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品安全當局發現一款由日本制造和進口的燕麥片產品中含有低水平的放射性物質。
在一家超市里,香港食品安全中心(CFS)的食品環境衛生署官員在日本制造的燕麥片產品中發現了放射性銫- 137。
自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島事件以來,CFS一直對從日本進口、批發和零售的食品進行放射性物質的日常檢測。
該產品,Nihonshokuhin溢價純燕麥片300 g包,是日本制造的食品生產商在北海道-超過500英里從福島。
不會召回
盡管檢測出放射性銫- 137,但香港CFS聲稱燕麥膳食暴露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已經拒絕召回該產品。
食品法典委員會將每千克食物除了嬰兒配方的銫- 137指導值設置為1000貝克勒爾(Bq /千克)。
在一個Nihonshokuhin超值純燕麥樣本的測試中發現銫- 137含量7 bq /千克。
一個CFS發言人證實:“為在常規食品監測計劃下進行輻射測試,該燕麥樣本是在當地一家超市收集的。”
“燕麥樣品的高消費者一年放射性物質的內部劑量大約為0.003毫西弗特(mSv),遠低于胸部x光檢查收到的輻射劑量 (約0.05毫西弗特)。”
然而,CFS宣布的測試結果引起了公眾對來自日本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的擔憂。
“CFS將繼續密切監控來自日本的信息,以及日本食品在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放射性物質測試的結果。將審查和調整,如果有必要,將參照國際權威機構的建議,對日本進口食品產品及時采取監視策略,以保障食品安全。” CFS發言人說。
核事故
在2011年3月12日即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后的第二天,CFS加緊監視從日本進口的食品。
這一事件最終導致了核電站的熔毀,引發了地震和海嘯,摧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該事件現在被視為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以來最大的核災難。
2011年12月,明治控股有限公司宣稱一直在檢測明治階梯嬰兒奶粉的銫- 134和銫- 137的水平。
該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乳制品的成員, 在檢測后召回了400000單位的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