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食悟(ID:food-gnosis)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當天承認,直到4月份之前,他都不明白雅培關閉一家嬰兒配方奶粉工廠,以及隨后的奶粉產品召回行為,會對美國嬰幼兒奶粉市場供應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美國“數據匯集”公司對零售商嬰幼兒配方奶粉庫存的跟蹤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的一周,全美嬰幼兒配方奶粉缺貨率高達43%,比4月份平均值高出約10個百分點,比去年11月份平均值高出32個百分點。這一情況還在持續惡化,到截至5月22日的一周,奶粉缺貨率進一步飆升至70%。
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日前宣布,該市因嬰幼兒配方奶粉供應短缺進入緊急狀態,有關部門將依法嚴厲打擊哄抬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的行為。亞當斯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給當地家庭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痛苦和焦慮”。紐約市負責衛生和公共服務的副市長安妮·威廉姆斯-艾瑟姆表示:“全國范圍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正在傷害我們這座城市中的父母和家庭?!?/p>
面對“奶粉危機”,美國聯邦政府應對遲緩。直到5月16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才宣布將允許海外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美國市場。當天,雅培與FDA就重開密歇根州工廠達成初步協議。該公司表示,工廠可以在兩周內重開,從重開之日算起,奶粉補充到商店貨架上還需6到8周時間。
新冠疫情嚴重沖擊美國供應鏈各環節,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也未幸免,而美國雅培問題奶粉召回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奶粉短缺。去年9月至今年1月,美國先后有4名嬰兒因食用疑似受污染奶粉患病,其中兩人死亡。FDA隨后對涉事奶粉生產商雅培公司展開調查。雅培今年2月宣布召回疑似問題品牌奶粉,并關閉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座大型工廠,導致美國奶粉供應緊張。
據統計,一直以來,美國嬰幼兒配方奶粉98%都由本土廠商生產,而在美國,嬰配粉市場主要由雅培、利潔時(美贊臣)、雀巢(嘉寶)和Perrigo(百利高)四家企業壟斷。
其中,雅培、利潔時、雀巢三家公司占據美國95%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份額,而雅培的市場份額則高達42%。
美國農業部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雅培當時的市場份額為43%,該比例在過去十多年都沒有明顯變化。
報告指出,雅培與美國農業部針對低收入家庭的營養補充計劃“WIC”簽有獨家供應商合同,而全美通過WIC計劃銷售的嬰兒奶粉幾乎占到了總銷量的一半。至于剩余部分的市場,則由美贊臣和雀巢占據,這兩家公司同樣加入了“WIC”。
美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奶粉行業高度壟斷是造成此次“奶粉危機”的直接原因。
美國獨立撰稿人達科塔·利利認為,高度壟斷的奶粉行業是美國“病態”經濟體系的縮影。美國非政府組織“食品與水觀察”研究主任阿曼達·斯達巴克指出,美國整個食品生產鏈高度集中,一旦奶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鏈出現任何問題,遭殃的就是普通民眾。
公開信息顯示,雅培、利潔時、雀巢三家企業控制了美國95%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份額,其中雅培市場份額在40%以上,位于密歇根州的涉事工廠則承擔了雅培約一半的美國本土產能。
因此,這種病態的市場格局,“牽一發而動全身”。
根據乳業新媒體領導者食悟的專業研究:自2018年以來,隨著配方注冊制的推進,中國奶粉市場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雖然遠沒有達到壟斷的地步,但這個趨勢值得全行業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以往,很多人認為只要中國奶粉市場品牌數量減下來,市場秩序就會得到有效控制,抽檢合格率也會上去,整個行業就會呈現高質量發展的狀態。當然,目前中國奶粉行業整體發展質量還是在不斷提升,這與過去這幾年國家有關部門的推動是分不開的。
不過,隨著美國奶粉危機的爆發,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品牌集中度提升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中國奶粉市場到底需要多少個品牌?乳業新媒體領導者食悟認為:
首先,確保中國寶寶的口糧穩定安全,應該是今后奶粉行業所有政策的出發點和紅線。包括美國奶粉危機、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在內的諸多事件都說明了一件事:糧食安全是國家政治經濟的重中之重。脫離安全去談發展,猶如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其次,中國寶寶的奶瓶子應該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當遇到疫情或者其他不確定因素的時候,需要確保中國寶寶的奶粉生產供應不受到國際因素影響,這就要求夯實本土產能。中國新生兒數量每年都在千萬以上,奶粉市場需求很大,需要相當數量的國內本土企業去保障生產供應。
此外,加快嬰幼兒配方奶粉核心原輔料國產化,確保國內供應鏈完善穩定。不管國際形勢如何風云變幻,中國都要做到能夠自主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近來飛鶴可以自主生產乳鐵蛋白,加上此前投產脫鹽乳清粉,在嬰配粉關鍵原輔料上,飛鶴正在引領全行業加快國產化。
最后,建議中國奶粉行業監管方向和思路略作調整:不要再糾結中國市場保留幾個品牌,而應該把精力放在如何確保中國寶寶口糧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推動奶粉核心原輔料國產化,絕不能讓奶粉危機在中國市場上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