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聯合主辦,以"強化食品安全科學基礎,實現社會共治"為主題的"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將于2014年4月15-18日在北京召開。
據會議主辦方介紹,在"食品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的背景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工信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四年在京召開國際食品安全論壇。
4年來,論壇以服務功能和解決問題的導向設計,從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風險管理出發,通過對全產業鏈風險交流的深入探討,從而提出從本質上解決消費者與食品生產者和監管者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方案,并歸納總結出目前中國食品安全面臨的五大挑戰及應對措施,并提出"加大對食品安全的公眾科普,維護社會穩定"的政策建議,凸顯了論壇"高端、科學、前瞻"的三大特征。在此過程中,科技界已達成共識--必須以科學精神維護食品安全的國家形象,在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中承擔重要責任,繼續推進中國食品安全穩中向好的整體形勢。
目前,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大會主題內容已確認,框架呼之欲出,彰顯四大特色。
政府、學術界、工業界、媒體實現有效配合與互補
前四屆國際食品安全論壇的會議成果,對中國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此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本屆大會將一如既往地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本屆會議從組織籌備的角度上廣泛吸納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優勢。將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需求、學術界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支撐和公眾科普的優勢、工業界對食品生產和銷售過程的全程監管、媒體對形成社會關注,傳播食品安全知識的不斷探索緊密集合起來,通過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的高端平臺以形成有效配合與互補,為構建中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提供幫助。
目前,會議已受到杜邦營養與健康、藝康、百勝餐飲、李錦記、3M、康師傅、匯源、欣和、通用磨坊、嘉吉、濠吉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會議同期仍將針對當前的食品安全熱點舉辦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通過科技界的有效解讀,使媒體將科學的聲音,準確無誤地傳遞給消費者,真正實現社會共治。
國際化的專家陣容鑄就中國食品安全的智庫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從第三方的視角,公正、客觀、真實地審視中國食品安全工作的進展和不足,強調應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食品安全工作,強調從國際國內兩種視角來審視中國的食品安全管理。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食品安全局、美國FDA、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50余位具有豐富實踐操作經驗的國際人士以及國內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保證了會議討論主題講得透、說得清,有效地體現了會議主題設置的需求,并由此形成了中國食品安全工作的"智庫",提升了會議的價值。
14個熱點話題回應食品安全的當務之急
在延續往屆會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和行業面臨的難點,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將關注點聚焦在業界14個全球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話題上。包括食品安全與微生物控制、標準化和工業化:餐飲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乳制品產業鏈安全與可追溯體系建設、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與政府科學監管、現代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保障過程控制、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與第三方認證、食品摻假鑒別與管理、傳統食品工業化與食品安全、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實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整合、食品安全與風險交流、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果蔬制品營養與安全等。
權威培訓培育與國際水平相對接的專業人才
從全球范圍來看,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食品安全頭號殺手,食源性疾病應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點;盡管中國在食品微生物領域已經取得長足進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由此造成媒體和消費者對于我國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嚴重的感觸不深,報道和關注力度不足。鑒于此,2014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繼續聯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權威機構于大會前夕共同舉辦培訓班,以食品安全微生物控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熱點為兩大核心,并首次針對"指示菌"進行相關培訓,秉承以往專注技術的思路,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親自授課,同時結合國際案例和最新進展進行實踐指導。形成對于我國食品安全工作隊伍整體專業修養提升的有效支撐。
此外,大會期間,主辦方還將同期舉辦"食品安全設備與技術展"。展示范圍涵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實驗室檢測分析設備、食品包裝檢測設備、化學物及其它污染物檢測設備以及食品安全技術服務等眾多領域。我們期待,本次國際食品安全大會的召開,來自全球的食品安全精英將再次聚焦食品行業的關鍵領域,繼續打造中國食品安全的高端智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