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虞爾湖
來源:于見專欄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味道,人杰地靈的廣西堪稱美食搖籃,螺螄粉早已火遍全球,近兩年水牛奶漸成為廣西美食的門面擔當,大有走向全國的趨勢。一個新品類的出圈,也就意味著無限的商機。
近期,知名水牛奶品牌百菲酪母公司廣西百菲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菲乳業)的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如果上市成功,百菲乳業將成為繼皇氏集團之后的“水牛奶第二股”。
當下水牛奶賽道大熱,無疑是百菲乳業闖關的最佳時機。從5月份啟動IPO輔導,到6月份受理,進程非常順利。只是乳企上市本身就艱難無比,自2022年6月以來主板市場再沒見到過乳企新面孔。專攻水牛奶的百菲乳業能打破這一魔咒嗎?
01
IPO之路一波三折
2022年二級市場迎來一波乳企上市熱潮,完達山、君樂寶、衛崗、認養一頭牛、菊樂等十多家企業紛紛啟動上市計劃,百菲乳業也是其中的一員。
2021年3月,百菲乳業在新三板摘牌,開始為上市做準備。2023年6月接受上市輔導,計劃沖刺上交所主板,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2024年6月重返新三板,11月29日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轉戰北交所是很多新三板企業的最佳選擇,此前騎士乳業就是通過這一途徑實現了資本夢。就當外界認為百菲乳業十拿九穩時,12月13日百菲乳業發布公告,考慮到公司發展戰略,經過謹慎分析、綜合研判,決定撤回上市申請。
對于撤單,外界眾說紛紜。從時間上看,后疫情時代投資趨于謹慎,加之IPO監管變嚴,拒絕“帶病闖關”,更何況門檻低競爭激烈、重資產回報慢的乳制品賽道本身就不被資本市場待見。
像君樂寶、完達山這樣的巨頭都未能闖關成功,更不要說偏居一隅的百菲乳業了。然而屢次受挫并沒打消百菲乳業的上市夢,今年5月將輔導備案從北交所變更為上交所,二闖主板市場。
此次IPO募集資金4.97億元用于建設奶水牛智慧牧場和營銷網絡及品牌推廣兩大項目。顯然,百菲乳業是想趁水牛奶的爆發進一步提升實力。那么屢敗屢戰的百菲乳業能如愿以償嗎?
據招股書披露,2022—2024年百菲乳業營收分別為8.34億元、10.73億元和15.37億元,營收復合增速高達35.76%;凈利潤從1.15億元上漲至2.99億元,增加了2.6倍。單看業績增速,可以說十分出色。
除此之外,其他財務指標同樣極為優秀。2024年毛利率40.14%,高出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資產負債率16.2%,財務結構穩健,在一眾高負債的奶企中堪稱另類。
盈利能力強,又處于快速成長期,怎么看都是妥妥的潛力股。不過百菲乳業的數據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去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減少了3%。應收、預付、存貨、生產性生物資產金額都在大幅增加,說明為了搶占市場加快了擴張步伐。
事實上,在內卷白熱化的乳制品行業,并購擴張一直是發展主旋律。2024年8月,百菲乳業斥資6000萬元收購了寧夏浦豐牧業60%股權,10月設立廣西貴港百菲奶牛養殖有限公司。
今年又相繼成立了百菲杭州、供銷百菲兩家銷售公司。布局上游,擴大銷售,百菲乳業明顯劍指全國市場,只是水牛奶想要走出去并不容易。
02
小眾奶困難重重
相信去過廣西旅游的消費者都會被雙皮奶、姜撞奶驚艷到,奶味濃厚、入口滑嫩,口感細膩猶如布丁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而制作這兩道甜品的關鍵便是水牛奶。
和普通牛奶相比,水牛奶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更高。礦物質和維生素豐富,是黑白花牛奶的幾十倍,所以喝起來口感更香甜醇厚,被譽為“乳中珍品”。
尤其消費升級之下,大眾對健康飲食越發重視,水牛奶成為營養新寵。百菲乳業坐落于有“中國奶水牛之鄉”美譽的廣西靈山,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石。不過有了沃土,長出了莊稼,如何賣出去,賣給誰,賣到哪里都是一門學問。
對于兩廣地區的人們來說,水牛奶司空見慣。但是對于長江以北的消費者而言,還是個新鮮玩意。當然隨著水牛奶在茶飲出圈,以及獵奇心理的驅使,水牛奶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百菲乳業自然會扶搖直上,但問題是當下水牛奶依舊歸類于小眾奶品。
前些年在網絡上爆火的山羊奶、駱駝奶、牦牛奶、馬奶等特色奶,現在無一例外熱度都大不如從前,銷量不佳。水牛奶是不是同樣會被市場拋棄呢?這是很多投資者擔心的問題。
至于小眾奶為何成不了主流,根本上講是因為上游產業不能和牛奶相提并論。產能不足,也就意味著原材料稀少,進而導致小眾奶不被消費市場接受的另一重因素:價格昂貴。
例如規格為200ML的水牛奶大多4元一盒,有些品牌甚至還會更高。這個價格比有機牛奶、娟姍牛奶都要貴一些,是普通牛奶的三倍。而且有網友發現,市面上大多數水牛奶并非100%的水牛乳,均添加了生牛乳,所以很多消費者認為水牛奶就是妥妥的智商稅。
實際上,由于水牛一天產奶量僅是奶牛的1/4,規模上不去,添加牛奶可以緩解奶源和成本壓力。再者純水牛奶脂肪含量過高,并不適合長期飲用,混入一定的生牛乳可以調節營養成分,更加日?;?。只是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引起消費者的質疑。
民眾缺乏足夠的認知,對水牛奶的誤解,也是百菲乳業發展的一大難題。當然消費升級,高端奶品大有市場,但是隨著水牛奶的爆火,賽道開始波濤洶涌,這才是百菲乳業當下最焦慮的事情。
目前,除了“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團外,爺爺的農場、隔壁劉奶奶、億小瓶、樂純等一大批新晉品牌相繼涌現。與此同時,新希望、蒙牛、伊利等傳統品牌也都推出了水牛奶產品。市場百花齊放,百菲乳業又當如何應對呢?
03
網紅效應是一把雙刃劍
在2018年以前,百菲乳業還是個小透明,產品只在廣西周邊銷售。雖然彼時以百強股份之名踏足了新三板,但業績不溫不火,2017年收入僅為3021.3萬元,凈利潤不足130萬元。
都說事業成功一半靠運氣,一半靠努力。2019年市場刮起了水牛奶風,不少網紅達人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開始宣傳水牛奶,百菲乳業旗下品牌百菲酪赫然在列。
得益于新媒體的推廣,2019年百菲乳業營收2.83億元,同比暴增254.92%。嘗到了甜頭后,百菲乳業開始加大了品牌推廣,2020年和天貓達成戰略合作,同年百菲酪出現在李佳琦直播間,自此名聲大噪火爆出圈。
可以看出,利用網紅效應百菲乳業實現了量的飛躍。直到現在營銷依舊是百菲乳業的重頭戲。2024年銷售費用1.93億元,同比增加了80.14%,是2021年的三倍。
對于銷售費用的激增,百菲乳業給出的解釋為公司正處于快速提升階段,需要保持較高的品牌曝光度和市場知名度。作為小眾奶品,只有加大電商推廣和廣告宣傳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戰略思路很正確,只是網紅光環下,百菲乳業能否經得住市場考驗呢?
眼下乳企們一方面向上游布局,另一方面尋求差異化,營銷只是最基礎的入門課。百菲乳業如今已經開始聚焦奶源建設,產品也進入了盒馬、零食很忙、趙一鳴、好想來、美團優選、樸樸超市等新零售渠道,為擴張做準備。
走向全國當然是好事,但接下來百菲乳業就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產品質量能不能保持始終如一?二是和其他水牛奶品牌相比,差異化在哪里?或者說,想要贏得消費者,實現品牌長紅,穩定和創新可能比營銷更重要。然而在這兩方面,百菲乳業做得還不夠好。
2021年,百菲乳業生產的水牛高鈣奶在東莞市市場監管局例行抽檢中鈣含量不合格,僅為產品標示值的72.9%。在此之前因水牛純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百菲乳業被靈山市場監管局處以28萬元罰款。諸如發臭、變質的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不在少數。
至于創新,2024年其研發費用為821.28萬元,占營收比例僅為0.58%,遠低于同行業水準。這也是百菲乳業放棄北交所的原因之一,畢竟北交所IPO新規要求近三年研發營收占比不得低于3%。沒有過硬的產品內容支撐,百菲乳業的優勢又能保持多久呢?
04
結語
新消費時代賦予了水牛奶全新的商業活力,百菲乳業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只是超快的成長速度讓百菲乳業看起來像個暴發戶,和老牌乳企相比缺乏底蘊積淀。
從發展角度,百菲乳業和麥趣爾、夏進、小西牛等三、四線乳企面臨著同樣的地域難題,不同的是百菲乳業在品類上占優,避開了惡性競爭。水牛奶雖說是安身立命法寶,但重營銷缺創新,百菲乳業還走不出小眾奶的地域魔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