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子
來源:Gooods好味司
外賣平臺的補貼大戰,點燃了新一輪的“低價狂歡”??Х?、奶茶首當其沖,補貼后,5.9元的咖啡,5.9元的奶茶5.9,冰淇淋甚至0元購,訂單如潮水般涌來。
然而,當補貼的潮水退去,瘋狂的低價結束,消費者還會為原價買單嗎?答案往往不容樂觀。
低價擁有兩面性:一種是行業的內卷、惡性競爭,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另一種是強大的市場武器,有機會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它的效力僅限于一個前提:能否實現并長期維持總成本領先。
在食品飲料行業,有的公司將低價作為核心策略,也有的公司將低價作為手段。不論是作為戰略、策略,還是手段,低價都不是容易掌握的,雖然低價是一種強大的武器,但也需要慎用。
01
低價的雙刃劍
當低價作為戰略、策略時,并不是簡單理解的“降價、促銷”,而是一種可驗證的階段性策略或長期戰略,核心目標是快速獲取市場份額、建立用戶認知、在競爭中殺出重圍。但它的效力,完全系于能否實現總成本領先這一前提。
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零食行業,三只松鼠vs良品鋪子,同樣是低價,但兩家企業的低價實踐完全不同。
三只松鼠作為“國民零食第一股”,由淘系成長并迅速壯大。經歷過業績波折后,三只松鼠在2022年底提出“高端性價比”的戰略,用“性價比”做品牌心智,而不是靠折扣做促銷。
可以看看,為了實現“性價比”,三只松鼠做了哪些事情?
-
組織變革:創始人章燎原對于變革的決心是巨大的,在他的一力推動下,公司內迅速細分成多個品類小組,從采購、生產、物流交付、終端運營的全鏈路進行優化和變革,最后才得以實現“一品一鏈”供應鏈管理;
-
上游原料直采:為了節約成本,三只松鼠上游深入全球,和Golden Macadamia(全球第一大夏威夷果公司)、Ocean Spray(全球第一大蔓越莓農場)、Wonderful(全球第一大開心果農場)、Easterlin(全球第一大碧根果農場)等建立原料直采合作。并且聯合多地供應商,在云南、廣西、安徽、新疆等地成立多個堅果契約種植基地,用規?;少彶沤档统杀?;
-
供應鏈的升級:從代工轉向自有、聯營工廠,在核心堅果品類上實現了自主制造,擺脫了對代工廠依賴。
不可否認的是,三只松鼠的“高端性價比”策略,雖然會損失部分毛利率,但也會給產品帶來更好的競爭力以及消費者吸引力,也可能帶來更多復購,有助于減少一定銷售費用。
換句話說,三只松鼠的低價是一種主動選擇的“品牌占位”,當這種“總成本領先”持續加強、成為其他企業無法復制的能力,實際上是很強的競爭力。
對比看良品鋪子,在短期無法實現總成本領先的前提下,低價成為了一種促銷手段,本質上和過去線上零食“滿300減150”相同。在良品鋪子的線下零食店業務中,不論是加盟店還是自營店,從2023年開始就進入到持續的毛利率下滑中。這對于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也無法起到正循環的作用。
第二個例子是瑞幸,在“性價比”上實現了驚險一躍。
成立初始,瑞幸就憑借令人咂舌的低價折扣(比如首杯免費、低至1.8折的券)和數字化運營,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門店數量和用戶數量的爆發式增長。2018年,瑞幸的銷售和營銷費用高達7.46億元,占凈收入的88.8%,要知道2018年瑞幸的收入只有8.4億元。
這種巨額補貼驅動的增長,本質是用錢換時間、換規模,其可持續性完全取決于能否在補貼退坡過程中,建立起支撐盈利的運營效率和規模效應(即總成本領先),以及消費者的選擇偏好與持續購買。
瑞幸后續的成功逆轉,正是通過精細化運營、供應鏈優化、提升產品力(如爆款生椰拿鐵)和門店效率,顯著降低了單杯成本,才逐步擺脫了對價格補貼的依賴,實現了規模盈利,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形成了品牌的競爭力。
02
“低價”是一種高風險策略
低價是個大招,很有效,但也有很大的風險。
從消費者角度看,長期促銷達成的低價會改變用戶對于產品的價值判斷。補貼下,比如一杯咖啡只需要2.9元,長此以往,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價值感受可能會停留在2.9元。一旦價格回歸正常,用戶的心理落差和抵觸情緒會非常強烈,產生“不值得”的判斷。
美團核心業務的操盤人王莆中,在接受晚點采訪時,也提到了他們對于補貼對于價格心智的影響,“對于餐飲行業,不管是美食還是奶茶咖啡,好不容易建立的價格心智,正在被補貼大戰打破,補貼停了,這個心智能跟著恢復嗎?”
在食品飲料行業中比較常見的降價促銷、買贈等,和外賣行業的補貼類似,短期內會增加銷量,對于新產品在特定零售渠道中也會有助于上市宣傳。但如果這是長期的,對于產品正價銷售會帶來負面影響,也會給公司毛利及銷售費用帶來負擔,一旦低價停止,也是消費者遠離的時候。
低價也會影響長期的品牌建設。當消費者習慣了某個品牌的超低價位,其心智中對該品牌的價值錨點就被牢牢釘在了低位。對于品牌的定價權,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品牌試圖提價或回歸正常價格時,會遭遇巨大的阻力。
而且,并非所有的低價都值得提倡。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低價不是建立在真正的成本優勢之上,而是依賴持續的補貼、以犧牲合理的利潤空間為代價,甚至低于成本銷售,企業注定無法長久健康運營。
“不健康的低價”,尤其是明顯低于成本的、以驅逐競爭對手為主要目的的價格,屬于傾銷,不僅僅會釋放錯誤的價格信號,上個月剛剛修訂的《價格法》,也對“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做了進一步的限制。消費者短期是享受了低價產品,長期來看,如果劣幣驅逐良幣,市場也會失去多樣性,只剩幾家獨大的情況,消費者也會陷入被動,失去選擇權。
03
低價策略可以持續嗎
整體來看,相比美妝護膚、時尚運動服裝等行業,食品飲料行業的毛利空間有限,因此在定價層面,更要謹慎使用低價。
可能有人會問,低價策略在食品飲料行業就行不通了嗎?也不是的。關鍵在于,企業能否建立可持續的、可盈利的總成本領先優勢?在此之上,價格才是真正的“王牌”。
可以借鑒零售領域“硬折扣”和“軟折扣”的模型,來理解食品飲料行業低價的可持續性:
硬折扣(可持續低價)的代表,是山姆會員店(Sam's Club)和開市客(Costco)。它的模式是通過精簡貨品數量(聚焦爆款、高周轉的商品)、大規模直采(簡化中間環節)、貨倉一體的倉儲式門店(降低運營成本)、會員制付費(鎖定客戶,創造利潤來源),這一整套的運作,最后實現極致效率提升和成本壓縮。它們提供的低價是結構性的、可持續的,不依賴外部的補貼,也不會犧牲基本的利潤。
以開市客為例,Costco的商品加價率極低(零售環節的毛利率不到11%),但其會員費收入構成了其大部分利潤。根據Costco 2024財年年報,會員費收入達 48.28億美元,作為對比Costco在2024年的營業利潤是92.85億美元。
軟折扣(不可持續低價)更多依賴低價、促銷,比如常見的優惠券、限時折扣、買贈等等,用短期刺激手段,或者依賴平臺補貼,犧牲部分利潤,來增加銷量。這種低價可以在短期快速提升銷量,但是無法支撐長期的低價。
再分享一個例子。
在食品飲料行業中,農夫山泉被認為是中高端飲用水的代表品牌,開創了2元飲用水的市場。然而,經常被忽視的是它強大的總成本控制能力,這樣的能力,才能支撐農夫山泉在2024年推出定價1元的綠瓶飲用水,有效緩解當年飲用水下滑的頹勢。
在這種情況下,農夫山泉的毛利率僅下降1.4%(從59.5%下降到58.1%),所以低價策略的可持性并不是要犧牲毛利。在食品飲料行業,如果能夠做到低價同時還能保持較高毛利率,這樣的公司一定具備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很好的發展潛力。
04
結語
低價是一個很強有力的策略,用綜合能力構建成本上的優勢,打造出競爭對手無法逾越的護城河。三只松鼠、瑞幸、山姆、Costco、東鵬飲料等無不印證了這一點。
健康的低價應該和效率、選品等企業基本功結合,甚至保持一定毛利率水平,而不是粗暴的價格廝殺。
外賣補貼熱鬧過后,終將回歸理性。消費者也會用真實的購買來投票,最終留下可以經過時間驗證的好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