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的新國貨,疫情之后正在發出更大的聲音。
在基本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商品的消費從理念到行為,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升級。
長期關注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億歐EqualOcean在此節點,特別發布《2021新國貨CoolTop100品牌榜單》及相關案例解析,洞察新國貨背后的發展驅動因素、總結相關趨勢發展以及對篩選出來的100家新國貨品牌進行解析。
01
新國貨發展的四大助力因素
新國貨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1984年,中國城市體制改革,推動了第一波民族實業企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這段時間里一批家喻戶曉的食品飲料、保健品、服裝紡織印染、冰箱空調洗衣機品牌涌現了出來。
2015年,中國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三大轉變目標為國貨的崛起與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消費者追求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更進一步帶動了國產品牌的升級換代。
其次,資本的助力下,國貨品牌正在展現出更強勁的競爭力。
從一級市場數據上來看,2020年全年,符合億歐Equalcean定義的新國貨品牌共進行了200次融資,金額總計31.1億元。
從市場上來看,淘寶、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紛紛響應國家政策,紛紛開啟國貨品牌助力計劃,聚焦國貨品牌,為國貨發展造勢。
從消費人群來看,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的喜愛程度更高,過去10年間20-29歲的年輕人對中國品牌的關注度持續增高也在助力新國貨的發展。
?
對于新一代消費者來說,產品的衡量標準在于使用體驗和顏值,其次是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最后考慮的才是品牌。
最后,新國貨的發展與本土文化自信的覺醒,離不開綜合國力的增強與中國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02
100家新國貨品牌
億歐EqualOcean定義,新國貨是指中國品牌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新創造或采用新營銷資源進行傳播的國產實體消費品。
品牌征集階段,億歐EqualOcean一共收到超過1000家品牌報名,涉及食品飲料、美妝護膚、鞋服時尚、餐飲等多個賽道。
如何更公平地選出100家新國貨品牌,億歐EqualOcean參考了各行業專家的意見,本次共設立了四大指標,歷經三輪篩選階段,終于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0家新國貨品牌。
“消費者評價標準”是億歐EqualOcean本次最看重的指標,收集及評估各大主流電商平臺的消費者好評數據,同時億歐智庫借助問卷調研手段,在全國進行廣泛的消費者反饋征集,致力于選出消費者心中的國貨好品。
除“消費者評價標準”之外,億歐EqualOcean還設立了“專家評價”、“平臺指數”、“品牌業績表現”等三大指標。
“專家評價”方面,由在消費賽道累積經驗多年的億歐智庫分析師及特邀陪審團,包括知名機構、資方、專家及紅人代表,在進一步的篩選中,對第一輪篩選過后剩余的300個品牌在產品、技術、營銷等不同的維度上綜合評分排序。
“平臺指數”方面,億歐EqualOcean既參考了百度指數、微信指數等綜合指數,也參考抖音、Bilibili等主流視頻平臺的搜索及播放數據進行了一輪打分。
“品牌業績表現”,包括“投融資情況”及“營收表現”。但考慮到一些新銳品牌難以完全用融資金融及融資輪次衡量,這種情況采取平衡模型進行比較,以保證公平公正。
最后綜合四個指標之后,形成一張可量化的打分表,得出本次上榜的前100家新國貨品牌。
03
乘風破浪、煥發新機的新國貨
在對超過1000個品牌的篩選中,億歐EqualOcean發現了五大新國貨發展趨勢。
首先,在所有品類里國產消費電子類最受中國消費者關注,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消費電子品牌近年來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百度搜索指數遙遙領先。其次是鞋服時尚領域內的李寧、安踏。
第二,直播電商的發展大大拓寬了新國貨品牌的銷售場景,加之諸多電商平臺也在推出相應的主題活動助力國貨發展,依托全渠道銷售已演變成一種趨勢。相關數據顯示,國貨品牌在抖音平臺上的觀看量及互動量相較去年同比增加84%及60%。
第三,得益于過去多年作為“世界代工廠”的積累,近年來中國制造流程體系不斷完善,不少新銳國貨品牌依托C2M模式進行“反向定制”,制造出不僅更符合消費者喜好,且更具性價比的國貨產品。
第四,新國貨品牌近幾年迅速擴充與增加,越是專注于顆粒度細化下的消費品類賽道,越容易找到新的機會,打造新的“出圈”國貨。
最后,下沉市場里蘊含著更多的新機會。相關資料顯示,西部消費者對新國貨的搜索關注度整體呈上升趨勢,新國貨品牌有望在下沉市場里發現新的消費機遇。
04
新國貨未來猜想
隨著品牌與品質的同步增長,國貨崛起已是大勢所趨,在不斷擴充的細分品類里,未來必有更多的新品牌崛起。
隨著本土文化自信的提高,不少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已經發生變化,加之新一代消費者對新國貨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對于新國貨的消費行為會持續增多。
未來,能深入理解用戶與產品、有獨特美學與趣味的新國貨品牌,必然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