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南方有一位“廣”姓大戶人家,屬當朝宗親,經營醫藥,雄霸一方。大戶偶得朝廷賜一義子,聰慧有潛質,然因家大業大、人丁興旺,不予重視。后該子寄養于平民“加”氏家,“加”姓平民如獲至寶,精心栽培,不多年果然風華絕代、卓異常人。廣姓大戶嫉妒,遂奪回該子。然因環境迥異,此子才華竟不得施展彰顯。大戶認為,兒子的才華離不開寄養的水土房產,平民必須一并歸還,平民不答應,遂興官司,當地有司竟支持大戶訴求,將平民之水土房產判給大戶,一時成江湖笑談。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12月1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紅罐包裝裝潢糾紛案的一審判決書公布后,陡然風行于網絡。
在筆者看來,這樣一則“細說”的流行,對于王老吉這個有著18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真的是無盡的悲傷。
眾所周知,王老吉涼茶創始于清朝道光年間,創始人為廣東民間中醫,以善治草藥聞名的王澤邦,因乳名阿吉,人稱王老吉。他潛心研發的王老吉涼茶有清熱祛濕之功效,一時間風靡南粵大地。
20世紀50年代初,王老吉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子公司);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帶到香港。
一個擁有近200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本來有機會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卻因大國企廣藥的漫不經心,不但不能發揚光大,甚至幾近淪落到陳李濟、潘高壽一樣的市場地位,到今天竟然要靠與加多寶爭一個紅罐包裝來擴大聲量,不亦悲夫?
據筆者了解,紅色易拉罐包裝的涼茶并非廣藥原有,而是在1995年廣藥集團將王老吉商標租于香港鴻道集團之后,由該集團董事長陳鴻道親自設計而成,加多寶公司精心打造的紅罐王老吉使用的配方也并非來自廣藥,而是涼茶創始人王澤邦第五代傳人王健儀獨家授權。1997年,該包裝獲得國家專利局批準的外觀設計專利。
2012年5月,廣藥集團要回王老吉品牌之后,加多寶公司無奈之下,只好推出自己品牌的涼茶,但仍然沿用涼茶傳人獨家傳授的正宗配方,產品和此前售賣十多年的毫無二致。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充滿戲劇感的是,王老吉品牌回到廣藥后也匆忙推出了紅罐王老吉產品,但這個產品和之前市場上的王老吉根本不是一回事,反而是改了名字之后的加多寶,通過新定位和之前積累的市場和渠道優勢,迅速贏回消費者的認可,繼續穩居涼茶市場老大的位置。廣藥于是急了,兒子還我了,在你那寄養時給買的房也得一塊還我。一句話,紅罐包裝的知識產權也要歸我。
而廣東高院一審竟然支持了廣藥的訴求,其判決理由卻難以令人信服。眾多法律人士認為,廣藥集團在商標權利許可時,就不包括“紅罐”包裝裝潢,在權利返回時,至多要求被許可人停止使用商標,即達到了許可合同解除的目的。包裝裝潢是加多寶一手打造的,“應該誰創造誰擁有”。
筆者雖不精通知識產權法律,但憑常識來看,品牌商標和外觀設計是可以分開的,一個品牌對應多種產品,多種包裝的情況市場上比比皆是。
人們之所以默認商標與商品外觀設計不可分,是由于通常品牌商會購買下設計公司為其設計的商品外觀的知識產權,以避免二者的分離。在以上紅罐包裝糾紛案中,加多寶是包裝裝潢的創造者,如果加多寶未明確通過契約將已獲專利的包裝裝潢授予廣藥集團,那么即使在雙方合作中廣藥免費用了十余年,并不能否定加多寶擁有該知識產權。
打個淺顯的比方,《論語》是一部享譽千年的名著,至今仍有眾多學者著書對其進行解讀發揮,這種再創作作品的流行當然與《論語》本身的品牌知名度高度相關,甚至可以說密不可分,但我們能因此說這些作品版權都應該屬于孔子?
再退一步講,如果當初加多寶在租用王老吉品牌期間,就想到有紛爭的今天,因而明確主張紅罐包裝裝潢的知識產權,那么今天廣東省高院是否仍可以以商標與紅罐包裝密不可分為由把包裝裝潢的知識產權判給廣藥?
此外,這一涉案金額上億,有中國包裝裝潢第一案之稱的大案,由廣東省高院審理,也引發了地方保護的質疑。有分析人士注意到,加多寶與廣藥之間的多起官司,作為廣州國資委下屬企業的廣藥發起訴訟所在地大都選擇在廣州中院,而審理結果都無一例外的對廣藥有利的。
其中還有一個極不和諧的插曲,廣藥工作人員在廣東判決前三天就發布了加多寶敗訴消息的截圖被加多寶集團黨委書記發到自己微博上——一審結果出現提前泄露的嫌疑。其中更大肆宣稱紅罐官司結果已出,加多寶已宣告敗訴。但卻刻意規避了一個重要事實,即加多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時期,它的生產銷售是不受一審判決的影響的。
判決書下達三天后,加多寶在北京舉行媒體溝通會,表達了堅決維護紅罐所有權的決心。加多寶黨委書記龐振國表示,堅信最高院在“依法治國”方略的指導下,在最高院一定能夠給加多寶一個公平正義的審判結果。與此同時,加多寶全國各大廠區員工、經銷商、零售店都紛紛自發組織起來,通過各種方式聲援加多寶,為加多寶加油打氣,可見民心所向。
值得欣慰的是,鑒于司法地方化可能導致的司法不公問題,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最高法院設立巡回法庭。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介紹,目前,地方法院的審判尤其是基層法院存在著審判業務專業能力、審判經驗不足的問題,最高法院設立巡回法庭可以對地方審判進行有效指導,并對地方的疑難案件直接審判,促進地方重大疑難案件審理的公正性和專業性。同時,也可以防止一些行政案件的地方保護問題。
法律的宗旨和尊嚴在于維護公平正義。習大大關于依法治國的兩句話振奮人心,一句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另一句是引用培根的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
筆者認為,在民事案件中維護公平正義的司法,至少應該鼓勵誠實經營,鼓勵創新發展,而不是助長不勞而獲、遏制創新。一審判決后,加多寶通過網絡媒體登出兩組海報,第一組自嘲“賣涼茶世界第一,打官司倒數第一”;第二組則用“打官司你行,做涼茶我行;搶孩子你行,養孩子我行”的句式霸氣回應,其中略有無奈,而更多的是透露出身為行業創造者、領導者自信。由此,加多寶和廣藥作為涼茶行業兩大品牌,誰更用心,誰更專注,誰對消費者對社會更有責任和擔當,相信各位看官心里都有桿秤。
作為旁觀者,我想提醒當事各方的是,勿讓涼茶官司涼了人心,勿為短期私利破壞行業前景。“輸了官司,贏了市場”盡管已經固化為加多寶現狀的真實寫照,但我們依然希望,每一個潛心于產品和市場的企業能夠徹底擺脫類似無畏的爭奪,在公平健康的市場競爭中塑造出中國品牌的底氣。亦盼紅罐之爭得以公正判決,還市場清寧。涼茶固然清涼去火,但別涼了消費者的心,涼了產業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