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砷”落網記

微博 云無心以出岫
2015.01.30

 

在世界食品歷史上,英國的“啤酒砷”事件是極其慘痛的一起事故。在現在的很多記錄中,往往只有幾句話去講述它的來龍去脈。事后諸葛總是很容易當的,而在當時,探索真相的過程并不簡單,可以說是“與傷害爭奪時間”的比賽。

非傳染病也能流行起來?

1900年夏秋之交,英國曼切斯特皇家醫院和濟貧醫院的雷諾(Reynolds)醫生注意到,自述“手腳麻木”或者“針扎般的疼痛”“四肢無力”“皮膚瘙癢”等癥狀的門診病人急劇增加。這些癥狀有一部分被診斷為紅斑性肢痛癥或者阿狄森氏病。此外,被診斷為帶狀皰疹的病人也大幅增加,人數多達以前的4倍。這些病人一般都是窮人,都有喝啤酒的習慣。而其他的人——數量多達幾百人,被診斷為“酒精性周圍神經炎”。這種神經炎在十九世紀后期的曼切斯特地區很普遍——根據皇家醫院的另一位醫生柯利納克(Kelynack)的統計,這種病在曼切斯特地區的發生率是倫敦地區的23倍,貝爾法斯特和劍橋等地區的510倍。

在曼切斯特濟貧醫院的患者中,通常這種酒精性周圍神經炎的病人大約是病人總數的1%左右。但在190011月,這一比例飆升到四分之一,皇家醫院的門診病人中也類似。此外,索爾福德以及曼切斯特其他地區的這種病例也大幅增加。雷諾認為,這意味著爆發了“流行性酒精性周圍神經炎”。此外,他還注意到,皮膚變色的病例也大幅增加。而他不知道的是,除了這些地區,英國北部也出現了這種病的流行。

這些患者的共同特征是習慣性喝啤酒,所以診斷成“酒精性周圍神經炎”也就順理成章。

但是,這種病不是傳染病。如果這一診斷是正確的,那么需要解釋“為什么它在短時間內爆發”——雖然這一地區的人大量喝酒,但那是長期的生活習慣,無法解釋“爆發”。如果非要聯系什么不同尋常的因素,只能聯系到波爾戰爭和當年的選舉上去。因為戰爭結束,慶祝劫后余生和勝利狂歡讓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大量喝酒。而當年選舉,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免費提供了一些啤酒。但是,這樣的解釋還是比較牽強。

此外,另一個需要解釋的問題是:為什么患者一般都是貧窮的勞動者?

雷諾鎖定疑犯

那時候,醫學界共識是“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周圍神經炎”。有患者宣稱自己的喝酒量不大,但醫生們本能地不采信這些自述——因為大家知道喝酒不好,所以自述時往往會傾向于“隱瞞”自己真實的喝酒量。這種心理因素的存在,加上醫生們對于低收入階層缺乏信任,使得這些自述很長時間里沒有被重視。

這樣的自述越來越多,有的醫生開始動搖。雷諾經過仔細的詢問,開始相信有的病人每天沒有超過4杯啤酒。另外,有一些中產階級患者自述喝酒不多——醫生們認為中產階級懂得如實描述喝酒量對于診斷的重要性,于是更容易相信他們的自述。除了雷諾,也逐漸有了其他的的醫生也開始接受“有的病人只是適度飲酒”。

于是,問題就來了:如果真的有一些人“適度飲酒”也出現了癥狀,那么此前的診斷就可能有誤!

一些醫生開始重新探究病因,比如雷諾就開始翻閱教科書。根據教科書,酒精性周圍神經炎的最明顯癥狀是肌肉軟而無力,符合這些病人的癥狀。導致這一癥狀的原因只有三種:酒精、維生素B1缺乏和砷。雷諾注意到,濟貧醫院中有一些病人除了酒精性神經炎的癥狀,還存在皮膚變色。此前的共識認為周圍神經炎和皮膚變色無關,而這時雷諾認為兩種癥狀可能來自同一原因。而導致這兩種癥狀同時出現物質只有一種——砷。

不過,至此,砷還是一個嫌疑犯,雷諾的想法也只能是一個假設。他注意到患者都是喝啤酒的,而喝白酒的人沒有出現癥狀。酒精導致癥狀的說法無法解釋這一現象,而如果砷是罪魁禍首則可以。在19001115日,雷諾記錄下了這一假設。接著,他在病人經常買啤酒的地方抽取了一些樣品進行檢測。1118日,檢測證實這些啤酒中含砷,于是假設被證實。兩天之后,曼切斯特歐文斯學院的教授狄克遜·曼(Dixon Mann)也確認了這一事實,并通報給了索爾福德的衛生官員塔特薩爾(Tattersall)。幾天之后,雷諾的結果在《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砷啤酒”被公眾知曉。

在雷諾之外,其實塔特薩爾也與另一位醫務官員柯然(Cran),以及歐文斯學院的另一位教授謝里丹(Sheridan Delépine)進行了調查??氯灰惨庾R到了啤酒的問題,早在1112日他們就在索爾福德最大的啤酒廠取了一些樣品送去檢測??上?,因為缺乏具體的檢測目標,檢測未能找出罪魁禍首。但因為柯然有幾位病人就是啤酒廠員工,他們堅信啤酒是“毒物”的媒介,打算送檢更多的樣品。而在此時,塔特薩爾從狄克遜·曼那里知道了砷是罪魁。

砷從哪里來

確實了啤酒里的砷是罪魁禍首,那么下一個問題就是:啤酒里的砷是那里來的呢?

很多人并不相信砷與啤酒有關。有的人認為是來自于飲用水,有人認為來自于南非的腸熱癥,還有人認為沒準是某些茶在干燥中被污染。檢測塔特薩爾樣品的分析員當時沒有檢測出砷,更認為雷諾的說法難以置信,并批評沿著這條線索往下追查是誤入歧途,會浪費時間耽誤調查出真兇。他認為,如果是啤酒中的砷導致了癥狀,那么受影響的應該有三千人而不是當時發現的三百人——事后證明他的估計還真是相當準確,確實是有幾千人被影響。

雷諾最初懷疑砷來自于啤酒花的農藥殘留——為了防治枯萎病,啤酒花要使用含硫殺蟲劑,其中含有砷雜質。對此進行系統追查的是塔特薩爾等人。他們從一個檢出砷的啤酒廠中收集了每一種原料進行檢測,發現只有兩種糖樣品中含有砷。有一些啤酒并不全用燕麥發酵,而是會加入糖。這兩種糖來自于同一家制糖公司。他們順藤摸瓜,調查糖的生產過程,發現糖中的砷來自于硫酸——硫酸用于從甘蔗中提取糖。再繼續追蹤到生產硫酸的公司,發現該公司的硫酸不是以前用于食品的硫酸那樣從純硫開始生產,而是用黃鐵礦制取。黃鐵礦中含有砷,在制取硫酸的時候也會轉化成砷酸而混雜在硫酸中。這樣,塔特薩爾和謝里丹不僅鎖定了罪犯,而且排除了其他無辜的嫌疑因素,這一結果隨后發表在了《柳葉刀》雜志上。

罪魁禍首落網之后,英國各地對這一癥狀的診斷受到了更多關注。到190012月,光是曼切斯特城中的砷中毒人數就達到了一兩千人——這倒是跟那位認為“啤酒砷”不可思議的分析員認為“應該有”的數字差不多。最后,估計英國各地的中毒人數多達6000。而確定死于啤酒砷中毒的有70人,估計實際數字還要更高,因為此前幾個月的死亡被歸結為酒精神經炎。

事件的反思

罪魁禍首被鎖定之后,啤酒行業和政府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大量“砷啤酒”被召回倒掉。生產中杜絕了含砷原料之后,砷中毒的病例發生率就降到了正常水平。

但是,這一事故造成的后果——6000人中毒、70人死亡的慘劇,實在是很慘痛。“罪犯”砷來源于啤酒的原料之一糖,而糖的污染來自于生產助劑硫酸,而硫酸的污染是因為使用了工業硫酸。因為污染來自于食品生產鏈的上游,所以下游的生產都被牽連。根據塔特薩爾的調查,英格蘭北部和米德蘭地區有200家啤酒廠使用那個公司生產的糖,因而造成了大面積的“砷中毒流行”。

理論上說,現代化大型食品企業的質量監控要比小規模生產要好,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更低。但是,因為規模大、產業鏈長,一個企業出事故,往往會造成大量企業被波及,最后導致大量消費者受害——也就是說,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就是大事。進入20世紀,食品產銷的工業化進一步發展,企業規模更大,行業分工更細,意味著企業的自控和政府的監管都需要更高的標準。象美國,FDA的一次一次改革,針對大型企業的監管從產品監測到過程監管,要求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嚴格。

對企業來說,嚴守生產規范至關重要。“砷啤酒”的出現,是因為對糖的需求量大了,生產糖所需要的“食品級硫酸”不足,企業使用了用黃鐵礦生產的“工業硫酸”所致?,F代大型食品企業中,一旦產品定型,企業不愿意輕易改換供應商和生產條件,就是為了盡可能減小潛在的風險。任何生產流程、生產原料的變動,都需要經過全面嚴格的安全評估。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微博 云無心以出岫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