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250強出爐:前十強中國僅占一席

聯商網
2025.07.06
數據顯示,250家上榜零售企業合計實現零售收入6.0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4萬億),同比增長3.6%。

來源:聯商網(ID:lingshouzixun)


近日,德勤正式發布《2025全球零售力量》研究報告,基于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財年數據,全面呈現全球零售行業最新發展態勢。報告顯示,在全球經濟復蘇與通脹壓力并存的背景下,零售業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調整,呈現出“總量擴張、結構分化”的顯著特征。


數據顯示,250家上榜企業零售總收入達6.0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4萬億),同比增長3.6%,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前十強企業貢獻了34.9%的收入份額,而不同業態和區域間的增長差異仍在擴大。

其中,共14家中國企業(含港澳臺地區)上榜,創造了296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62萬億)零售收入,占全球250強零售總收入的4.92%,整體呈現出“內需驅動型”的顯著特征,海外業務占比僅為18.1%。


01

全球十強格局穩定,折扣勢力突圍


數據顯示,250家上榜零售企業合計實現零售收入6.0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4萬億),同比增長3.6%,凈利潤率3.7%,平均銷售額達2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8億),整體零售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7%。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美仍是全球零售業的核心地帶,85家企業占全球總收入的49.2%。歐洲位列第二,89家企業占比33.6%,是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亞太地區以54家企業貢獻了全球13.8%的收入。拉美和非洲/中東市場占比相對較小,分別為2.3%和1.1%,但非洲/中東地區以9.7%的同比增速成為一大亮點。



按業態劃分,“快消品零售”仍是主導力量,138家企業合計收入達3.9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33萬億),占比高達65.5%?!澳陀闷芳靶蓍e商品”業態以19.4%的占比位居第二,其次是“服裝與配飾”(10.3%)與“多元化商品”領域(4.8%)。盡管服飾領域的規模相對較小,但其凈利潤率高達9.8%,位居各業態之首。



具體到TOP10榜單,前6家企業排名不變,另有2家下降,2家上升。這十家企業貢獻了34.9%的行業總收入。從業態來看,前十強涵蓋綜合超市、電商平臺、倉儲會員店、折扣超市、家居建材和藥妝零售等多元化模式,其中電商和倉儲會員業態增長最為突出。

沃爾瑪、亞馬遜和開市客(Costco)連續三年穩居前三甲,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統治力。美國企業在前十強中占據7席(德國2席,中國1席),這一比例遠超其在250強中31%的整體占比,凸顯出美國零售巨頭在規模效益和運營效率方面的顯著優勢。



此外,德國“折扣雙雄”表現尤為亮眼:施瓦茨集團(Lidl母公司)穩居第四位,奧樂齊(Aldi)營收躍升至第七位,較上年提升兩個名次。中國的京東集團位列第八,排名較上年下滑一位。美國連鎖藥店CVS以9.5%的增速領跑增長榜,其創新的“醫療+零售”融合模式成效顯著。


前十強外資零售企業中,目前僅有沃爾瑪、開市客和奧樂齊3家在中國大陸市場開展實體業務。具體布局如下:沃爾瑪1996年進入中國,目前運營280家大賣場(近年持續收縮,加速現存店改造),同時重點發展山姆會員商店(現有56家,年均新增6-7家);開市客2019年進入中國大陸,已在上海、南京等城市開設7家門店(臺灣地區另有14家),并計劃向華北擴張;奧樂齊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專注長三角地區發展,以上海為核心布局社區平價門店。2025年首次拓展至蘇州、無錫和昆山,截至6月底全國門店達73家(上海70家,蘇錫昆各1家)。


02

中國零售分化升級,14家企業上榜


榜單顯示,14家上榜中國企業(含港澳臺地區)創造了296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62萬億)零售收入,占全球250強零售總收入的4.92%。排名呈現分化趨勢:6家上升,2家持平,6家下降,部分新興企業表現強勁,而傳統零售面臨挑戰。


從全球視野看,中國零售企業呈現出“內需驅動型”的顯著特征:雖然以1519億元人民幣的平均零售收入領跑亞太市場,但國際化程度明顯滯后——海外業務占比僅為18.1%,不僅遠低于德國(52.9%)、法國(45%)等歐洲企業,甚至不及全球平均水平(25.9%)。這既印證了14億人口消費市場的巨大容量,也暴露出中國零售品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短板。



具體來看,京東集團以8813億元人民幣的零售收入穩居中國零售企業榜首,但其全球排名下滑1位。2025年6月17日,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罕見直言“京東失去了五年”,直指公司創新停滯與增長乏力的問題。今年以來,京東已啟動包括京東酒旅在內的多個創新項目。這一“刀刃向內”的反思,揭示了京東轉型的決心。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業務雖收入達1785億元人民幣,但全球排名大幅下滑22位。今年年初,阿里接連出售銀泰百貨、大潤發等動作,標志著其新零售布局正從“重資產自營”轉向“平臺化賦能”模式?;蛟S現階段而言,是阿里探索“創業2.0”的陣痛期,卻可能為長期發展騰挪空間。



跨境電商希音SHEIN盡管一直備受爭議,其五年復合增長率仍高達88.2%,同時實現了6.5%的凈利潤率。如今,希音超越Zara、H&M,登頂全球增長最快的時尚零售商。這背后是一整套“按需時尚”模式,同時帶動了龐大的供應商體系。未來,如何平衡效率與綠色低碳,將成為希音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同為深耕線上的唯品會,其“品牌特賣”模式正面臨增長瓶頸。不過,唯品會在高價值用戶運營上仍具優勢,并且正通過“唯品獨家”合作(簽約285個品牌)和AI大模型持續強化差異化競爭力。對于專注國內垂直領域的唯品會而言,未來的重點是在存量市場中尋找新的突破點。


在傳統零售領域,老鳳祥以11.5%的增速和4.2%的凈利潤率領跑,其黃金珠寶業務憑借品牌溢價和加盟模式優勢,在經濟波動中展現強勁抗周期能力;屈臣氏通過“線下+線上”融合策略及品牌創新中心賦能,排名上升3位,成為美妝零售領域的穩健增長標桿。


蘇寧易購雖然在2023財年陷入困境,但在2024年迎來戰略轉折。通過“聚焦主業、收縮戰線”,蘇寧易購實現自2020年來的首次全年盈利。盡管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和萬家下沉市場門店的渠道優勢穩住了家電3C基本盤,但業內人士指出,“國補”的短期拉動效應顯著,其主營業務的自生造血能力仍待驗證。



相比之下,商超行業正處于變革的深水期。自2024年6月19日“胖東來調改永輝首店”亮相以來,永輝的轉型已歷時一年。預計到今年8月底,永輝調改門店總數將突破178家,標志著“胖東來模式”調改正式從單店試點階段邁向規?;涞?。2025年第一季度,盡管行業整體承壓,永輝仍累計實現利潤7472萬元人民幣,傳遞出非常積極的信號。

華潤萬家同樣在2025年展現出戰略轉型的堅定決心,通過“高端化+社區化”雙軌并行實現結構性調整。一方面加速關閉低效大賣場(2025年退出湖南等區域市場),另一方面重點發展Ole’精品超市(全國達120家,并計劃新增20家)。


作為零售前十強中數字化轉型的代表企業,物美集團通過“科技+零售”雙輪驅動實現戰略升級。2025年Q2凈利潤同比增長19%,但轉型投入導致毛利率承壓。近期同步推進“胖東來式調改”與折扣新品牌“物美超值”布局,展現了物美在即時零售時代的創新求變。

簡言之,中國零售業正處于從“規模驅動”向“質量發展”的重要轉型期。


03

零售行業的四大關鍵趨勢


德勤報告指出,未來零售將圍繞以下四大趨勢展開深度變革:


1.戰略運營效率提升

零售商面臨增長放緩與成本上升雙重壓力,運營效率成為關鍵。庫存管理與供應鏈彈性是焦點,全渠道服務模式,如“當日達”、“線上購買門店自提”(BOPIS)、“線上購買門店退貨”(BORIS),成為標配?!肮溂捶铡?SCaaS)的概念正日益受到關注,該模式由外部服務提供商負責供應鏈流程,包括倉儲、運輸及物流服務,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并改善庫存管理。


2.由AI驅動的技術轉型

人工智能已深入零售運營各環節:從商品推薦、搜索優化到營銷內容生成,AI顯著提升轉化效率。同時,實體門店正積極部署數碼標牌、智能購物車、電子貨架標簽及VR/AR應用,以增強互動體驗。針對消費者常見痛點,如“難找商品、選擇困難、缺乏客服”,零售商正借助混合現實(MR)、物聯網(IoT)、區塊鏈、元宇宙及AR/VR技術,提供虛擬試穿、互動展示等功能,未來零售體驗將更加個性化與沉浸式。


3.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

“再商業化”(Re-commerce)成為熱門趨勢,二手交易、以舊換新逐步商業化。這一模式不僅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減少廢棄物,還為品牌提供新的收入來源,優化庫存管理,并塑造更負責任的社會形象。調查顯示,66%的Z世代與千禧一代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可持續品牌,其中36%認為環保產品極為重要,反映可持續消費意識持續提升。零售商正加大投入,從包裝創新、可持續采購到廢棄物管理與技術應用,全方位迎合市場需求。


4.替代性收入來源拓展

零售媒體網絡已成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企業依托客戶數據打造廣告平臺。例如,整合移動廣告追蹤購物行為,優化門店廣告位,推出自助廣告系統,提升利潤并優化消費者體驗。同時,零售商加速數字化升級:與科技公司合作,將數據分析、配送服務商業化,優化供應鏈效率;推出訂閱式數字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增強自身競爭力。


寫在最后


在全球零售產業深度變革的當下,中國零售企業既要面對內需增速放緩、成本結構重壓的現實挑戰,也必須在數智化、可持續與全球化維度上重塑競爭力。德勤報告所揭示的不僅是一份排名,更是一場關于效率、體驗與責任的系統競賽。


從京東、阿里的戰略轉向,到永輝、物美的本土突圍,再到SHEIN等新勢力的全球擴張,可以看到,中國零售正在逐步告別“跑馬圈地”的舊時代,進入一個“精耕細作”的新周期。而在這個周期里,能否講好“高質量增長”的零售新故事,決定了它們能否真正躋身全球價值鏈的核心。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聯商網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
Foodaily?????
?????Foodaily??????????
??????
?????????????????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