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氏洗腦廣告漫天,打造新世紀“福壽膏”
瑪氏既不在產品上嚴把質量關,也不在遭遇投訴后有效解決問題。為什么這樣一家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在這些基本問題上存在如此巨大的漏洞?二十多年來,瑪氏(中國)的資金都花到了什么地方?
廣告與營銷,除此以外,還是廣告與營銷!
19世紀,鴉片以“福壽膏”之名由歐洲人走私進入中國。在“福壽”的誘人名義下,鴉片麻痹并損害了國人的體質和精神意志。今天,中國人對“福壽”的傳統向往逐漸被現代化的“健康、青春、活力”等概念替代,瑪氏公司抓住此心理,不惜以重金“投其所好”,多年來使廣告漫天遍地,“成功”完成對中國消費者的洗腦,將新時代的“福壽膏”神不知鬼不覺打入中國市場。
說瑪氏廣告洗腦、瑪氏產品是“新福壽膏”,只因其外表誘人的虛假廣告下包裝的是一批十足的垃圾食品。
比如士力架就屬于典型的高糖、高脂、高熱量的三高食品。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將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轉變為自身可以利用的能量需要一個較長的消化吸收過程。淀粉、蛋白質、脂肪是大分子物質,需經過在小腸內的消化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淀粉、糖的胃排空速度最快,只需1個多小時;蛋白質居中,約3個多小時;脂肪的胃排空速度最慢,需要6個多小時,而粘性較大的食物滯留在胃內的時間會進一步延長。脂肪與谷物或蛋白類食物共同攝入會延長后者的消化時間。脂肪的消化率與其低級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有關,這些脂肪酸含量越高,越易消化。在士力架的脂肪含量中,三分之一的是飽和脂肪,因此更加難以消化。
士力架高脂及粘性大的特性導致其難以被人體消化和吸收,根本不可能迅速補充體能,反而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胃腸疾病。
士力架所打造的“運動”、“快速補充能量”的概念,意在宣傳力架可以在你大量消耗體力的運動時,及時迅速地幫助你補充體能,保持體力。但醫學表明這同樣是虛假宣傳。人體在劇烈運動或勞動時,分配到胃腸等內臟器官的血量則急劇減少,胃腸得不到足夠的血液,蠕動就會減慢變弱;此外,人體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減低,使消化液的分泌大大減少,消化吸收功能顯著減弱。因此,如果運動前后吃士力架這類高脂且粘性大的食品,不僅不能幫助迅速補充能量,相反很容易讓人患上嚴重的胃腸疾病。
此外,食用士力架這類“三高”食品極易引起肥胖,由此增加冠心病及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骨關節病、肺血管阻塞、腦中風、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老年癡呆癥、白內障、生殖功能障礙、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病率。過度肥胖還會對大腦造成不良影響,影響智力。
而根據現代研究,對于食用士力架這類高脂、高糖食品,除了要留心上述廣為熟知的危害之外,還更應警惕它們的海洛因效應。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發現,含高脂肪和高糖量食物令腦部產生重大生物化學轉變,效果猶如吸食了海洛因和可卡因,一旦上癮,很多人會無法恢復健康飲食習慣,愈吃愈肥。兒童如果自小開始吃高脂肪食物,會經常選擇吃這類食物,增加他們長大后癡肥的機會。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引述科學研究指出,類似的研究結果早就為許多跨國食品公司熟知,但他們一直沒有公開警告消費者,只是暗地研究為何會上癮,即:“三高”食品對我們的影響與嗎啡、海洛因的效果相似:促使機體產生腦啡肽。這種物質能使你食欲大增,并且在吃飽以后仍然無法感到滿足,使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直至進食過量。而腦啡肽會延緩身體傳遞大腦發出的停止進食信號的速度,而且會減低人體內瘦素(Leptin)的水平——這種物質能促使機體減少攝食,增加能量釋放,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進而使體重減輕。
在小白鼠實驗中,當不再給吃慣了高糖食物的小白鼠進食高糖食物時,它們都出現了毒癮發作的癥狀。專家警告,吸毒危害大,但高脂高糖食品的危害可能更大,因為這些食品易得又便宜。
活蟲、三聚氰胺、添加劑等安全問題容易被曝光并令人警惕,而反式脂肪酸、高糖高能以及“海洛因效應”卻被甜蜜的口感遮掩,令人落入健康的陷阱而久不自知。而這正是瑪氏垃圾食品對人體健康最長期的危害。
這些潛在的危害雖然不構成直接突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但卻被虛假廣告完全“屏蔽”。人們對于德芙、士力架、M&M’s的認知停留在甜蜜、幸福感、快速補充能量等與事實并不完全相符的概念,這種認知不時推動著消費沖動,卻令人忽視了這些食品的本質。人們也許有機會獲得如上的健康信息和警告,但現代醫學的知識遠遠敵不過瑪氏廣告攻勢的壓倒性力度。
首先,士力架、德芙等的廣告可以說無處不在?,斒闲酆竦馁Y金實力使其廣告可以在第一時間覆蓋電視、網絡、平面媒體、手機以及其他各個易為關注到的平臺,不知不覺潛入消費者的生活細節,隨時隨地向公眾灌輸其產品品牌。據悉,僅2000年,瑪氏在中國的廣告資金投入就達5000萬元。
其次,瑪氏(中國)先后與麒靈、天聯等跨國知名廣告集團合作,專門致力于產品廣告的研發。但其廣告創意為了讓消費者牢記,不惜進行虛假宣傳,甚至進行低俗惡搞以博取眼球,不僅蒙蔽消費者的判斷力,降低其對垃圾食品的警惕心理。從地鐵到辦公室到家庭,公眾一再感受著瑪氏公司的“霸氣”:充斥熒屏士力架的廣告,借人性陰暗面來綁架國人的審美趣味,讓男女老少餐前飯后反復接受低俗惡搞內容的“洗腦教育”,直至認可“餓到死,唯士力架活命”的偽概念。中國消費者在輕浮戲謔中因為習慣了惡俗而記住了士力架。
瑪氏在廣告上一擲千金,回應產品安全投訴時也常常用小額金錢賠償息事寧人。錢成了瑪氏周轉應對的第一“法寶”,甚至可以用錢綁架商業道德。其雄厚資金不能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和基本安全,不能有效用于回饋消費者的合理要求,不能維持一家大型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和商業良知,卻能夠在第一時間高效用于消息封鎖、撤除負面新聞、應對媒體質疑、堵消費者之口等所謂危機公關上。對于用資金操縱輿論和向輿論施加利益高壓,瑪氏尤其在行。
臨近315,面對輿論對瑪氏食品真相的揭露,瑪氏公司不僅沒有接受公眾的監督,反而向發布相關信息的網絡媒體施以高壓,以口吻強硬的律師函威脅媒體刪除相關信息并道歉,氣勢洶洶地要維護其企業“形象”與“合法”權益。
面對自己給消費者權益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損害,瑪氏推三阻四;而因自身問題遭到公眾質疑時,又把全部責任無賴地推給媒體。對人對己,兩套標準——如此言行不一,瑪氏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這則“廣告”比任何時候都要貨真價實。
瑪氏所真正信奉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可以擺平一切”。這種“我有錢我怕誰”的狂傲幾乎成了瑪氏公司最為消費者熟悉的“企業文化”!
市場生動化,營銷癌變化,傷害立體化
與鋪天蓋地廣告配合的是瑪氏所謂“市場生動化”的營銷策略。
所謂市場生動化就是在售點上進行的一切能夠影響消費者購買瑪氏產品的活動。故其要求做到強化售點廣告,增加可見度;吸引消費者對瑪氏產品的注意力,使消費者容易見到瑪氏的產品;刺激消費者沖動性購買,在消費者面前維護品牌產品形象,起到地面廣告作用;要求最好的陳列地點,最好的貨架位置;區域化陳列,多重陳列面;正確展示產品,正確與清晰的價格;盡可能使用宣傳品;爭取收款臺陳列;尋求促銷陳列的機會。
這一策略可謂“天羅地網”:分布面廣——買得到;顯而易見——看得到;隨手可及——拿得到。垃圾食品被賦予了唾手可得的生命力,還有誰會去真正了解其食品安全性?輿論由此發出質問:難道只有百毒不侵的中國人,才有資格成為瑪氏集團的營銷對象么?
市場生動化的實際效果是瑪氏的營銷像癌細胞一樣無限擴散到各個角落。而其垃圾食品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是立體化的——使消費者身心俱損。
瑪氏的廣告,多一人熟悉,就多一份購買機會;多一次購買,消費者就多一次攝入垃圾食品的機會;多一次攝入,就多一份健康隱患。鋪天蓋地的“市場生動化”營銷模式打造的是一個巨大的垃圾食品陷阱,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得以幸免者寥寥無幾。而伴隨著對廣告的接受和對產品的購買行為,消費者在攝入不健康因素的同時,也在攝入低俗惡搞的精神垃圾?,斒瞎尽木窈腿怏w上雙重摧殘國人健康,制造和散布“隱形鴉片” 神不知鬼不覺,卻是全面周到,令人無處可逃。
瑪氏公司操作熟練而布局周密的資本運作也許成為業界營銷的“典范”,實際卻是以良知道德為成本,以中國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冷酷而貪婪的資本運作充滿了欺騙與隱瞞,最后直接作用于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這種“金錢至上”的畸形追求下所形成的惡性商業模式,在瑪氏集團跨國公司、世界食品巨頭身份的保護下卻顯得異常隱蔽并且道貌岸然。高端洋氣的概念和包裝蒙住了中國消費者的眼,也蒙蔽了瑪氏公司最基本的道德良知,然而最實在的受害者依然是中國消費者,依然是被金錢與信息操縱的公眾們的生命安全。資本運作,生命遭殃。事實面前,瑪氏還要做怎樣的辯解?瑪氏還有多少僥幸可以用資本去擺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