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為何不愛喝茶?

斑馬消費
2025.04.07
沒有人會拒絕一杯茶香,但資本不待見傳統茶企。

文:沈庹

來源: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


3月初,西湖龍井核心產區還未開采,直播間里龍井茶已經熱銷一片。這些龍井茶來自何處,為什么這么早就上市?

事實上,龍井茶廣義產區龐大,每年總是非核心產區搶先上市,幾百元一斤的價格,很容易讓人以為喝到了正宗西湖龍井。

正是各種誤區的存在,導致茶行業始終缺乏透明度,無論價格,還是品質,普通消費者很難取到真經。

這也讓茶行業,一直不太受資本市場的待見。


01

資本不愛喝茶


沒有人會拒絕一杯茶香,但資本不待見傳統茶企。

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過去3年,涉傳統茶企融資事件寥寥無幾,2024年,僅有兩宗,分別為福建茶企閩東紅和袋泡茶品牌茶里,其中,閩東紅赴美上市融資金額為700萬美元。

瀾滄古茶2020年沖刺A股之前,投資機構僅有景邁新實業和福思投資,2018年分別投資1580萬元、950萬元。2019年,浚泉信本、共青城凱易恒正分別投了2000萬元和2990萬元,2021年轉身奔赴港股時,新余信中合火線入股。



中國茶葉消費市場近7000億元,規模并不小,但A股幾乎沒有一家純正的茶企。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茶企在根上的問題沒有解決,一是產品、品質及價格不透明;二是產區及茶品類多且難標準化,在資本市場很難講出好故事。

2020年6月,中國茶葉首沖A股,在披露招股書后馬上收到證監會問詢的69個問題,涉及沖刺IPO前分紅、國企改制以及股東等諸多事項,每個問題都是一張超難的考卷。近期,公司主動撤回申請,IPO審核終止。至此,茶企沖擊A股全線落空。

瀾滄古茶順利登陸港股,坐上普洱茶第一股的交椅,但上市以來股價大跌、業績大變臉以及人事巨震,讓市場觸目驚心。

茶行業重資產投入、周期長,茶企內控以及財務制度等,也讓資本對其避而遠之。

2021年7月,龍潤茶因披露失實、內控缺陷等被聯交所強制退市。該公司在2009年借殼龍發制藥上市,是國內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普洱茶企業。兩年后,天福才登陸港股。

新三板是茶企的集中地,高峰期有不少于20家大小茶企。不過,這些公司普遍收入規模不高,還時?!吧隆?。比如,主營福鼎白茶的白茶股份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9年就因虛增2017年利潤東窗事發,后又發生貸款逾期、人事振蕩等狀況,2022年被摘牌退市。

近十多年里,不少傳統茶企憧憬A股,鐵觀音集團、杭州龍井茶業集團、四川竹葉青等都曾計劃上市,但至今沒有公開消息。



02

市場供大于求


中國茶企生產出來的茶葉,主要以內銷為主。但是,產供銷失衡的局面已存在多年。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全國干毛茶總產量分別為318.10萬噸、333.95萬噸和345萬噸,同期內銷總量分別為239.75萬噸、240.50萬噸和241.3萬噸,內銷均價分別為141.62元/千克、139.2元/千克和135元/千克。

內銷業務量增下跌,出口業務同樣備受考驗。去年,中國內地茶葉出口量37.41萬噸,同比微增1.79%,均價降幅高達19.83%,為3.79美元/千克。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茶葉、八馬茶業以及瀾滄古茶沖刺IPO時,無疑例外地提出募資擴張產能的意圖,如何消化新增產能,就成為監管層問詢的重點之一。

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茶葉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8.71%、61.60%、71.43%和75.49%,盡管產能未完全飽和,但公司還是計劃拿出約2.90億元募資,用于云南普洱茶的擴能。

實際上,公司存貨規模增長趨勢明顯,2022年上半年存貨賬面價值16.55億元,占比總資產的52.07%。其中,2022年上半年存貨同比增長7.49%,主要是規模擴大,采購原材料的增長。

撤回IPO后,中國茶葉曾對外給出一個較為體面的理由,即順應戰略調整和深化內部改革發展需要。

存貨高企,影響資金流動,而且還會增加跌價風險,以至于變現凈值降低,進而影響業績。

2024年上半年,瀾滄古茶存貨規模為9.09億元,占其總資產的55.36%。相比其他茶類,普洱茶產品比較特殊,行業里有最佳品飲期為3年的說法,如果超越這條紅線,存在減值風險。

為了盡早賣出茶葉,瀾滄古茶線上線下火力起開,但對產品規劃和價格管控的缺乏,導致去年對線下門店經營產生了沖擊。

隨著庫存商品規模的增長,八馬茶業存貨價值逐年增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存貨的賬面值分別為4.40億元、4.36億元及4.61億元。



03

非標產品生意


茶葉制作從產地種植、采摘、制作、挑選到成品,工序多且復雜,呈現出來的味道往往也不太一致,甚至每一家茶廠生產出來的都有所差異。缺乏行業統一的標準,且散而亂。

和茶葉一樣,咖啡也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同樣經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不過,咖啡普遍可以用拼配來平衡品質,與各產區咖啡豆可以形成互補效應。立頓也借鑒了這種方法,將茶葉做成袋泡茶產品,得以行銷全球。

但是,袋泡茶并沒有成為中國茶飲市場主流。這也間接說明,袋泡茶在解決茶葉產品標準化過程中,并不是最好的答案。

梳理發現,八馬茶業、瀾滄古茶、天福,甚至包括新茶飲行業里的奈雪、喜茶們,曾都推出過袋泡茶產品,其主要作用僅僅在于迎合部分市場需求,無論銷量,還是推廣,各家常規產品還是主流。

中國消費者對茶葉的飲用,更看重泡茶的儀式感和莊重感,原葉茶的形態,遠比一包袋泡茶悶在杯子里雅趣多了。

杜國楹從電子產品跨界茶行業后,像一條鯰魚,攪動了這潭死水。他用小罐茶重新定義茶,將茶由農產品、土特產的定位,向快消品轉型,一罐一泡的形式,加上定位商務禮品屬性,顛覆了茶葉的傳統印象。

為盡快在茶圈實現突破,小罐茶砸錢開路,高舉高打。公開報道統計,2015年之后3年里,小罐茶及子公司黃山小罐茶營銷投放支出高達2.7億元,僅2018年就花掉1.47億元。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小罐茶價格貴,但實際賺不了多少錢。杜國楹2019年接受虎嗅專訪時透露,其實際僅凈利率5%。



在茶行業里,熱衷營銷的還有八馬茶業。從茶中奢侈品、商政禮節茶,再到“認準這匹馬,好茶喝八馬”的品牌認知迭代升級,公司不斷在調整定位。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前9月,其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6.17億元、6.81億元和5.20億元,占公司收入的33.94%、32.09%和31.57%。同期,凈利率維持在9%-13%區間。

天圖資本自2013年投資八馬茶業,一路陪跑至今,仍沒到收獲期。天圖資本投資人馮衛東曾感嘆,茶葉產品只有標準化,和服務結合好,才有講出好故事的可能。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斑馬消費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