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ruman
來源:食研匯FTA(ID:FTA_21FOOD)
一切源于網紅“辛吉飛”不久前演示的勾兌醬油的生產過程,令人咋舌的“醬油也能合成”的內容像蝴蝶效應的翅膀,扇出了一場調味品品牌方、消費者、媒體人、行業協會等多方陣營交織的輿論戰。自9月30日海天味業官方發布第一則聲明起,風波已經持續了十余天,事件核心從“海天醬油國內國外配料表不一樣”,到“海天的回應態度”,進而向“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延伸。截至10月12日,微博話題#海天味業回應醬油添加劑爭議#突破2.1億閱讀次數,“海天醬油”相關的百度綜合指數也隨著多方聲明的發布屢屢走高。
圖源:新浪微博
01
海天“雙標門”事件始末
辛吉飛,在成為網紅之前,是一個烤面筋小攤主,由于經歷的緣故,比普通人接觸了更多的食品加工內幕?;诖?,辛吉飛圍繞食品添加劑和原材料拍攝了一系列解密視頻,并將這類食品技術稱之為“??怂箍萍肌?,這個來自游戲《英雄聯盟》的專有名詞(指一種用魔法和科技來打造裝備的技術),在辛吉飛的演繹下迅速出了圈。僅以原材料搭配食品添加劑就能“合成”常見的食物,在短視頻這面放大鏡下,顯得著實吸睛。而鏡頭中那些沒有大豆的豆奶、沒有牛奶的奶粉、沒有肉類的火腿在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讓人為之震顫。
隨著#??怂箍萍?話題的持續升溫,網友紛紛開啟排查家庭中含添加劑食品的任務。直到多位網友曬出有關海天醬油國內國外配料表不同的截圖,其中海天售往日本、加拿大等國的醬油配料表上沒有添加劑,只含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原料,直接把大眾的情緒宣泄口引向了海天味業。網友截圖中,日版、加版海天醬油瓶身確實找不到添加劑的蹤影,相比之下,另一張國內海天金標生抽的配料表截圖則“豐富”得多: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含有谷氨酸鈉(增味劑)、苯甲酸鈉(食品防腐劑)、三氯蔗糖(甜味劑)等添加劑。伴隨著質疑聲浪,海天味業被一眾扣上了“雙標”之名。
海天“老抽王”日版及中版配料表對比,圖源:抖音網友
9月30日,海天味業發布《嚴正聲明》,表示其產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并將對網絡謠言損害公司品牌形象及名譽權的行為訴諸法律。隔天,#海天味業回應醬油添加劑爭議#便登上微博熱搜。盡管聲明中提及海天在國內也推出了0添加系列、有機醬油系列產品,但有網友直言,聲明依然沒有正視網友的疑慮,只看到企業方的訴求。
10月4日,海天味業再發《中國品牌企業的責任、擔當與呼吁》聲明,稱,食品添加劑因國家、地區的標準而異,一國(地區)一標是普遍現狀;并補充:“海天產品的內控標準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遠高于國家標準,同一品質的產品,國內國際的內控標準一致?!本o接著,10月5日至10月6日,中國調味品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也先后下場發聲,提示“標準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鼓勵網友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各國(地區)標準差異,指出“借事件推斷出‘日本醬油標準高于我國標準’有失偏頗”,日本也有含添加劑的醬油產品。10月10日,海天味業再次澄清,公司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均有售含食品添加劑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愿意坦誠接受監督。多則聲明的發布,意在推進事件走向尾聲,然而,在事件所引發的消費者逆反心理的關頭,似乎并不能撫平所有人的情緒。
最新公告發布之日也是節后首個A股交易日,海天味業開盤即跌7.99%,截至收盤,幾近跌停,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零添加”醬油為主打的千禾味業則迎來漲停。
海天味業最新公告(10月10日),圖源:巨潮資訊網
02
“雙標門”之外,需要了解的國產醬油“零添加”往事
在國內,醬油作為調味品行業最大的分支,一直備受矚目。近年來,由于競爭關系,行業集中度仍未有顯著提高,行業增長也一度觸頂。據華經產業研究院《中國醬油產量及增速》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人均醬油需求量為4.86千克/人,相較于2015年的7.28千克/人,縮減明顯。針對行業競爭格局和可能存在的瓶頸,千禾味業率先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早在2008年,國內正處在醬油產業的黃金十年(2005-2015),千禾味業就頗具前瞻性地推出了“零添加”醬油,以差異化定位在一超多強的醬油市場獲得一席之地。隨后,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廚邦、加加食品也相繼推出零添加或減鹽概念醬油,以獲取新的增長點。后疫情時代,“健康飲食”理念進一步盛行。海天味業于2020年推出的“裸醬油”,健康、極簡的配方就是核心亮點,產品以水、非轉基因黃豆、小麥、食用鹽、白砂糖為5大原料,供追求純粹配方的消費者選擇??梢?,海天味業們的“零添加”之路早已開始摸索,然而,有礙于定價策略、渠道布局等因素,相關產品并未在全民中激起過多的浪花。
由此看來,輿論漩渦中的海天味業,并非像部分網友所說,“偏袒”國外市場。至于國內國外食品標準的“雙標”,也如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所言,大眾存在一定的認知局限。要知道,在奶粉行業,基于國人體質,中國國家標準嚴格要求1段乳基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應≥60%,而美國奶粉行業對乳清蛋白含量不做要求,往往導致相關跨境奶粉在中國成為不合格產品,此類基于國情的“雙標”,需要被更多大眾知悉。而鑒于海天味業在國內市場“零添加”產品的嘗試,“雙標”在此處更合理的理解是:在內控標準達到甚至超越行業高度的前提下,以不同的產品為標簽,對應不同需求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零添加”醬油在宣傳措辭上存在些許差異。例如,千禾味業零添加醬油180天強調“簡單原料釀造”,產品不使用味精、色素、防腐劑、酵母提取物;海天零添加醬油0金標生抽主打“陽光晾曬”,產品不含防腐劑、甜味劑、味精、脫脂大豆;廚邦零添加純釀醬油則明確標注產品不含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梢钥吹降氖?,“零添加”概念的推廣、定價及成本結構都有待優化的空間,產品的道路并不平坦,這些行業內的探索和創新需要消費者予以耐心。
千禾味業“零添加”醬油簡介,圖源:千禾味業天貓旗艦店
海天相關“零添加”產品,圖源:海天味業官網
至于“零添加”醬油產品之外,常規醬油中的添加劑,其實也不必談之色變。如食品媒體人“老胡有理”所說,“沒有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 。作為食品工業現代化的產物,食品添加劑,在成為網紅選題之余,更需要收獲來自大眾的理性的聲音。
03
“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但能反映國民的食品安全焦慮
事實上,海天醬油所引發的輿論和思考是頗具意義的,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關行業、企業對食品添加劑的全民科普力度有待加深,也直觀地揭開了國民的心頭“頑疾”——食品安全焦慮,而這份焦慮,并不是某個食品企業個例造成的。就在 2021 年,另一張配料表,也曾把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旗下高端冰淇淋品牌“夢龍”拉入輿論漩渦。
國產版夢龍配料表,圖源:央視
去年8月,網友爆料夢龍國內版的冰淇淋和其他地區冰淇淋存在成分上的差異:國內版冰淇淋含有大比例人造植物奶油,而其它發達國家所售夢龍的配料表首位則是牛奶。對此,夢龍官方曾以“環?!睘槌霭l點闡述背后的原因:國家標準 GB/T31114 對冰淇淋有明確定義,夢龍產品屬于其中的“組合型植脂冰淇淋”,用植脂代替乳脂是為了“順應未來發展,讓可持續生活成為常態”。如此回應,顯然不能贏得所有消費者的心。
或許,需要得到更多普及的,是植物油脂(植脂)和植脂末的區分定義,以及相關食品的安全性。據悉,植脂屬于植物油類別,常見的有橄欖油、椰子油、花生油等,相較于動物油脂(乳脂)成本更低;而植脂末又稱奶精,以精制植物油或氫化植物油、酪蛋白等為主要原料,盡管其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有誘發血管硬化等潛在風險,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2g,全年攝入量<4000g即在人體安全范圍內,當然,哺乳期孕婦和兒童應該盡可能地避免攝入。夢龍“雙標”事件的表象看似是一筆企業經營賬,本質依然是食品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和誠信問題,只有在以身作則、遵從相關法規的同時,擔當起傳遞正確食品安全知識的責任,才能無愧于消費者和企業良心。
親歷過此前“夢龍”風波及諸多類似事件的消費者,如今已被訓練出了一定的細心度,有很大一部分網友開始認真關注配料表,以作為購買決策的一大前提。消費者的進步,長遠來看,是行業之幸?;氐胶L灬u油,誠然,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的聲明,嚴格執行 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企業,在合理使用添加劑后,其產品自然是安全的。而對于網友較為關注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鈉和三氯蔗糖,企業方還需要以“重視一切消費者關切的問題”為前提,拿出更多精力,有針對性地做出說明。
苯甲酸鈉,作為常見的防腐劑之一,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研究表明,一次性攝入量為0-5mg/kg(體重)時,對人體并不會產生傷害,若以一瓶容量500毫升的醬油為例,苯甲酸鈉含量約在0.5g,需要集中消耗70瓶醬油才會產生威脅,可見,一瓶醬油中正常用量的苯甲酸鈉,不必成為眾矢之的。此外,可口可樂也在產品中應用了苯甲酸鈉,并曾發文表示“苯甲酸鈉是安全食品添加劑,日本、美國均批準使用”。同樣的,三氯蔗糖作為一種甜味劑,在相應的控量規范下,是安全的。盡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王磊提醒,三氯蔗糖可能會因“在體內釋放出氯丙醇等損害身體的有毒物質”而增加心臟病、癌癥發生幾率,然而從行業標準角度看,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三氯蔗糖可以在調味乳、飲料、糖果等27種產品中限量使用,無需過度惶恐。對于海天等食品企業,合理運用添加劑也是確保產品穩定出品、儲存及供應的利器之一。正如身處食品安全科普前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所說,“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當中是天使,不是魔鬼”,大眾需要對添加劑抱以寬容。
醬油產品中常見的添加劑(不完全統計),圖源:食研匯FTA
我們愿意相信,國內消費者在復雜市場的常年浸潤下,是總體趨于理性的,對于那些不涉及原則問題的“國貨”食品品牌,并非是要毫無緣由地口誅筆伐、一竿子打倒,讓人從此對民族品牌失去信心。只是,在輿論風暴中的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可以嘗試著代入消費者情緒,讓態度先行,在相關行業國家標準完善的過程中,也探索出一套消費者滿意標準,保持高度自省,也體現企業溫度?;蛟S,在海天事件之初,一份誠意的表態,才是消費者率先想看到的“答案”,而積極、主動地圍繞添加劑進行普及,才是減輕大眾食品安全焦慮的“良藥”。
參考來源:
1、2021 年海天味業財報
2、海天們,把壓力留給了下半年,斑馬消費
3、海天醬油“中外雙標”背后:是醬油標準起草人,市值蒸發超 3000 億,數據局
4、海天暴跌 3300 億的背后,格隆匯
5、熱搜第一!海天味業再發聲明否認雙標,環球時報
6、“雙標”夢龍,很雞賊,鳳凰 WEEKLY 財經
7、海天醬油果真”雙標“了嗎?院士:若無食品添加劑,就不能由嬰配粉,胡說有理
8、”雙標門“背后,海天味業們的零添加戰事 | 鈦媒體深度,鈦媒體
頭圖來源于unsplash,圖片地址: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82581720432-de83a98176ab?ixlib=rb-1.2.1&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auto=format&fit=crop&w=870&q=8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