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一場關于油脂油料市場的高端論壇,再次聚焦業內外人士對食用油市場的關注。全球油脂油料市場的前景如何,目前中國植物食用油的供求到底是個什么情況,食用油價格會否出現大幅波動等諸多熱點問題在會上被熱議。
國際植物油市場焦點是棕櫚油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預測部處長張立偉在“第十一屆國際油脂油料市場高級研討會”上表示,全球油籽產量連續兩年創歷史紀錄,尤其是棕櫚油產量的持續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植物油產量大幅增加,供應保持十分充裕局面,國際市場植物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當前,國內棕櫚油的供應也十分充裕,將制約價格漲幅,上半年外強內弱的格局還將繼續。未來幾個月,國內棕櫚油價格在6000-6500元/噸的可能性較大。如果下半年棕櫚油主產國天氣正常,國內價格可能再次跌破6000元/噸。
據了解,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用于烹飪和食品制造業。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并有效地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面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櫚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業所喜愛。
世界上有約20個國家在生產棕櫚油,主要生產國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這三個國家的總產量占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0%多。作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主產國之一,馬來西亞棕櫚油總署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阿布杜拉表示,2014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計在1952萬噸。
國內植物油庫存量高達1300萬噸
對于中國國內植物油市場,張立偉表示,今年以來,國內植物油供應依然呈現過剩局面。由于臨時收儲政策繼續進行,食用油庫存量已經高達1300萬噸。他預計庫存量仍會繼續增加,而植物油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張立偉表示,臨儲菜油庫存大增、中央和地方儲備油增加、油脂油料進口量大增、以及植物油消費增速放緩是國內食用植物油之所以高庫存的四個主要原因。
張立偉還介紹,最近幾年國內植物油供應和消費的增加主要依靠豆油。受國內大豆壓榨量繼續增加導致豆油產量不斷提高的影響,今年國內豆油供應依然會保持充裕局面,豆油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高端油市場依然被看好
如果說會議的主要議題聚焦在宏觀層面上,那么,會下業內人士的交流更多關注在食用油品類的發展上。不少業內人士十分看好特種油脂、高端食用油的發展前景。
據記者了解,前不久,東凌糧油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廣州設立全資子公司—廣州植之元特種油脂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特種食用油脂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相比大眾食用油,特種食用油的技術門檻更高,毛利也相對更高。東凌糧油切入高端食用油市場,不僅可以豐富公司產品線,其更高的毛利有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對于高端食用油的發展前景,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十分看好。不過,他表示,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高端產品還主要以橄欖油為主;而橄欖油主要被國外品牌所占據,雖然國內一些大型油企也推出了橄欖油產品,但要想跟國外品牌抗衡恐怕尚需時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