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轉型最大的改變需要從投資角度去完成,從以前的獨資或三五個人開個飯館轉變成眾籌。餐飲投資行為在進行十分大的轉變,從以前的小本經營轉變為集團型投資。如黃太吉聯手華誼兄弟投資叫個鴨子。原始餐飲業就像塊泥巴,從業者可以捏出各種形象的物品。當大資本進入之后,餐飲就有從泥巴燒成陶瓷的機會。從泥巴到陶瓷的過程,也就是餐飲產業成熟的過程?!?/span>
一、大資本進入共贏思維顛覆發展
餐飲行業的大變化首先是大資本,大量的資本進入行業。其次是大知本,大量高端人才開始跨界進入餐飲行業。此二者的進入將對餐飲行業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投資行為改變整個餐飲行業的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餐飲行業的投資會越來越大,其從以前的小店經營,發展到小而美連鎖化經營。
餐飲行業的“三高”(房租、人工、原材料)是時代進步必然會帶來的影響。餐飲的小而美其實是告訴我們要轉型了,別看不起單點切入的小產品,同時需要有共贏的思維意思?;ヂ摼W背后是公開的、透明的、利他、共贏的運作模式。此共贏包括和員工共贏、用戶共贏、供應商共贏等。從整個投資理念上,老板的利他和共贏思維將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從給員工工資的雇傭模式,轉變成為將員工變成合伙人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餐飲經營落后的狀況。
二、規模運營單店轉為平臺化盈利
如果餐飲借助互聯網從開一個店擴張為開一百家店,其通過持股、參股的方式擴大經營主體,便能集中群體智慧將企業發展推向更高高度。通過股權結構改變,對餐飲企業經營管理進行調整。通過資源整合與兌換,擴大企業規模,讓企業變得更強。通過把利潤藏富于員工,通過技術手段砍去餐飲經營中的多余環節,實現從田間到餐廳的直接交易。物聯網、互聯網、物流體系的成功,大農業的需要都能幫助實現從農田到餐桌。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未來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線上的品牌將不斷向線下深入。餐飲行業的標準化非常難,其產品、業務流程、盈利模式、投資行為、監管體系的標準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為什么呢?是因為缺乏標桿企業。未來一兩年,會有更多基于跨界的餐飲企業脫穎而出。餐飲O2O平臺將幫助更多餐飲企業成為寡頭或者讓自己成為寡頭。如大型餐飲集團有無數個餐飲品牌,這些品牌的生老病死將會成為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對餐飲供應鏈的整合?!?/font>
三、強強聯合寡頭出現整合供應鏈
餐飲未來會出現壟斷或相對的寡頭企業,只有出現寡頭,資源才能夠得到整合,這是個必然現象。在商戶端,寡頭的議價能力、整合能力會更強,同時其將有更多實力與政府資源結合。
在用戶端,其對用戶的宣傳力度也會更強。對商業地產和對政府的議價,能夠從源頭解決房價高、人工工資高、原材料高的問題。從百貨成為商業地產主業,轉換成體驗式服務的餐飲成為主業。用餐飲吸引住消費者,因為顧客的就餐時間會更長,而買衣服的交易時間會相對較短。通過餐飲增加顧客逗留時間,以增加其購買機會?,F在許多商場倒貼錢讓綠茶、外婆家等高人氣品牌入駐,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客流。
四、多方共贏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
餐飲不止是應該與互聯網融合,理論上講,餐飲與其他所有行業都可以融合以推進行業轉變。它可以與娛樂行業結合,實現餐飲造星計劃。其通過與商業地產結合可以共同尋求轉型,餐飲的體驗式業態對商業地產O2O而言至關重要。餐飲和互聯網融合跨界這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且速度會比我們想象的快得多。那為什么餐飲O2O在市場中會如此受關注呢?原因是互聯網企業估值高。估值高會讓企業不斷豐富企業內容和故事,如黃太吉和雕爺牛腩現在的估值就是典型。其投資回報率讓其在市場中備受關注。
餐飲行業的O2O并不是最前沿的,未來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餐廳等基于互聯網的技術來改造行業。為什么大家現在談到的都是互聯網思維而不是互聯網技術呢?是因為當下大量的餐飲人士缺乏互聯網思維,更難以去理解互聯網技術?,F在餐飲互聯網處于普及思想的階段,而不是因為互聯網思維有多牛逼。通過宣傳與推廣讓其普通化,才能更好地在市場中獲得發展。
五、成長蛻變生物醫藥智能改變世界
所有的業態都是從粗獷到精細,如淘寶的成功是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去買到更好的產品,以后則是花更少的錢甚至不花錢去享受到更好的產品。餐飲行業也是如此,初期的時候是嚴重無序浪費?,F在餐飲行業則在想辦辦法從競爭當中脫穎而出,而互聯網思維告訴我們,跨界時代已經來了。它不僅是指餐飲行業的跨界,很有可能是生物醫藥,如通過藥片就可以解決生存問題。如美國海軍陸戰隊,他們去執行任務的時候,食品就是高能量的藥片。這就預示著未來大眾的生活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因為幾乎所有最新的科技最先運用都是在軍事領域,其將成本攤薄以后就會不斷向大眾化深入擴展。
未來餐飲行業最大的沖擊應該是來自生物醫藥?,F在全球資源大量浪費,雖然產品每年都在上升,但都是以破壞土地資源為代價。食物是為了滿足身體需要,未來通過在線選擇不同口味如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口味,讓神經系統有相關感受,完全能夠滿足人體生理需要、心理需要。這樣的變化也許三五十年,也許十年二十年就會實現。如果這樣,餐飲產業有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是餐飲市場所期待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