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美國FDA檢查的老干媽更安全嗎?官方稱不能劃等號

澎湃新聞
2014.12.18

 

日前,貴州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該省食品企業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老干媽”)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食品安全現場檢查。

“老干媽”通過美國FDA檢查,是否意味著其產品更安全、更放心?1216日,貴州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處副處長雷平順告訴澎湃新聞,“不能將此劃等號”。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京新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此事表明其符合美國食品安全標準。

澎湃新聞了解到,FDA的檢查其實只是例行公事。雷平順介紹,只要產品在美國達到一定銷量就會進入FDA檢查名單。公開信息顯示,FDA2014年就曾多次到中國檢查,有多家企業通過其檢查。

FDA曾多次到中國檢查

“‘老干媽’公司順利通過檢查,為貴州食品質量品牌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榜樣。”貴州省檢驗檢疫局新聞發言人王志文告訴中新網記者。

雷平順向澎湃新聞介紹,美國FDA今年522日到貴州進行現場檢查,系對企業現有產品、生產條件進行評估,但并不代表比國內的質檢機構標準更可靠。

事實上,這并不是FDA對中國產品進行的首次現場安全檢查。澎湃新聞檢索公開信息發現,2014年,FDA曾多次來到中國,對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廈門良一、汕尾吉發、貴州老干媽等多家企業通過其檢查。

另據國家質檢總局主管的《中國國門時報》報道,按照美國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有關規定,FDA每年都要對輸美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檢查,2014年將在我國抽查104家企業。

孫京新表示,中國的產品通過美國FDA安全檢查,說明其能夠符合美國標準,但國內外對食品安全標準要求不一,也不一定意味著外國的標準更嚴格更安全,比如,在對亞硝酸鹽在肉類的殘留量要求中,中國的標準比美國和日本更嚴格。

FDA是美國政府在健康與人類服務部和公共衛生部設立的管理機構,它是全國最大的食品與藥物管理機構之一,在全美下設150多個辦公室和實驗室,它負責監管美國本土生產或進口的食品、化妝品、藥物、生物制劑、醫療設備和放射產品的安全,包括生產、進口、運輸、儲存、銷售各個環節。

鍋爐房、化驗室都要檢查

以嚴著稱的美國FDA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生產線上進行檢查,實際上是一次例行公事,不過他們依舊履行著其網站首頁掛出的那句準則: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Your Health(保障和促進你的健康)。

據雷平順介紹,FDA敲定現場檢查的企業系通過海關入境的名單進行篩選,有穩定進口量和在其國內銷量不錯的產品將會被納入檢查名單,隨后,FDA通過與中國駐美大使館、國家質檢總局和相關企業的溝通,開始他們的中國行動。

《中國國門時報》報道中提到,一家經歷過FDA檢查的主管稱,“美國官員的檢查真是細致入微”,“為期兩天的驗廠過程,查驗了我們的HACCP計劃、CIP清洗程序及相關記錄,檢查了我們的淀粉車間、蛋白車間、成品庫、鍋爐房、水處理車間、化驗室等硬件,一邊看一邊計算一邊提問一邊記錄。”

“關注點不太一樣”

“在檢查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整改,要在美國的市場上流通,就要符合他們的標準”,雷平順介紹,一項過敏源的標準讓他印象深刻。

老干媽在原料儲存的過程中,辣椒與花生曾共處一處,部分含有花生成分的產品在標簽上沒有明確標注。但按照美國要求,花生作為過敏源,不能和辣椒共同存放,否則有可能混入辣椒中導致消費者過敏,含過敏源成分的產品也應該在標簽上標明,“這和國內的法規、我們的關注點不太一樣”,雷平順稱。

美國FDA在其官網上提到,食品進口到美國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它必須是安全的,不含有違禁成分,所有的標簽和包裝必須豐富和真實。而其對過敏源的嚴格要求早已有之。

但這不意味國外嚴格而國內寬松,多位業內人士持類似觀點。著名科普作家云無心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曾談到,一般來說,各個國家會在CAC(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建議性標準上根據具體國情來進行細微的調整。所以,各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檢查標準實際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制定標準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涉及暴露量的問題,吃得多就控制得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業食品標準部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對《健康時報》記者介紹,曾對美國FDA和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進行了比對,美國很多地方甚至會偏松,比如瘦肉精在美國是有限值的,而中國則不允許出現。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澎湃新聞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