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榴蓮、江城子
來源:SocialBeta(ID:hisocialbeta)
比 LABUBU 更親民的 LISA 同款出現了!
最近,潑天的富貴來到了喜茶這邊。7 月 21 日,知名韓國女團 BLACKPINK 成員 LISA 曬出了一張自拍,粉絲立刻認出法拉利上那杯小甜水,正是喜茶的「三倍厚抹」。
買不起法拉利敞篷車,買不到女明星 LABUBU,全款拿下喜茶總不過分吧?
作為全球偶像頂流,LISA 在 Instagram 上擁有超過 1 億粉絲,具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照片發布僅兩小時后,喜茶美國官方賬號火速下場,在帖文下互動認領同款,之后還曬出「LISA 定制版三倍厚抹」,以品牌官方立場正式回應這波熱度,進一步推動話題發酵。
沾上這潑天富貴的「三倍厚抹」也人氣飆升,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眾多粉絲紛紛前往喜茶門店購買同款飲品,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打卡熱潮。喜茶也火速跟進,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了抹茶系列買一送一的活動,#喜茶抹茶全球爆單# 詞條甚至登上了微博熱搜。
別管 LISA 這張照片露出喜茶 logo,是不經意還是「超絕不經意」,總之在 LABUBU 海外爆火之后,全網又一次見證了 LISA 的帶貨能力。
而令我們好奇的是,新茶飲品牌們都在出海,怎么就喜茶用一杯抹茶,在全球掀起了文化消費的狂歡?
01
喜茶闖韓,
誤闖天家 or 早有預謀?
K-pop 闖中成沒成功不知道,喜茶闖 K-pop 看起來挺成功的。
在 LISA 的帶動下,一時間,這杯抹茶成了全世界粉絲的朝圣對象。但這不只是一次運氣爆棚的「誤闖天家」,如果日常翻看小紅書、韓站圖、明星機場照,不難發現,從 BLACKPINK 到 Red Velvet、從 TWICE 到少女時代,喜茶早已悄然在 K-pop 明星日常中「刷臉」多年??梢哉f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K-pop 明星與喜茶同時出現!
前有李惠利 Instagram 上 po 出手拿喜茶的可愛照片,后有 Red Velvet 的澀琪上海簽售初嘗芒果西柚,喝完之后就立刻化身喜茶激推,甚至 TWICE 的娜璉女王每次來上海,也必打卡喜茶的多肉葡萄,喝完還要在泡泡上向粉絲大聲安利:「太好喝了,明天也要喝?!?/p>
合理懷疑,喜茶已成韓星用來拉近與粉絲距離的好感度道具。當粉絲看到閃閃發光的她也和普通人一樣愛喝喜茶,很難不感慨一句「原來我和愛豆的世界這么近」,然后沖到店里全款拿下。這些生活化線索經過飯圈日??紦l酵,喜茶也順勢成為了粉絲最容易 get 的愛豆同款。
對于品牌而言,這種并非刻意安排的品牌露出,往往比代言人廣告更真實、更高效。喜茶沒有依賴官方合作,而是以一種「被翻牌」的方式,嵌入明星生活之中。它的高顏值杯型、獨特配色和極強可拍性,讓它天然適合出現在明星街拍和 vlog 鏡頭里,而粉絲自然也樂于跟進,開始自發打卡、復刻、分享,把「偶像同款」變成一種日常參與感。
這也不是喜茶第一次闖韓成功,誰還記得此前韓國游客「組團來滬」那陣,喜茶就一度成為上海必打卡的熱門地標,每個來中旅游的韓國人都逃不過「芝芝葡萄」「芝芝芒芒」「芒芒甘露」的誘惑。而今,隨著明星加持、社交再放大,喜茶逐漸完成了從「潮流飲品」到「K-pop 時尚單品」的認知轉變。
同時,K-pop 本身的文化特質也為喜茶提供了極佳的傳播土壤。作為一種以「可模仿、可參與」為核心的全球青年文化,K-pop 粉絲社群本就樂于關注偶像日常中的每一個消費細節。從一杯奶茶的口味猜測,到杯套 DIY 的設計復刻,再到「誰手里的那杯是不是喜茶新品」的反復考據……這些熱情不僅為品牌提供了持續曝光,也強化了粉絲間的社交參與感。
而這也正是喜茶的高明之處,它不是通過官宣代言強行進入明星人設,而是通過視覺美感、審美調性與生活方式的持續打造,成為明星本身也愿意使用的品牌,從而悄悄走進了明星和粉絲的生活里。
也正因如此,當 LISA 拿起喜茶那一刻,它才有可能成為被主動傳播的內容。因為在社交語境中,這不是品牌植入,而是一個真實可感的生活共鳴瞬間。而當粉絲開始模仿、跟風、打卡,品牌所收獲的也不僅是銷量,而是一個深度綁定流行文化氛圍的用戶心智。
喜茶用這場看似偶然的 LISA 爆點,讓外界終于看見它在韓流圈層已經鋪排已久的社交存在感。從惠利到澀琪、娜璉再到 LISA,喜茶不止是明星們手上的一杯飲品,更成為一種可以被參與、被分享、被講述的文化象征。
02
喜茶重新定義
「中式茶飲」出海
如果說 LISA 那杯喜茶帶來了一次現象級出圈,那么真正支撐這場爆點背后的,是喜茶早已鋪排多年的全球化布局與文化滲透。
從東南亞試水,到歐美一線城市深耕,喜茶的出海故事,其實遠比一杯奶茶被曬更精彩。
先鋪墊一個中國新茶飲出海的大背景。相信這兩年,留子們的共同感受都是:太好了,給我們的奶茶選擇越來越多了!
中國奶茶在全球瘋狂溜達的幾年,讓人經常有種出國了又沒出的幻覺。這背后,是中國新茶飲在國內面臨增長瓶頸后,集體尋找新增長敘事的戰略轉向。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到 3547.2 億元,未來幾年將維持小幅但穩定的增長態勢,到 2028 年有望突破 4000 億元。隨著市場空間趨于飽和,行業也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的存量競爭時代,品牌之間比拼的不只是門店數量,更是品牌力、內容力與長期戰略的穿透力。
早在 2018 年,喜茶就在新加坡開出首家海外門店,成為最早「出?!沟闹袊虏栾嫶?。此后,喜茶沒有急于鋪量擴張,而是選擇將東南亞市場作為實驗田,逐步沉淀品牌出海模型。如今,當蜜雪冰城喊出「萬店計劃」、霸王茶姬高歌猛進「下南洋」,喜茶走出了另外一種路徑,轉向新加坡、紐約、倫敦、墨爾本等市場需求已然成熟,消費潛力也更強的高勢能市場,重新定義「中式茶飲出?!?。
喜茶的營銷策略是,在這些多元文化交織的國際化大都市里,將其擅長的「城市文化」打法充分施展, 以實現品牌的在地化。
因此,喜茶靠的不是降價促銷,也不是流量代言,而是通過審美、產品、空間和敘事的聯動,靜水流深地進入用戶日常。這不僅僅是產品在地化,更是品牌認知在地化。
在紐約,喜茶不僅以品牌最高規格的旗艦形態 LAB 店模式高調入駐,秉持著 LAB 店獨特的實驗先鋒性定位,不僅推出全球限定飲品「抹茶開心果雪花冰」,還選用當地新奇士橙來開發限定新品「Californian Sunset(加州落日)」,以滿滿西海岸風情的命名去引發在地聯想。
在倫敦,它推出「Royal Milk Tea」,結合英式奶茶文化與中式原葉茶底,模糊了中西飲茶習慣的邊界;到了澳洲,品牌與主打健康功能的 Vida Glow 合作,將茶飲與「膠原蛋白」「抗糖」等概念結合,直擊當地消費者的養生心智,限定6000 杯很快售罄。
同時,視覺和空間也是喜茶傳遞傳遞調性的關鍵。喜茶的海外門店不是照搬中國門店形象,而是根據街區文化與建筑語境量身設計。從材質選擇到色彩配比,從燈光氛圍到社交打卡點布局,喜茶試圖將空間打造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這讓它區別于只在華人圈內流通、菜單全中文的華人奶茶店,而真正成為全球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這些動作,是一次次品牌主動進入城市文化語境的過程。每一次擴張背后,都是喜茶在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是什么樣子?
當品牌不再是來自中國的標簽,而是與你生活有關的敘事,它才有可能真正收獲當地消費者的認可。這也讓喜茶成為文化內容的天然素材。它既能出現在 kpop 明星的日常分享中,也能被紐約博主曬為街頭潮流配件;能融入倫敦觀賽地圖,也能作為澳洲 influencer 的健康生活方式象征。喜茶不只是走進了市場,而是走進了不同的文化。
也正因這種長期的文化扎根,喜茶在多個海外城市迅速積累起口碑與人氣,成為當地年輕人愿意排隊打卡的生活方式選擇。喜茶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北美首店自今年 2 月開業以來,「紐約人排幾個小時喝上喜茶」成了 TikTok 上的持續發酵的話題。而喜茶開在 Beverly Hills 的門店,正是 LISA 日?;顒宇l繁的區域,那杯「三倍厚抹」也得以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她的照片里,并被全世界粉絲看到……在海外,喜茶這待遇,也算是獨一份的榮寵了。
可以說,喜茶通過因地制宜的在地化營銷,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銷售與口碑的雙豐收,也沉淀出了自己的出海模式:
在一個話語權更去中心、文化影響力高度流動的世界里,真正的品牌全球化,不是「我們征服了市場」,而是「我們被文化自然接納」。
03
用一杯奶茶
打開出海想象力
喜茶從未請過全球代言人,卻比很多請代言的品牌更擅長進入公共視野。不是因為它運氣好、明星巧合喝了它,而是因為它把品牌做得足夠自然地出現在「文化現場」,明星可以曬,博主愿意拍,路人愿意排隊,社交網絡愿意放大。喜茶不是買曝光,而是制造出現感。
這種「自然出圈」的背后,是喜茶出海戰略中的四個關鍵詞:高審美表達、生活方式內容、本地文化鏈接,以及全球敘事能力。
喜茶深知,出海是產品外運,更是一場文化翻譯。它沒有一味強調自己從哪里來,而是用更柔軟的方式來講述,通過一杯抹茶、一間城市限定店、一款聯名飲品,讓用戶說出「這就是我想喝的茶」「這杯飲品好懂、好看、好講出來」。產品是觸點,審美是橋梁,敘事是連接,品牌認同才是最終目標。
于是我們看到,在巴黎奧運會期間,喜茶能開設「觀賽茶室」快閃店,用新式茶飲和視覺設計講述一場東方審美下的全球賽事體驗,喜茶也成為首個進入法國市場、使用真品質原料的中國新茶飲品牌。這一舉措不僅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還通過與體育和時尚等全球熱點事件的結合,顯著提升了品牌的國際曝光度。
在紐約時裝周,它能與華裔設計師 Sandy Liang 合作推出限定款,成為潮人街拍手中的時尚單品;在倫敦、洛杉磯、墨爾本,它能以一座 LAB 店、一款聯名抹茶,滲透入街區生活和本地社交語境。
這種打法,也是喜茶近年來在國內品牌升級經驗的延展。
在國內,新茶飲品牌普遍進入卷聯名、卷空間的后周期,在茶咖品牌「三天一小聯、五天一大聯」的常態動作下,喜茶走向另一端,以精品化、高勢能的差異化聯名思路,鋪開了一張文化網絡,既為回歸用戶與品牌搭建起基礎,也為自身在行業下半場的競爭探尋新的增長動能。通過持續深化與具備調性、質感的品牌合作,喜茶正在著力構建一個更具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的商業生態。
所以你會發現,LISA 的那一杯,不只是一個流量入口,更是喜茶多年來「品牌即文化表達」的結果。畢竟,一個品牌能被 K-pop 明星頻繁選擇、自然出現在國際社交媒體上、甚至成為全球粉絲的打卡對象,這絕不僅僅是運氣或巧合。在這個高度同質化、價格戰激烈的新茶飲出海賽道中,喜茶正在用「更審美、更深度、更長線」的方式,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全球化路徑。
不是潑天富貴砸中了喜茶,而是喜茶早就準備好了,所以接得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