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藥店售奶粉成為“爛尾工程”

重慶晨報
2014.03.27

去年1026日,由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牽頭推出的“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行公共測試運行。經過5個月的運作,情況究竟如何?比起平均每天能夠賣出十幾罐的超市,某試點藥店銷售人員表示,在藥店內,一個月可能只能賣出45罐。

面對過去數年間不時發生的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事件,“藥店售奶粉”曾經引來一片叫好聲??烧l曾想當奶粉真的進入藥店試銷時,卻慘遭冷遇,購者寥寥,銷售數量少得可憐。此情此景,實在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那么,“藥店售奶粉”開門不吉的原因何在呢?其一,對于這種剛剛出現的銷售形式,已經習慣了去超市或專賣店購買奶粉的消費者,可能一時還沒有適應,說不定還有人根本不知情,自然不會有多少人前來選購。其二,藥店現在試售奶粉,采用的是自助銷售形式,只接納刷卡支付和微信支付等現代化的方式,不接受現金交易,過程繁雜,這讓不少人難以適應。其三,由于還處于試售階段,各方利益分配可能還沒有磨合到最佳狀態,導致入店奶粉在價格上并沒有多大優勢,刺激不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其四,藥店售奶粉的最大亮點是質量安全有保證,但這種信譽不是宣傳出來的,而要靠事實說話,但是現在,藥店只是提供了一個經營場所,并沒有介入到對入店奶粉的質量監管中,“以藥品的標準對待奶粉”現階段仍徒有虛名,消費者采取觀望態度也就不足為奇。

這么看來,如果聽任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而不迅速加以改進的話,那么“藥店售奶粉”就極有可能成為“爛尾工程”,陷入“開也不是,關也不是”的兩難境地。甚至干脆偃旗息鼓,中途夭折。

那如何加以改進,避免“爛尾”現象真的上演呢?除了讓名聲更響亮、營銷方式更親民、價格更便宜、質量更過硬之外,我看銷售奶粉的藥店還應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緊盯市場變化,不斷進行調整,以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道理很簡單,面對藥店這一新增加進來的銷售渠道,嬰幼兒配方奶粉原有的銷售者們一定不會心甘情愿的讓出市場份額,他們也會努力壓降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甚至不排除像藥店一樣建立產品追溯體系,大打質量安全保障牌。果真如此,若藥店不好好努力,擺出一副“我是藥店我怕誰”的架勢,那最終只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甚至被淘汰。商場如戰場,從來沒有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會贏。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重慶晨報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
Foodaily?????
?????Foodaily??????????
??????
?????????????????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