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研究,在兒童期健康飲食的孩子可能比那些吃不健康飲食的“垃圾食品”的孩子擁有較高的智商得分。

這項發表在《歐洲流行病學期刊》上的研究檢查了在6,15到24個月的智商分數在8歲兒童水平的7000多名兒童的飲食模式之間的聯系。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以麗莎·史密瑟斯博士為首的研究小組分析了英國對父母與孩子的雅芳縱向研究 (ALSPAC)的數據,揭示那些在早期健康飲食的孩子可能智商略高,而那些食用更多垃圾食品的可能智商略低。
史密瑟斯說道:“飲食供應在頭兩年大腦組織發展所需的營養物質,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飲食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我們發現孩子在母乳喂養六個月并在15到24個月擁有健康飲食,通常包括食物如豆類、奶酪、水果和蔬菜,其智商在八歲時高出兩分。
她透露:“那些在頭兩年經常食用餅干、巧克力、糖果、飲料和薯片的孩子的智商在八歲時低兩分。”
作者總結道,他們的研究結果建議從6到24個月的飲食模式對8歲時的智商有一個“小但持久的”作用。
研究細節
這項研究調查了7079名兒童的數據,比較了一系列的飲食模式,包括傳統和當代家庭準備的食物,隨時準備好的嬰兒的食物,,母乳喂養以及“任意的食物”或垃圾食品。
作者揭示,飲食數據通過問卷收集,每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模式。
研究人員說:“在所有的年齡中,任意模式(特征是餅干、巧克力、糖果、汽水、薯片)與智商減低1 - 2點有關。”
“在15到24個月母乳喂養模式在6個月和家庭自制的當代模式 (草藥、豆類、奶酪、生的水果和蔬菜)與1到2點更高的智商有關。”
史密瑟斯補充說:“我們還發現在6個時內隨時準備好的嬰兒食品對智商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是在24個月時會有一些積極影響。史密瑟斯說,她的發現強化了在關鍵,成型的時期給孩子提供健康飲食的需要。
她警告說:“重要的是,我們考慮食物對我們孩子的長期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