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湘
來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股市反復波動,但部分年輕人的“節約傾向”還在繼續,這次大家瞄準了掛面。與吃一盒桶裝方便面要花5塊錢相比,7元500克一把的掛面,可以吃好幾頓,更便宜實惠。
掛面,是中國人飲食中最質樸的面食。以前是中老年人節約過活的搭子,現在是年輕人摳錢的依靠。除了便宜外,也與掛面近年開始穿上“0脂、養生”等時尚外衣有關,契合著年輕人吃一碗素面也要嗦出價值的“窮樂感”。
01
年輕人為何愛上掛面
35歲的羅全是典型的上要養老、下要育小的夾心層,在漲薪無望的年紀和行業,雖知省錢生不出來錢,但沒有別的辦法。
他是粉面愛好者,以前家里會輪番批量買入熱干面、酸辣粉、香港出前一丁、泰國MAMA方便面,以及包括白象老母雞湯面、康師傅藤椒方便面等在內的各式面食。
但自從這幾年35歲夢魘襲擾,他改吃掛面已經好幾年。即便股市好轉時,他還是自嘲已經“窮成了習慣”。
改吃掛面,沒別的,首要原因就是一本“經濟賬”。他打開自己的電商訂單,隨便算算成本,就知道哪個更劃算。
蔡林記熱干面10人份42.12元,每包4.2元;
麻六記酸辣粉2人份21.42元,每份10.71元;
香港出前一丁5包20.7元,每包4.14元;
泰國MAMA方便面5包,每包11.8元
白象老母雞湯面10袋,34元,每包2.36元;
康師傅藤椒牛肉方便面20袋,59.9元,每包2.995元。
看得出來,袋裝方便面食品還是相對劃算的,但也要看電商是否打折,況且近來方便面還在漲價,尤其是桶裝的,很多從4.5元/桶漲到5元/桶,很多人嫌貴。如果想吃點更有人氣的海外或者特色的酸辣粉、熱干面等,成本就高一些。與之相比,掛面就便宜多了。
市場上,原味掛面7元。羅全一般至少可以吃5頓及以上,一頓成本也就1.4元。
即便里面加個雞蛋原材料,成了“雞蛋掛面”,淘寶上零售價5包也才27元,平均下來每包5.4元,而5.4元又可以吃幾頓。
羅全說,“雖然也就是幾塊錢的生活賬,但從省下的一塊兩塊里獲得的情緒滿足感更大?!?/p>
圖 | 掛面吃的是情緒
行研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掛面價格體系中,5元以下掛面占比60%,5-8元占比30%,8元以上占比10%。這年頭,還有10元以下的食物,可以說是打工人的最佳“飯搭子”。
以前,掛面給人的印象是中老年吃得多,“視覺效果”也比較樸素,如今一些年輕人開始吃,雖然有省錢動機,但也不想“太寒酸”。
在小紅書上,“掛面神仙吃法”的tag下,有1萬多篇介紹筆記。
從“花費1.2元、卻香慘了的清湯面”“爽極了的香辣拌面”,到包括“打工人能快速吃上的烤掛面”等在內的“9種早餐面做法”,年輕人的手作掛面主打一個色香味俱全,踐行了“最基礎的食材也能做出最高級的味道”精神。
圖 | 年輕人的烤掛面,最后會做成包蔬菜和火腿的卷餅,來自小紅書
而這些帖子流量高的有23萬點贊、15萬收藏,可以說年輕人愛上掛面,不算空穴來風。
當然一些年輕人也反映,不愛掛面,更愛鮮切面。鮮切面不是掛面,它的含水量較高,口味也被認為比掛面好。掛面是將濕面條放在竹竿上干燥制成。
在電商平臺上,賣得好的鮮切面的價格是12.9元2包,合一包6.45元,成本高一點,但也有相對便宜一點的。
02
“以面做大”
掛面雖然不起眼,給人一種廉物之感,但有本事的人還是能從小行業中賺到“財務自由”。
1972年,11歲的邢臺少年魏海金開始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賣面條。之后他湊錢買了二手掛面機、承包了村里的第一面粉廠。
35歲那年,魏海金成立了沙河市面業,如今就是在掛面市場以22%市占率排名第一的金沙河,它包括掛面、面粉業務在內的銷售收入2023年達167億元。其中有數據稱他日產掛面5000噸,被譽為“掛面大王”。
市占率以8%排名第二的是陳克明。
1984年,出生在湖南南縣的陳克明,憑借一臺手搖面機和一輛小板車,走上掛面的創業之路。2012年,克明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掛面第一股”。
國慶節前,克明食品市值為32億元。今年上半年,克明的面條營收為13.11億元,占該公司業務收入一半多一點,另一半收入來自生豬養殖。
圖|陳克明經典包裝幾乎成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市場排名第三的是來自河南的想念食品,有數據稱它的掛面產量占全國4%。1998年,來自河南南陽、27歲的知識分子孫軍庚承包了河南面粉廠。
2000年,他靠賣早期網紅概念的“千禧面”賺了30萬,倒閉邊緣的面條廠開始走向正軌。隨后,孫軍庚與妻子熊旭紅成立了河南想念食品,讓自己品牌的掛面走向了全國。
從三大頭部掛面品牌創始人的入行時間來看,克明面業和想念食品分別成立于1997年和1998年,金沙河作為集團正式成立于2019年,但快速發展始于2003年。
三大品牌入局行業的時機點在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掛面行業正從傳統手工業向機械化生產轉型,同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也為掛面創造了消費市場。按照現代的說法,這三個品牌都算抓住了“風口”。
當然,食品制造業的故事跟后來流轉的各種互聯網的、科技的風口比起來真不性感,在80、90后人眼中,中老年人才是他們的消費群體。沒有年輕人加持,行業未來潛力就弱。
但形勢在逼行業變化。
在掛面行業,有兩個結論。一是2009年~2019年間,我國掛面產量10年間上漲了176%。二是2012年~2022年,我國掛面銷售規模已連續10年低于產量規模。
用行業內的說法,傳統以中老年為主的吃掛面的人變少了,這就需要擴展新興人群,比如年輕人,這成為企業們發力的方向之一。
近幾年,包括這三大品牌在內的掛面行業鑒于形勢,紛紛開啟了一種“營養化、養生化、年輕化”之類的變革。
比如,產品上,金沙河掛面就在對外宣傳中稱,“采用了低溫烘干技術,降低了脂肪含量。添加了蔬菜汁、雜糧等天然成分,促進營養均衡等”。
陳克明則推出了黑麥蕎麥低脂掛面,主打原料搭配上放了70%的黑麥、30%的蕎麥。想念則推出了營養多谷物掛面,聲稱添加了7種食材、21種原料。
這些低脂、谷物之類的關鍵詞,可謂正中年輕人的下懷。
圖 | 主打0脂肪的掛面,很戳年輕人的心
產品之外,為了在營銷上接近年輕人,陳克明兩度簽約中青年比較喜愛的劉濤為品牌代言人。
去年10月17日,作為“掛面大王”的陳克明還以72歲的所謂“高齡”在抖音開播做起了網紅,只不過他想宣傳的不只是掛面,還包括他想新開創的“健康米”系列。
圖| 陳克明直播
除了這三大品牌,其它品牌也在跟進。
白象推出了山藥營養掛面,突出健康食材。還有品牌推出了“零食鹽、全麥粉、零添加”的掛面??赡苡心贻p人不了解的是,掛面在制作過程中本身就放入了定量的鹽,所以在后續烹調過程中,如果再放鹽就很容易超標,這才有品牌強調“零食鹽”。
可見,企業們向著年輕人的期待靠攏,與如今年輕人愛上便捷、實惠的掛面,算是一種雙向奔赴,也形成了掛面產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這條路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如今新興的螺螄粉、酸辣粉,甚至預制菜等產品,都在作為可替代性產品,與掛面搶著年輕人的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內看來,掛面行業發展已經相對成熟。有行研指出,2020年掛面行業前五名企業產量占行業總產量的比例為32.2%,至2021年已達到41%。
這意味著頭部玩家的動作,很容易帶動行業全局的提質。
03
掛面也有你想不到的延展價值
別以為掛面只是一個質樸的“吃物”,它包括非遺、文旅、乃至中國土特產出口等多元價值,現在也越來越多地被開發出來。
在四川德陽中江縣,這里出產的掛面可追溯至宋代,明代成為向皇帝進貢的“御面”,2007年,“中江手工掛面制作技術”進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成為“地理標志產品”。據說,中江掛面一年可以賣出50萬公斤。
就在這個國慶,中江掛面村開門試營業,這是一個標準的文旅項目,游客可以在村落里體驗悠久的掛面文化,嘗試掛面手作,參加掛面萬人宴,還能體驗鄉村生活游。而居住在掛面村的居民也因掛面致富,據說平均每戶新房的陽臺面積高達40平米。
圖 | 中江掛面村
同樣,在四川綿陽市鹽亭縣,鹽亭掛面也是當地非遺,還因為革命歷史被稱為“紅軍面”。這里常年有一些鹽亭非遺工坊,將非遺的風采與民眾體驗結合起來。
非遺掛面不但墻內香,近年還作為中國土特產的代表出口海外。在世界各地,受華人留學生的影響,中國的掛面文化被帶到了當地。比如中江掛面于2021年開始直接出口美國。當年末,又成功打開日本市場。
在東亞,受中國掛面文化的緣起,日本和韓國也吃掛面,形成東亞掛面圈。只不過兩地本地的掛面實力強悍,有較高的市場門檻。
在日本,有五大歷史悠久的素面品牌(類似于掛面),分別是三輪素面、播州素面、小豆島素面、島原素面、半田素面。素面市場的規模2023年推定為1300億日元,合人民幣63億元。
日本民眾常常會在歲末年初、慶祝、贈禮等節點贈送包裝講究的素面,認為細長的素面有“長壽之意”;同時認為白色象征著純潔。
除了日常食用,由于禮物的感覺強,出現了越來越高級化的趨勢,比如將干面條裝入精致的木質禮盒里并搭配一瓶醬料,價格也不菲,有的高達1萬日元左右(合人民幣486元)。
圖 | 日本的掛面已經高價禮品化
在韓國,也有自己的韓式掛面。在韓粉圈里,比較知名的掛面有農心、三養等品牌。
不過與掛面相比,受韓國影視劇影響,韓國方便面似乎在市場上更有人氣。2023年,包括大眾比較了解的韓式辛拉面在內的方便面出口,高達9.52億美元,為歷史新高。今年前8個月,韓國方便面出口已經高達8億美元。中國是韓國方便面出口的第一大市場。
在日韓,其實也存在掛面廠家希望網羅更多年輕人的問題。在日本,品牌們向年輕人打出了“美味、健康、便捷”的用戶心理營銷點,同時最具特色的方法是通過社交媒體,推廣各種“素面食譜”——通過營養的搭配與食色體驗,創造“新素面文化”,來吸引年輕人。
圖|日本推出的面向年輕人的新素面食譜
1984年,陳佩斯將小品《吃面條》帶上了春晚舞臺,憑著出神入化的表演,讓吃面條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
2024年,年輕人吃掛面,一撮蒜葉、一勺豬油,這是最初階的吃飯。只要加點“彩”,即便窮點,快樂應該會加倍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