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干預存在斷檔孕婦及乳母營養包提上日程(一)

中國食品報
2014.04.02

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去年5月發布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項目計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孕產婦及乳母用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名列其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承擔了這項標準的起草工作。

標準起草組經查閱國內外相關技術資料,收集我國孕產婦和乳母的營養狀況及營養素攝入量分布狀況、國內外相關產品及干預效果,在進行安全性評估和改善效果評估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現行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了營養素使用的適宜水平,并通過專家研討確定了標準方案,提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孕婦及乳母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草稿)。

這是一個被期待已久的標準,幾年來,許多有識之士為之奔走、呼吁。何故?因為,說它攸關國民健康素質都不為過。

生命最初1000,是改善營養的機遇窗口,對一個人的一生健康非常關鍵,這已經是全球的共識。孕期和哺乳期營養缺乏,必將對胎兒及兒童今后的發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我國每年有近2000萬婦女懷孕,同時約有1500萬的婦女分娩和哺育孩子,孕婦和乳母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是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關鍵。

孕產婦和嬰幼兒本就是我國公眾營養改善的重點人群,貧困地區的孕產婦和嬰幼兒更是重中之重。如今,作為解決6—24月齡嬰幼兒營養不良高發問題的有效手段,嬰幼兒輔食營養包用于貧困地區嬰幼兒營養干預的規模幾度擴大,已惠及千家萬戶,人們期待通過本標準的制定,形成系列產品,應用于我國孕產婦、特別是貧困地區孕產婦的營養干預,成為又一項簡易且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措施,與嬰幼兒輔食營養包雙劍合璧,完整覆蓋生命最初1000。

孕婦及乳母營養補充品,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孕婦及乳母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草稿)中被定義為用于孕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營養補充的一類特殊膳食用食品,含多種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中含或不含食物基質和其他輔料,須經過沖調或咀嚼或添加于日常食物中食用。

學名有些長,有專家索性叫它孕婦及乳母營養包。倒也不無道理,從產品設計的初衷來看,它與嬰幼兒輔食營養包(嬰幼兒輔食營養補充品)指向一致,都是生命最初1000。針對此階段實施營養干預時,它們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干預工具,需聯袂才能完整覆蓋生命最初1000的全過程。

生命早期的營養不良,所造成危害的不可逆,亦無可彌補

絕少有人在主觀層面上故意忽視孕婦的營養需求,但一個人吃倆人飯的觀念,更多的還是一種樸素的生活經驗。事實上很多人并不清楚,孕婦的營養狀況關乎孩子出生時的健康指標,且會影響孩子今后一生的健康。

就拿孕婦貧血來說,純母乳喂養的孩子通常在0—6個月內不會發生缺鐵也不會貧血,因為胎兒期儲存的鐵夠其支取”;但如果母親孕期貧血,胎兒得到的鐵原料就不夠,其體內的鐵儲備就不充足,那么純母乳喂養到四個月左右,嬰兒體內的鐵儲備就會耗竭,導致缺鐵、貧血。

而生命早期的營養不良,近期會導致嬰幼兒體格發育和精神發育遲緩、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遠期則容易出現認知能力缺損、工作能力和勞動生產率低、成年慢性病危險增高等不良后果。最可怕的是,其危害不可逆,亦無可彌補。

這并非是以聳人聽聞而博取關注,其背后有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結果的證據支持。

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DOHaD理論),是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后提出的一個關于人類疾病起源的新的醫學概念。DOHaD理論認為,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如果生命在發育過程的早期(包括胎兒和嬰幼兒時期)經歷如營養或環境不良等不利因素,將會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好幾代人。

1944—1945年荷蘭饑荒時期,由于食物的匱乏,很多人出現了營養不良,其中也包括孕婦。幾十年過去,那些在饑荒時期孕育出生的寶貝已經長大成為人。1990年代,英國的David Barker教授對饑荒時期的2.4萬名孕婦的營養狀況進行研究時發現,孕期營養缺乏的孕婦所生育的后代,心血管疾病、糖代謝異常、高血壓病、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異常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這說明生命早期的某些現象為孩子的終生打上了烙印。”Barker教授在《柳葉刀》上撰文系統地論述了他的發現,學界為之轟動并將這一理論命名為DOHaD理論。

表觀遺傳學研究發現,基因(DNA序列)決定了個體發育的潛能,基因表達的調控影響了基因表達的方式,從而決定了個體發育潛能的激活。個體的生物學和社會學表型既取決于基因,也取決于基因表達的調控。營養和環境因素即使不能改變DNA序列,但可以影響基因表達的調控,最終影響個體的發育和最終的表型。

大腦發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大腦組織結構發育和無數的生化、生理和心理過程。腦科學研究發現,妊娠后期和產后早期階段是大腦生長發育的重要窗口期。

蜷縮著沉睡在母親子宮里的胎兒,身軀小小,頭卻大得有些滑稽——成年人大腦的重量只占自身體重的2%,胎兒和新生兒卻是10%。人之初的大頭現象源自于大腦的發育速度在生命早期超過人體任何其他器官或組織,在妊娠26周達到高峰,并延續到整個生命的前兩年,一直保持快速的發育速率。這使得足月兒的大腦已經有350克重,兩歲時就達到了成年人大腦重量的80%。

在大腦發育領先于體格發育的期間,大腦內部在進行著驚人的基礎建設:從妊娠第4周開始,胚胎形成了3個原始腦泡;8周起,胎兒腦神經細胞開始增殖;3個月,迎來了腦細胞增殖的第一個高峰期,此后3個月里,神經元以平均每分鐘25萬個的增長速度急劇增加,腦的重量不斷增加;孕期的最后3個月,是腦細胞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重要階段,一方面是腦細胞數量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是腦細胞體積開始增大、樹突分枝增加、突觸產生、髓鞘開始形成,到出生時,足月新生兒的神經元已經有1000億之多了。

由于這種驚人的生長,營養對大腦在產前和產后的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以后生活的認知功能。以大腦的神經發育過程為例,葉酸對神經管的閉合起到關鍵作用,缺乏葉酸會導致脊柱裂(部分脊柱暴露體外)甚至無腦畸形;當鐵和鋅缺乏時,神經元的遷移活動也將受阻。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中國食品報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
Foodaily?????
?????Foodaily??????????
??????
?????????????????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