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我國巧克力產量均以兩位數的幅度在增長。
作為中國巧克力市場的明星品牌,2014年,巧克力市場中,德芙、費列羅位居一、二,市場份額近七成;第三位則是世界著名巧克力品牌好時。多年來,好時的影響一直與雀巢、德芙旗鼓相當,但于2004年離開中國市場,2005年始好時又重新進入,并建立巧克力樂園專賣店,2013年收購國內品牌金絲猴,2014年瑪氏(中國)上海M&M亞洲最大專賣店也開始營業。
溫度是影響巧克力口感的重要因素。如健達在終端使用低溫冷藏柜,將巧克力的溫度保持在最適宜的5℃~18℃。今年,健達市場份額為2.6%,位居第四位。
國產品牌馬大姐在巧克力制品上的突破非??捎^,2013年推出的“麥可滋”燕麥巧克力和2014年推出的“致愛”紅綠豆巧克力兩大單品,又聘請趙麗穎擔任旗下品牌代言人,明星及廣告效應的催動下,馬大姐首次入榜。
果凍布丁曾是大家兒時的回憶,現在已不再是兒童的專屬,而是休閑食品的一個分支。
2014年,果凍布丁市場,喜之郎摘得桂冠,但份額略減,“喜之郎果肉果凍”是一代人對果凍的記憶。臺尚表現同樣不俗,第二位的成績告訴消費者,臺尚不只是沙琪瑪。馬來西亞品牌——可康首次進榜,即勇奪第四。此外,徐福記超越雅客躍居第五,份額略增;蠟筆小新曾以30—50%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但近幾年市占率逐年下降,今年僅位列第八,蠟筆小新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凈利潤1033.5萬元,較去年上半年18671.7萬元有明顯下降,11月推出的純滋100乳酸菌果凍將成為其產品的一個新亮點。
另外,首次入選的高端果凍品牌“巧媽媽”也是隨著布局的深入,攻克更多的KA和便利店渠道,位列第十位。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桉葉糖和薄荷糖一統功能糖果市場開始,到今天的百花齊放,不論是品類還是銷量,功能糖果增長速度都相當驚人,從以清涼口味為代表的荷氏,以潤嗓功能為代表的金嗓子,到以時尚形象吸引年輕人的綠箭、RIO等壓片糖果,功能糖果的功能性也日趨多樣化。
2014年,綠箭領跑功能糖果市場,份額超三成,無糖薄荷糖系列廣受消費者親睞。荷氏位居第二,份額略有下降。“保護嗓子,請選用金嗓子喉寶”以及多年來堅持不懈使用巴西球星的奇葩廣告,反而使消費者對金嗓子喉寶印象深刻,市場第三的地位依然穩固,且份額有所提升。京都念慈庵超越曼妥思,升至第四。RIO位居第六,份額持平,作為時尚功能糖果,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其利潤空間也相當可觀。
潤喉糖在功能糖中有著不可替代性,在口感上是否能有突破?口味繁多的綠箭及起步較早的荷氏能否帶領受眾較廣的薄荷糖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精致由內而外的壓片糖,能否引領功能糖果潮流,持續份額增長態勢?讓我們拭目以待!
膠基糖(香口膠、泡泡糖)是由膠基、糖、香精等制成,膠基占膠基糖的20%~30%。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膠基糖市場,僅次于美國。中國目前每年售出膠基糖近1000億片,銷量增幅逐年提升,2014年的增長率超20%。
2014年,益達依舊獨占鰲頭,占據膠基糖市場近半壁江山;箭牌、炫邁位居二、三;曼妥思緊隨其后,市占率近一成;比巴卜位居第七位,排名上升三位;樂天位居第十位。
益達是1984年箭牌公司在美國推出的第一款無糖口香糖,并在短短五年之內躍居全球無糖口香糖的第一品牌。近幾年推出的“酸甜苦辣”系列廣告片更是極具戲劇化的使益達品牌深入人心。
Stride炫邁無糖口香糖于2012年登陸中國,屬于億滋中國糖果品類。28片SPOD獨特包裝,充分顯示其便于攜帶和分享的特性,引領口香糖包裝的潮流趨勢。2013年,炫邁首次冠名娛樂節目,與湖南衛視強強聯手,在節目熱播期間,Stride炫邁口香糖銷量迅速增長,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高。
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蜜餞產品工業總產值超150億元,企業數超300個,出口交貨值超15億元,2014年全國蜜餞產品總產量將超200萬噸。
2014年,華味亨依舊領跑,市占率近三成;天喔、益民位居二、三列;萬順昌新晉榜單,成績不菲,位列第五;生東、弈森、廣良興跌出榜單。
蜜餞生產制造企業再以同質化的產品競爭取得利潤已難上加難,下一步必須“精耕細作”,致力于品牌的長期發展。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2年,國內餅干行業銷售額一直持續雙位數增長,但2013年的增長率由2012年的13%大跌至5.3%。目前,我國餅干市場高度分散,中國十大餅干制造商按零售額計共占2013年中國餅干市場總份額約40.1%,該十大餅干制造商中,就零售額而言,僅億滋中國所占的市場份額超過10%(為13.6%),其次是徐福記、旺旺、好麗友、康師傅和嘉士利,分別為6.0%、5.2%、3.5%、3.1%和3.1%。
2014年,餅干行業中,奧利奧位居榜首,市占率近兩成;百奇由第四上升至第二位,市占率較穩定;閑趣由榜首跌至第三,市占率有所下降;達能位居第十一位。
中國餅干市場的競爭將日益激烈,主要餅干制造商的份額將于消費者品牌意識提高后整合,而銷售成本不斷上升將阻礙小型餅干制造商的發展。因此,預期中國餅干制造商數目將減少。
據統計,2014年中國干果炒貨創造的產值超過300億元,占休閑食品總產值的1/10。
2014年,天喔依舊領跑,市占率近四成;百味林、華味亨位列二、三;姚太太首度入榜,位居第八位;呈鳳跌出榜單。
干果市場還處在初級的營銷競爭狀態,特別是對于開心果、大杏仁、腰果和榛子這四類堅果產品還沒有全國性的知名品牌,甚至沒有區域性的強勢品牌,可以說這類堅果產品目前還存在非常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互聯網三只松鼠和新農哥的涌入便是最好例證。
曲奇,在400多億的中國餅干市場中占據9%,占比雖不多,增勢卻不可小覷。
2014年,丹麥皇冠依舊領跑,占近四成份額;丹麥藍罐穩居榜眼,市占率近三成;趣多多位居第三位;奧仕達、白色城堡首度入榜成績不菲,位列四、五;日清排名下跌兩位,位居第六;榮誠、中洋寶跌出榜單。
近年來,以皇冠、藍罐為代表的高端曲奇正成為餅干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之一,帶動提升了曲奇在整個餅干市場中的份額。
皇冠、藍罐等丹麥曲奇從概念上打破了餅干只能用來休閑和充饑的形象,使其成為走親訪友的禮品上選,在前幾年,這種市場定位使曲奇的市場份額暴增,但近幾年,隨著食品類禮品選擇的增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曲奇銷售的增速。如果曲奇能夠成為消費者日常休閑食品,而不僅僅是禮品的話,市場份額的突破才指日可待!
據相關資料顯示,膨化食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子品類:薯片、非薯片、焙烤型土豆脆片以及米餅。其中,非薯片類膨化食品的金額比重最大,約占37%;其次為薯片,占約33%,而焙烤型土豆脆片為非常小的品類,僅占約3.8%。整體膨化食品品類一致,各個子品類的增長率都有所放緩,焙烤型土豆脆片跌幅明顯。相較而言,薯片是增長最快的子品類,增長率為10%。其增長主要來源于切片型薯片,增長率穩定在20%左右。
2014年,樂事依舊領跑,占近四成份額;旺旺、上好佳位居二、三,份額略降;品客排名下降兩名,位居第七位;米老頭、北田憑借糙米類產品首度入榜。
最近一年,在整體膨化食品市場的新品數量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切片型薯片仍然能夠保持增長。這主要得益于百事食品旗下品牌“樂事”持續推出的一系列切片型薯片新品以及其經典系列口味的持續增長。同時,好麗友旗下品牌“好友趣”以組合裝切片型薯片為賣點促其漲幅。在復合型薯片市場,“樂事無限”系列以及好麗友旗下品牌“薯愿”遙遙領先,其中“薯愿”增長更為迅速。
與傳統餅干相比,威化的發展速度較快,風格鮮明。
2014年,威化市場,狀元品牌雀巢的份額較去年提升,市占率幾近四成,其經典產品威化巧克力更換了全新包裝。奧利奧位列第二,市場份額有所降低。愛時樂、愛利地排名不變,份額有所增長,小巧的迷你華夫塊集時尚與口味于一身。光明較去年提升一名,份額略增,消費者對老品牌的懷舊情結成為別樣潮流。馬來西亞的星七牌同樣以迷你威化打開國內市場,首次入榜位列第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