%,0蔗糖系列在下沉市場銷量年增50%。3.特色層如達可芮推出“蔥油拌面Gelato”,融合上海本土風味,單店日銷500份;Luneurs的“可露麗Gelato”占比30%,鎖定細分客群。這種“高端抓體驗、大眾拼效率、特色玩差異”的錯位競爭,將推動行業從“單一價格戰”轉向“價值分層戰”,形成穩定的三層格局。
來源:頭豹研究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