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奶粉增長過快 專家警示:要限制

中國食品報
2015.01.06

 

近年來,海外乳企沖擊國內市場,隨著乳品進口量越來越大,進口奶粉價格大幅波動,并呈現倒掛趨勢,對國內乳品加工和奶牛養殖業沖擊明顯;由于進口原料質優價廉,企業大量使用,替代國內原奶,引起上下游產業矛盾進一步加深;隨著國際化發展,國內企業加快海外投資布局,從而減少了國內奶源、加工等方面投資。上述三大矛盾,伴隨產業深入調整及外部進口增大,開始進一步激化。面對進口奶粉對國內市場造成的沖擊,建議在不違反WTO原則下,對于進口過快增長的乳品通過技術標準來加以限制,加大對于不合格產品的打擊。

矛盾進口與國內加工及養殖

首先,進口乳品目前已經占據國內整體乳品消費量的1/3。201419月份,全國乳制品進口量共計149.86萬噸,同比增長36.5%。其中,液態奶累計進口量達24.64萬噸,同比增長70.8%;干乳制品累計進口量為125.2萬噸,同比增長31.3%;進口大包裝奶粉(原料)累計達81.41萬噸,同比增長50.0%;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8.98萬噸,同比超過100%。

預計2014年全年進口乳品量超過180萬噸。其中,液態奶進口量約30萬噸;大包裝奶粉進口量約100萬噸;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量約10萬噸。進口乳品全部折算原奶約1350萬—1400萬噸,占全國用奶需求量的1/3,按照國內泌乳奶牛平均單產6噸,進口乳品折算原奶相當于230萬頭泌乳奶牛年產量。

其次,進口快速增長對國內企業帶來較大壓力。一是造成國內乳品產量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110月份,國內乳制品產量2198.8萬噸,同比下降0.04%。其中,干乳制品233.13萬噸,同比下降35.8%;液態奶1993.14萬噸,同比僅增長0.7%。二是影響到國內企業的正常經營。目前,國內大部分含乳飲料、酸奶制品、烘焙食品、糖果等基本均采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更多的奶粉生產企業也轉向海外采購原料。

從國家統計的干乳制品產量大幅下降,可以說明國內大部分工業奶粉生產企業已經減少生產,國內原奶大部分都壓給乳品企業,在政府積極倡導和出于保護奶源目的,國內乳品企業一方面積極收奶變成產品,推向市場進行促銷;一方面噴粉入庫。收奶噴粉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而市場促銷又減少企業正常盈利能力。

矛盾加工環節與養殖環節

長期以來,由于養殖與加工環節沒有形成穩固合作共贏關系,加上養殖主要以小規模及散養為主,市場議價能力弱,所以雙方此消彼長的利益博弈矛盾一直存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散養基本已經退出市場,小規模養殖近些年隨著比較收益下滑也陸續退出市場,而大規模養殖增長速度慢于小規模退出速度,造成2013年“奶荒”。

2014年,進口奶粉價格大幅下降,國內原奶價格居高不下,造成大多食品企業盡可能選擇使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同期部分工業奶粉企業減產或停產,國內原奶都壓給了乳品企業,在個別地區乳品企業也減少收奶量,從而激化了上下游矛盾。但實際上,2014年在國內外原奶價格差距較大以及經營壓力很大情況下,國內乳品企業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拒奶情況。目前,國內乳品企業奶粉庫存壓力大,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夠完全清理結束。

國內奶牛養殖最大問題就是奶價不具國際競爭力,主因:一是因為成本高,目前,無論大規模養殖還是中小規模養殖,由于苜蓿等高蛋白飼料缺乏、牧場養殖管理不足、中小規模養殖品種改良不夠、防疫費用高漲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其系統性成本高。二是對于占主體的中小規模養殖,仍然獨自承擔養殖風險和市場風險,因為潛在成本大,比較收益低,養殖積極性不高。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擁有非常好的農業發展基礎,長期來看,在奶牛養殖及原奶價格上具備國際競爭實力。過去10多年來,中國原奶價格低于國際平均價格就是明證。但近5年,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資源日益緊缺,養殖成本快速上漲,造成今天價格高于國際。

根本上來看,這是由于整個奶業發展時間短,從過去小農奶業向現代化奶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從牧草、防疫、配種等系統性的產業發展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從而造成成本高漲,而這些年在規?;较蛏嫌肿哌^不少彎路,無疑進一步加劇矛盾的產生。

實際上,中國奶牛養殖的方向很明確,堅持“種養”結合,推動專業分工,發展適度規?;瓦m度精細化。而這種發展模式才是最經濟的、可持續的,才能夠在未來與國際原奶價格相比具備較強優勢??梢?,當前中小規模養殖仍是未來中國奶牛養殖的主體,是奶業發展的脊梁。

目前問題是如何對其進行專業化改造,發展家庭牧場或者形成合作社模式,核心在于如何推動土地流轉、如何增強其融資能力、如何為其構建配套灌溉、防疫等基礎服務設施等。一方面提升奶農的積極性;一方面推動上游系統產業全面建立起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上游議價能力,與下游形成穩定合作關系,減少博弈。只有當符合中國現代化養殖業的產業組織模式建立起來的時候,才能從根本上降低養殖成本。

矛盾海外投資增加與國內投資減少

從投資角度來看,當前國內乳品產業資本海外投資在不斷增多,但奶牛養殖社會融資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當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投資力度下降,更多資本投向農業為主的基礎領域,奶牛養殖及相關加工領域投資并沒有出現大幅下降趨勢。

恒大、阿里、華潤等企業已經開始進入養牛和乳業領域,源天然、圣牧等通過上市融資,外資也在加大對華奶業投資,比如恒天然、通用磨坊、朝日等??梢?,國內奶牛養殖產業并未因為產業資本走出去而投資熱度驟減。

乳品企業海外投資帶來的根本問題在于,海外奶源的使用將會減少對國內奶源依賴,短期會影響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但從本質上看,中國乳業發展,核心在于加工企業,基礎在于養殖環節,這是中國產業特定環境和發展歷史決定的。

因此,乳業強大,以奶源基礎,但發展更仰仗加工企業。只有加工企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實力后,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護本國養殖產業。如果企業不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未來面對海外低價優質產品競爭將處于不利地位,加工企業衰弱必將影響上游奶源。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中國食品報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