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坎普登食品研究院(Campden BRI)烘焙和谷物加工處理專家稱,目前的燕麥熱加工方法依然停留在很傳統的層面上,大家應該不斷革新技術,提高燕麥的營養,減少燕麥受污染的風險。
2013到2014季度歐洲的小麥產量有所增長。單單英國就增長了30%。但Campden BRI烘焙和谷物加工處理部門的主管Gary Tucker說,他們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加工方法,務求得到更大的發展。
Tucker稱,傳統的燕麥大批量熱加工處理方法會減少燕麥中的維生素含量,還會增加受污染的風險。
他在上個月的歐洲Fi烘焙創新大會(Fi Bakery Innovation Europe conference)上曾發言說:“小麥加工成燕麥后維生素大量流失了,我認為這種情況很反常。我們認為這些營養成分的流失是熱加工處理所導致的。而且,加熱過程很長,這就更加容易引起污染甚至二次污染。”他說,使用不同的燕麥加工方法可以減少燕麥營養成分的流失,優化燕麥的風味,顏色和質感,減少遭受污染的風險。
一般而言,燕麥加工過程要歷經兩個階段,即在大干燥室里加熱處理后再進行汽蒸處理。燕麥加工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止酶活動引發燕麥酸敗,從而產出優質的風味、顏色和質地。加熱后的顆粒的外皮會自動剝落,里面的微生物會被殺死。
Tucker說:“加熱過程中我們要關注每顆麥粒在干燥室里的停留時間。干燥室也會有加熱不均勻的部位,會出現某些麥粒固定在同一個地方很長時間,出現霉變的情況。”
Tucker認為燕麥加工器應該像堅果和種子加工器一樣進行大范圍的轉變,換成連續加工模式如使用連續氣流、攪拌容器、螺桿式送料循環模式。他以Revtech的連續流動法為例,稱其為“十分具有獨創性的系統”。蒸汽和熱空氣被泵入后,螺旋管就會振動,經過熱處理的產品會轉移到冷卻器的底部,并在同一個裝置里向上振動。機器結構設計很緊湊,每小時能夠處理好幾噸燕麥,十分快速高效。
他還提到其他方法,例如,在控制冷凝過程中用攪拌器攪拌燕麥也是一種很快速的處理方法。停留時間變短可以減少維生素和營養的流失。
Tucker稱:“我認為即時處理比大批量處理和儲存更加好。如果你接到訂單了,為什么不當場處理完?食品行業如如奶酪業通常都是用即時處理的模式,燕麥加工也可以按這種模式操作。燕麥是一種很有益的產品,如果加工器的方法正確的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鹽燕麥的營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