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制作了一個清單,上面列出了我們預測的2014年會對食品和飲料行業產生影響的五大議題。
新年伊始,整個食品和飲料行業似乎仍在享受著2013年的成功,在這一年大多數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財務報告都是一流的。但是2014年情勢會如何發展呢?
成功常常取決于處理好難點問題和跟隨潮流,或者更好的是——引領潮流。雖然2014年形勢如何展開還尚未可知,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們似乎可以明顯看出幾個問題——有趨勢、有挑戰而且處處是機遇。
我們瀏覽了2013年年末所發新聞稿中作出的所有有關新一年的預測,并且對我們的編委、長期讀者和其他我們信任的人進行了調查。下面列出的這些觀點是我們得到的共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畢竟,世界很小
過去我們已經強調了國際機遇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我們選擇亨氏公司為2011年度制造商的主要動機——就像我們的標題所說的那樣,它是“美國最具全球性的食品公司”。
全球化是永恒的話題,不過2013年發生的一些事件似乎真的讓這一趨勢愈演愈烈。2012年底從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拆分出來后,億茲國際公司(Mondelez International)取得了成功。新公司擁有許多人們熟悉的零食品牌,納貝斯克(Nabisco)就是其中之一,但也有許多大眾不熟悉的品牌如Barni,Bel Vita,Lacta,Lu,妙卡(Milka)和Tuc。這一總部設在美國的制造商兼營銷商的產品中有80%都是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區生產和銷售的。
我們的新聞版使用了這樣的標題:好時公司向上海糖果商賠償6億美元。去年有一個重要的、引起全國范圍討論的新聞報道——中國肉類公司雙匯國際食品公司(Shuanghui International)對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的收購。Smithfield Foods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公司,在我們評選的一百強企業名單中排名第八。
這不僅僅是公司改變所有權和公民身份這么簡單的事。成品從一個國家出口到另一個國家的速度加快,這些貨物中有許多蓋上了美國制造的標簽。
美國人口調查局對外貿易部收集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的前十個月,有價值633億美元的國內生產食品和飲料出口海外,比四年前增長了26.6%。出口貨物總值比進口貨物多出大約120億美元,而加工食品在這一貿易差額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顯而易見,進口啤酒享譽全球,在一些地方指的就是進口美國啤酒。與2009年高達20億美元的啤酒貿易逆差相比,2013年僅為4.48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出口值增加到過去的兩倍還多。以此為起點,加工食品的出口產值超過了農產品出口產值。
美國制造的食品越來越受歡迎,這表現在許多食品種類上。以乳制品為例,基于整個2013年十月的發貨量,美國乳品出口協會預測2013年的出口值將達到破天荒的66億美元,比2012年高出30%。依據總固形物含量計算——原料乳中有12%不是水——美國10月份的產品中出口的占16.3%。換句話說,有六分之一的牛奶出口海外。
這不是全部的干貨。亞洲、中東和南美的人們已經逐漸接受了美國干酪的味道。從三月份開始,連續八個月干酪出口量高達25000噸,十月份更是達到了27074噸,比2012年10月增長了42%。在6至10月間,乳脂的出口量增加了三倍,前十個月的總量達到了71640噸。需求增長最大的地區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對阿亞圖拉國家不收取用于轉基因飼料的額外費用)。顯然美國乳制品不添加三聚氰胺也吸引了中國消費者,與上年同期相比,今年十月份中國的購買量增加了一倍。
包裝食品的出口量也在增加。家樂氏公司成噸的購入谷物卻以盎司為單位出售,其銷量的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歐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這些地區的增長彌補了國內零食和谷物銷售量的下滑。在愛爾蘭和伊斯坦布爾銷售的盒裝玉米片是在密歇根州巴特克里市和田納西州孟菲斯市這類地方生產的,這樣可以借助美國的機器和工人為產品增值。
在另一個國家做貿易需要將商業活動與當地的民情相適應。全球化是檢驗這一準則的最佳實踐。當美國食品公司在外國開店時,除了生產技術他們還常常帶來更高的食品安全和職工保護標準。反之亦然。在美國流行之前,企業社會責任(CSR)在歐洲就已經是一個熱點了;幾乎所有的美國跨國公司都已經出具了CSR報告,大力宣傳他們在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能耗和用水量方面所做的努力。
美國公司謹慎地繞過可持續性問題,小心地不去冒犯氣候變化否認者或避免繳納碳排放稅。但他們的歐洲同行卻不是這樣:聯合利華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坦率地認可了降低排放和浪費科學原理。因此,該公司將會獲得供應鏈效率,而美國公司將必須與之適應以避免競爭的不利影響。畢竟,原油的價格在過去十年中上漲至原來的四倍。
聯合利華的可持續生活計劃要求,到2020年每生產單位的用水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并且公司的生產設施要能夠達到這一目標。聯合利華的美國工廠已經在四年中將用水量降低了26%;而肯塔基州卡溫頓市的冰淇淋工廠也不甘示弱,通過流程改進的方法將用水量降低了75%。這既是美國人獨創性的證明,也是過去過度浪費的證據。
美國食品公司能否繼續保持或者進一步地加強他們在全球食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呢?又或者,在貨幣估值和其他能夠引起波動的因素的影響下,高附加值食品領域的貿易會遵循商品模式嗎?不管怎樣,國內的生產商擁有無與倫比的生產能力和較低的生產成本,這就足夠讓他們緊緊把握住國內行業的發展軌道。
反式脂肪時代的結束?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去年12月7號正式宣布不再考慮將部分氫化油(PHOs—反式脂肪的前體)作為一般公認安全(GRAS)的食品原料,這一聲明不能算是十分令人震驚,但也同樣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FDA在引用了相關的科學證據后指出,將部分氫化油從食品供給中去除后,每年將會有近7000人避免死于心臟病。該機構稱這次聲明只是一個初步裁定,并且有60天的時間作為征詢公眾意見期。但在去年年底,眾多利益相關者要求該機構提供更多的時間來征詢公眾意見,作為對此的回應,FDA將期限延長到今年3月8號。
氫化作用在上個世紀早期被廣泛使用,在當時看來,這是一個絕妙的想法,不僅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而且看起來也明顯比飽和脂肪好很多。但人們后來發現,部分氫化油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這種“有害”膽固醇方面和飽和脂肪的影響是一樣的;但和飽和脂肪不同的是,部分氫化油同時也會降低“有益”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這可能比飽和脂肪的危害更大。部分氫化油在心臟病方面尤其具有危害性。
在2006年,FDA要求食品生產商在其產品的營養成分標簽上(Nutrition Facts label)標明反式脂肪的含量。隨著公眾對于該成分健康威脅的認識不斷加深,許多食品生產商已經更改配方以降低或去除產品中的反式脂肪,但是仍有大量的產品含有部分氫化油。
一家大型企業的產品開發人員告訴我們說,對于此次改革的投入就像當初要生產自己的健康食品和標簽企業倡議一樣,規模較大的生產商有的已經完全脫離了部分氫化油的使用,有的還在進程中。但是一些小型生產商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因此這項禁令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會讓他們陷入困境。
為了得到第一手的新聞資料,我們聯系了許多食品生產商,不論這些公司是否已經開始去除其產品中的反式脂肪,他們中大多數都表示自己已經知曉了這種改變的發生。但是至少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公司已經暗示他們將會對此作出反抗。
一位發言人指出:“對于FDA的民意調查要求,通用磨坊公司將作出十分積極的回應。部分氫化油一直被FDA和食品行業認為是安全配料。通用磨坊公司也一直致力于降低其產品中部分氫化油的使用—而且我們在美國出售的零售產品中已經有超過90%的產品標簽標有零反式脂肪。但是既然FDA要求對這一問題進行評論,我們就實話實說了。”
盡管該機構表示將會給食品生產商一個足夠長的配方調整期,但這一禁令似乎最終仍會下達。這些氫化油要完全被淘汰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當然,我們將跟蹤記錄這一事件的進展。生產商們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在www.regulations.gov上按照案卷編號FDA-2013-N-1317來提交您的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