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羊
來源:第一食品資訊(ID:cdsspaqxh)
AI掀起新一輪造富運動?!?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顯示,張一鳴其以4815.7億元的持股估值,首次問鼎新財富500創富榜首富,取代了此前蟬聯四屆首富的鐘睒睒。
而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李蔡美靈家族1,400億財富在行業領跑,海天味業則催生4位百億富豪,老干媽、梅花集團、天味食品等企業掌舵者均躋身榜上。
這些“舌尖富豪”用事實證明“吃吃喝喝”照樣能締造商業帝國,更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造富行業的認知。
本文將總結多個權威財富榜單,盤點食品&餐飲行業的造富神話。
據第一食品資訊梳理,今年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主要業務涉及食品&餐飲產業的企業有39家共計41人,他們的財富共計15186.8億元。
在本屆創富榜中,茶飲賽道的代表人物紛紛上榜。
蜜雪冰城的張紅超和張紅波兄弟、喜茶的聶云宸、霸王茶姬的張俊杰、茶百道的王霄錕和劉洧宏夫婦、古茗的王云安等五組人上榜。
此外,地區首富的變動也引人注目,食品板塊跑出了多位當地首富。
“雪王”蜜雪冰城超越“豬王”牧原股份,張紅超兄弟成為河南省新晉新首富。
湖北新首富為勁牌集團創始人吳少勛,貴州首富為珍酒李渡創始人吳向東。
從行業大類來看,乳品飲料、茶飲、調味品、養殖及肉制品加工、酒類等領域的企業居多。
調味品領域,海天味業、老干媽、天味食品、李錦記、梅花生物等都有上榜。
而回顧2025年初發布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食品板塊在全球中也有亮眼的表現?!?025胡潤全球富豪榜》前500名中涉及食品板塊的富豪有37位,其中有11名來自中國。
此外,瑪氏公司的“造富矩陣”格外引人注目,共有6位人員上榜前500名。
從多個榜單來看,白酒、礦泉水等傳統消費仍是創富的賽道,其中茶飲賽道的創富能力也不容小覷。
2月古茗登陸港股,3月蜜雪冰城創下超千倍認購紀錄,4月霸王茶姬成為中國首個美股上市的新茶飲品牌,5月滬上阿姨在港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鐘聲......今年上半年,近乎每個月都有新茶飲品牌上市敲鐘。
在新茶飲品牌集體IPO背后,是行業增長邏輯的根本性轉變。當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每隔幾百米就出現多家奶茶店,“內卷”成為行業底色。新茶飲玩家們不約而同地講起了新故事——供應鏈金融化與出海擴張。
?
以蜜雪冰城為例,過去幾年,其加盟費和相關服務費的營收占比僅在2%上下。招股書指出,2021年、2022年、2023年,該項業務的營收在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為1.9%、2.0%、2.0%。2024年年報也顯示,去年該項收入雖然有所增長,占比也僅2.5%。
相比之下,向加盟商售賣原料、設備,則為蜜雪冰城貢獻了大部分的收入。2024年,蜜雪冰城商品和設備銷售的收入增加21.7%至242.09億元。
與之對應的則是畜禽養殖產業,因為其本身就是周期性強、重資產的生意。且豬價的波動變化大,會導致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都受到一定影響。
也因此,蜜雪冰城的張紅超、張紅甫兄弟持股財富已經超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錢瑛夫婦,成為新晉的河南首富。
在眾多品類中,調味品行業作為“舌尖上的剛需賽道”,以“高利潤、低關注”的特質默默孕育著財富神話。
打破“富不過三代”的怪圈:李錦記的蠔油王國
作為調味品行業唯一躋身全球富豪榜前200的女性,李蔡美靈家族以1,400億元財富榮膺《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2位。這位祖籍廣東新會的傳奇女性,正是香港百年品牌李錦記的實際控制人。
這個被譽為“中國版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已經低調地積累了財富長達137年之久,成為了中國最低調的富豪家族之一。如今,李錦記以醬油、蠔油、醬料等全品類布局全球超100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的事業也已經延續到了第四代。
李錦記用百年積淀證明,時間沉淀的品牌價值,是調味品行業最深厚的造富基石。
“一廠造四富”:海天味業創下全球調味品最大IPO?
海天味業創始人龐康以1,000億元財富位列《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3名,而這家企業更以“一廠造四富”的神話,成為行業人才創富的標桿。
除了創始人龐康以外,被譽為“最牛打工人”“醬油女王”的程雪位于《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第135位;哪怕是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程雪也以335億元身家,位列第774名。
此外,海天味業其他兩名核心高管潘來燦(170億元)、賴建平(140億元)均躋身《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的第1624和1981名。
前段時間,海天味業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創下全球調味品最大IPO紀錄,市值一度超4000億元。
多位消費行業人士均認為,海天味業登陸港股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出海。近年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且海天味業旗下多個大單品的收入在國內市場已居于首位,其“天花板”效應愈發顯現。
國民辣醬的轉型陣痛:李妙行與老干媽?
作為陶華碧次子,李妙行以125億元財富入選《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的第2188位。
當海天用工業化改寫行業規則時,曾與之為“調味雙雄”的老干媽卻在傳統與變革間掙扎。配方泄露、廠房失火、陶華碧大兒子房地產失利、原料更換風波、產品老舊......面對企業的困境,2019年72歲的陶華碧不得不重新出山,并逐漸穩住了企業的發展。
老干媽案例折射出傳統品牌的深層矛盾:海天、李錦記加速全球化時,固守單一品類的“超級單品”模式的老干媽正面臨消費升級的嚴峻考驗。
當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對產品的味道也越來越嚴格,所以品牌對產品需要不斷地迭代,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增加用戶之間的黏性。與之對應的,就是掌門人的財富的增長也將面臨市場的重新估值。
中國味精之王:孟慶山與梅花集團?
在醬油、辣椒醬等C端熱門賽道之外,味精作為“鮮味核心”孕育著另一位隱形富豪。孟慶山以115億元的財富榮登《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295位。其創立的梅花集團更成為“中國味精之王”,產品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梅花集團不僅營收規模巨大,賺錢能力也很強,有著令人艷羨的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從行業新兵到味精巨鱷,再到全球排名前列的氨基酸營養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梅花集團書寫了一部逆勢而上、高歌穩進的商界傳奇。
川味新勢力:鄧文、唐璐夫婦與天味食品
鄧文、唐璐夫婦創立的天味食品,以“好人家”“大紅袍”等品牌,在火鍋底料與川菜調料領域打開新天地。夫婦倆以115億元財富入選《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295位。
近幾年,以火鍋底料和中式復調為核心業務的天味食品大動作不斷,2023年并購四川食萃食品有限公司,鎖定B端餐飲復合調味料業務領域,2024年戰略收購加點滋味,補齊了線上渠道的短板,精準“拿捏”年輕消費者。
而在產品方面,天味食品也積極根據市場變化做出調整。以2024年年報為例,中式菜品調料已超越火鍋調料成為天味食品旗下第一大品類,并且增長勢頭強勁。
便利店貨架上,飲料市場的“新排位”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這些小小的飲料瓶中藏著大大的生意經。
農夫山泉鐘睒睒:堅守成就新增長引擎?
榮膺《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4名的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正是這場商業博弈的標志性人物,其財富值已高達4050億元人民幣。這位曾自嘲為“第一代農民工”的企業家,從泥瓦匠到飲料大王的人生軌跡,恰似中國飲料行業三十年激蕩發展的縮影。
2024年,農夫山泉與萬泰生物業績陷入持續低迷,引發股價大幅下挫。鐘睒睒的身價也蒸發近千億元,痛失新財富500創富榜的首富寶座。
值得關注的是,茶飲料產品成為農夫山泉新的增長驅動力。2024年農夫山泉茶飲料產品營收占比首次超過包裝飲用水,二者營收占比分別為39%、37.2%。而2023年,兩者的占比分別為29.7%、47.5%。
娃哈哈宗馥莉:追平十年前的業績巔峰?
娃哈哈作為同樣的傳統國產飲品企業,其背后的宗馥莉家族財富值有所下降,至800億元人民幣,排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19位。宗馥莉出生于1982年,比1987年成立的娃哈哈大五歲。在宗馥莉的帶領下,娃哈哈傳承了宗慶后時期的“家文化”,并將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重新定義為“同行者”。
2024年,宗馥莉掌舵娃哈哈后,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企業管理、渠道優化、產品戰略及薪酬體系等多個層面。宗馥莉接掌娃哈哈首年便交出一份728億元營收的成績單,追平十年前的業績巔峰。
但亮眼數字背后,爭議從未停歇——員工維權、代工風波、渠道反噬,如同三把利刃,將這家38歲的老牌企業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東鵬飲料林木勤:飲料細分領域中財富提升最快
東鵬飲料的林木勤、林煜鵬父子在一片競爭激烈的飲料紅海中實現了突圍?!?025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這對父子身家達685億元人民幣,排名第293位,在飲料細分領域中財富提升最快。
2024年東鵬特飲營業收入為158.39億元,同比增加40.63%;凈利潤33.27億元,同比增長63.09%。
上市僅4年時間,股價上漲近十倍,放在整個A股市場,都極為罕見。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紅牛等巨物的夾縫中,靠非包裝水成長為千億市值的巨無霸,本土廠商中屈指可數,也可能僅此一例。
電解質飲料"東鵬補水啦"自去年上市即引爆市場,憑借精準的“快速補充電解質”定位,2024年全年銷售額同比激增280.37%,成功將消費場景從傳統"困累"場景延伸至運動補水的"汗點"場景,形成與原有能量飲料產品協同發展的"雙子星"矩陣。
?
旺旺蔡衍明家族:創新開拓全球市場?
旺旺集團的掌舵者蔡衍明家族,曾多次登頂臺灣首富,其今年財富略有增加,以410億元人民幣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625位。蔡衍明家族經商背景深厚,祖父自清末年間便渡臺經商,父親更是產業遍布臺灣。他19歲便接手了宜蘭食品廠,并決定做自己的品牌產品。在經歷失敗后,蔡衍明經過兩年的研發摸索,于1979年推出“旺仔牛奶”。此后,他前往日本學習米果制造技術,將宜蘭食品廠改名為“旺旺”。
2024財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24財年收益235.1億元,同比小幅衰退0.3%。
綜合來看,給其他品牌做代工、入駐零食量販已經成為中國旺旺的重要增量路徑。從深層來看,OEM擴張背后,是中國旺旺產能過剩的無奈之舉。
根據2023財報,中國旺旺已經開始關閉生產工廠,公司截至2023年底在中國境內有420間營業所、34個生產基地及76間工廠。而之前連續三個財年,中國旺旺中國境內都穩定擁有422間營業所、35個生產基地及81間工廠,分別少了2間營業所、1個生產基地及5間工廠,旺旺正在主動壓縮自有產線規模。
元氣森林唐彬森:創新顛覆行業格局?
2018年,中國飲料市場早已被巨頭瓜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霸占碳酸汽水,康師傅和統一把持茶飲料,農夫山泉和怡寶穩坐包裝水,蒙牛、伊利稱雄牛奶,紅牛、脈動獨領功能飲料。
2016年元氣森林成立,初期試水的“明明不胖”“石分美麗”因未達預期被銷毀。2017年推出的無糖燃茶打開市場,2018年“0糖0脂0卡”氣泡水更引爆現象級消費,使品牌成為行業革新者。
唐彬森精準把握年輕群體對健康飲品的訴求,9年間帶領企業估值突破百億美元,產品覆蓋40余國,年銷售額超百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榜單上的企業以截然不同的路徑突出重圍。
在消費升級與全球化的雙重推動下,調味品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基礎剛需驅動向價值主導轉型。
李錦記的國際拓展、海天的規模效應、天味的復合調味創新……這些領軍企業的崛起之路,堪稱一部清晰的“造富教科書”。它印證了這一賽道強大且持續的財富創造力,更昭示著未來仍將涌現新的財富篇章。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飲料市場早已深陷紅海,傳統巨頭與新興力量在存量競爭中展開多維度角力。
為破局求生,瓶裝飲料品牌全力加碼創新:精準功能定位、搶占消費場景、迭代口味配方、革新包裝設計……在這看似簡單的“解渴”生意背后,企業們正奮力重構屬于當下時代的財富新法則。
而食品產業所發生的這一切變化,都更預示著這一賽道仍將孕育更多財富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