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中國老牛奶

極物
2023.05.22
你還記得自己喝的第一瓶牛奶嗎?

文 : 極物君

來源:極物(ID:ijiwulife)


小時候,我最羨慕的就是表弟家門口掛著的牛奶箱。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送奶的叔叔就會騎著摩托車把鮮奶放到牛奶箱里,等小孩子喝完把空玻璃瓶放回原位,第二天又會在同一個時間出現滿滿的兩瓶鮮牛奶。為了能蹭上這口平日里難得的鮮奶,小時候我沒少找理由往表弟家跑。


在蒙牛和伊利遍布全國之前,廣東小孩人手一瓶的,是紅白相間印著飛牛的屋仔奶香滿樓,還有紅盒和藍盒的燕塘牛奶;而對每個上海小囡來說,弄堂里,藍白色牛奶箱里的光明牛奶,是他們的光;完達山、龍丹、輝山……這些牛奶,則頑固地占據著東三省孩子的童年記憶。


各式各樣的地方牛奶,是中國孩子童年里的“快樂配方”。

但長大以后,我們會發現家門口的奶箱逐漸消失了,從便利店里買來的奶喝起來也不如小時候濃郁了。無數喝著牛奶長大的朋友都不禁疑惑:是我們口味越來越挑剔了?還是現在的牛奶真的沒味了?

牛奶是從什么時候起變得不好喝了?

圖片圖|Charlotte May ?


01

中國童年牛奶圖鑒,

哪一瓶是你的童年快樂奶?


1949 年新中國剛成立時,5億中國人,只擁有12萬頭奶牛和4家乳品廠。中國一年的總產奶量僅 21.7 萬噸,每人每年平均下來 400 克,還不到兩盒的量。

1950年代,中國乳業誕生了兩位根正苗紅的“始祖”——上?!肮饷鳌焙捅本┑呐D炭傉荆ê蟾称罚?。

全國各地也開始興建奶牛養殖合作社,其中要數呼和浩特的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和石家莊的幸福乳業生產合作社搞得最好。它們就是后來的伊利和三鹿。

但鮮牛奶仍然是那時候的奢侈品。

“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奶糖,是50年代用來給小孩補充營養的食物。直到改革開放后,價格低廉的奶粉,仍是大多數人用來兌成“還原奶(復原乳)”的首選。

中國牛奶行業的爆發,還要要等到40年后。

1986年,河北的三鹿開創出“奶牛下鄉,牛奶進城“的運營模式,將自家牧場的奶?!八汀苯o農戶,農戶可以用牛奶分期付款,最終得到奶牛的所有權。這個模式讓三鹿減去了自建牧場和奶牛養殖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奶源成本,三鹿因此迅速增加了奶源產量,快速占領了市場。

1993年,三鹿奶粉的產量和銷量都跑到了全國第一。圖片
圖片
▲ 1981年3月,奶工肖春蘭正在給奶牛擠奶。(圖 | 陳則云 ?)

1992年,光明也在上海和華東地區實現了送奶入戶。當時訂奶的電話簡直被打爆了,仿佛一夜之間,弄堂里每戶人家的門口都出現了藍白色的牛奶箱。

奶瓶“叮鈴當啷”的碰撞聲交疊在弄堂里的吳儂軟語間,街坊那時候見面的問候語都是“儂牛奶訂過伐?”“訂勒,訂勒半年?!?/section>
圖片

▲ 從前需要親自到奶站打奶的上海人,終于實現了“喝奶自由”。(圖丨小民民 ?)

牛奶加面包,90后打工人的早餐模版,正是來自他們的童年——那個牛奶快速成長的時代。

到了2002年,光明乳業的產銷量、市占率均達到了全國第一,主攻北京市場的三元緊隨其后,排在老二。

▲ 三元鮮牛奶(圖丨可可布朗尼椰??)

但鮮奶的缺點就是保質期短。像內蒙等黃金牧區的奶常常運不出去,一方鮮奶只能供一方人。

這時,一家來自瑞典的無菌食品包裝巨頭——利樂,發現了這個商機。

1998年,為了打開中國人牛奶市場,利樂聯合三元在北京搞了一場中國牛奶科學論壇,大會得出了一個結論——日本人長高,全靠喝牛奶。

此后,“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口號。第二年,“學生奶”也浩浩蕩蕩進入了學生們的課間。

從幾個小時到幾個月,利樂讓牛奶的保質期大大延長。它把中國牛奶行業往前推了一把,也由此拉開了一連串牛奶戰爭的序幕。

制圖 | 極物 ?

02
中國牛奶大戰,
常溫奶還是低溫奶?圖片

利樂在中國牛奶行業掀起的戰爭,發生在常溫奶低溫奶之間。

低溫奶(巴氏殺菌奶)通過70℃~75℃持續加熱15秒來殺菌,最大程度地避免風味和營養流失。但保質期一般只有7天,而且運輸嚴重依賴冷鏈,價格較高,是常溫奶的2到3倍。

常溫奶也叫UHT奶,一般都經過了超高溫滅菌的工藝,用135℃~139℃加熱2到4秒,在損失一定營養和風味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長期保存和長途運輸。

UHT滅菌術與利樂包的普及,促成了我國牛奶市場的蓬勃發展,也促成了后來的兩大牛奶巨頭誕生——1993年,伊利創建;1999年,蒙牛誕生。

當光明和三元用低溫奶滿足著本地人的牛奶需求,伊利和蒙牛則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一邊搶市場,一邊搶奶廠。
圖片

圖 | 蒙牛乳業 ?

伊利、蒙牛除了依靠廣告、價格優勢等在全國瘋狂擴張,2004年國家推行“禁鮮令“,禁止巴氏奶使用“鮮“字標識,也讓地方乳企失去了叫板伊利、蒙牛的核心賣點。

地方乳企上下求索,直到2008年才等來“禁鮮令“的廢除。但在2005年,蒙牛就依靠超級女聲的冠名,風靡全國。2008年,作為奧運官方合作伙伴的伊利,發展勢頭勢不可擋。這一時期,常溫奶得以蓬勃發展,蒙牛和伊利,也成為了無法撼動的巨頭。

2003年,伊利以62.99億元的營收超越光明乳業的59.81億元。次年,蒙牛又以72.14億元的營收,力壓超越光明乳業的67.86億元。 

自此,中國乳品行業基本形成一個穩定格局:伊利、蒙牛稱霸常溫奶、地方奶企分割低溫奶。
圖片

制圖 | 極物 ?

但光鮮靚麗的數據,卻建立在了那個年代孱弱的養殖業之上。

缺少自有牧場的伊利、蒙牛開始和三鹿搶占散戶奶源。

在巨大的需求和寬松的監管條件下,奶廠高價爭奪奶源天天上演。養奶牛一度讓奶農賺得盆滿缽滿,也正是在那個年代,各種魔幻事件輪番上演:黃?;瘖y冒充奶牛,為增產量近親繁殖,細菌超標加抗生素,蛋白低了加三聚氰胺……

在2008年,直接釀成了轟動全國的三聚氰胺事件。

中國乳企的口碑,也在這一年徹底崩塌。

圖 | 圖蟲創意 ?

03

以前的牛奶,真的更香嗎?


“老”牛奶的消失,首先是隨生產和加工工藝的進步,人們飲用習慣的變遷。玻璃瓶的鮮奶被紙盒的常溫奶代替,奶箱也漸漸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回憶和印記。

而隨著奶牛養殖的發展,我們童年里對奶味的記憶,也在一點點變得模糊。

現在我們喝到的牛奶不好喝了,其實是真的。

小時候在本地養牛戶那里買過現擠鮮牛奶的孩子一定記得,牛奶燒熱后都會起一層奶皮。

這層奶皮是牛奶中的脂肪顆粒上浮形成的,而脂肪正是重要的香味物質來源。

但現在的牛奶加工處理過程中,都會有“均質“這個環節。

它把脂肪打成更小的顆粒,讓它們平均地分散在牛奶中,這樣牛奶可以長期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不易酸敗,也不會因久放產生自然分層,導致上層牛奶口味濃郁,下層牛奶口味寡淡而影響整體口感。

因為沒了奶皮,所以我們在喝的時候,就會覺得牛奶味道沒以前那么濃郁了。
圖片

▲ 脂肪比水輕,又不與水混溶,就會上浮到牛奶的表層。(圖 | 圖蟲創意 ?)

再者,常溫奶的普及,也正模糊著低溫奶最初賦予我們的香甜記憶。

研究表明,牛乳在經歷高強度的熱處理后,口感會出現較重的澀感和蒸煮味。在貯藏6個月后,還會出現玉米味、金屬味和陳腐味等其他風味。
圖片

圖 | Alex Green ?

喝奶的人多了,草原上的奶牛變多了,草也不夠吃了。

以前吃草的奶牛,能把草里的萜類、醛類等幾十種風味物質吃到肚子里,經過消化吸收,擠出來的奶都是香的。

到了現代,為了養牛更加規?;?、標準化,現在奶牛們的伙食,基本是谷飼為主。

精細的谷飼,讓奶牛擁有了更充足的營養,能產更多的奶。但同時,也導致牛奶里的乳脂下降,減弱了奶香味。圖片
圖片
圖1、2 | 圖蟲創意 ?

1949年,中國全年奶產量僅 21.7 萬噸,到了2021年,我國牛奶年產量3683萬噸。

從1949年,人均不到兩盒的牛奶總產量,到2021年,中國人均喝奶量已達14.4公斤。若簡單地以250g/盒的牛奶來計算,相當于人均一年喝了57.6盒牛奶。

我們用一些風味的丟失,換來了全民喝得上牛奶的時代。而隨著中國乳業的發展,我們還能找回童年的味道嗎?

圖 | 圖蟲創意 ?


04

童年味道的牛奶,

我還能喝到嗎?


無疑,當常溫奶走進日常,“低溫奶”的時代也正悄然回歸。

2014年起,常溫奶的銷量增速放緩。2016年后銷量更是持續下滑。伴隨近幾年冷鏈物流的發展,低溫奶市場出現回溫。

大乳企紛紛加入到這場“冰箱里的低溫大戰”之中,新的牛奶品類——“高溫殺菌乳”、“超瞬時殺菌乳”(為了和UHT奶、巴氏奶區分,行業內將它們俗稱“中溫奶”)也隨之橫空出世。

圖片制圖 | 極物 ?

有人問,這是我們期待的童年鮮牛奶風味回來了嗎?

答案并不一致。

一方面,升級后有著光鮮顏值的ESL乳,大大延長了低溫奶的貨架期;乳企在搶奪市場時打出的“價格戰”——商超、平臺里的打折促銷,加1塊錢送第二瓶……讓很多中國人一夜間實現了“鮮奶自由”。
圖片

制圖 | 極物 ?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這種奶,“奶味還是比不上巴氏奶?!?/strong>

經過高溫滅菌的ESL乳,營養和風味都有所流失。它們正和巴氏奶挨著,共用著一個低溫區,也共用著大家對“鮮”的認知。

這一下可讓買奶的消費者看花了眼:“到底哪個才是好牛奶???”
圖片

▲ 不是所有放在冰柜里的奶,都屬于巴氏鮮奶。甚至還有些透明袋裝“小白奶”,雖然躺在冰柜里,但一看背面,產品類型寫的卻是“UHT超高溫滅菌乳”(就是常溫奶)。(圖 | 圖蟲創意 ? )

但似乎無論哪個時代,當被問到:“哪里的牛奶最好喝”,我們都會把票投給家鄉的牛奶——

新疆孩子會說:“離開了新疆,喝別的奶都像在喝水?!?/section>


▲ 不是所有放在冰柜里的奶,都屬于巴氏鮮奶。甚至還有些透明袋裝“小白奶”
圖 | 是我呀陳大發 ?

當大牌牛奶占領商超,因為包裝土氣而不被看在眼里的夏進牛奶,仍是寧夏人堅定擁護的“喝奶標準”;

福建的長富牛奶,保質期短到只能在部分地區銷售,但它仍然堅定占據福建游子鄉愁的某個部分;

圖 | 長富牛奶 ?

天津人的待客之道,山海關汽水是標配,唯有海河可可奶才是推心置腹的真情;

圖 | 網絡 ?

廣西孩子更是底氣十足,直接給自己家鄉的牛奶來了一波反向帶貨:“請查查皇氏,這奶香得不像樣兒!”

圖 | 妖妖子分胃 ?

以前一直不理解什么叫白月光的殺傷力,但直到我拿起一瓶童年時喝過的牛奶,第一口驚為天人的滋味,和幼時期盼已久的課間鈴聲,瞬間涌上心頭。再有人請我客觀地去評價一瓶乳制品,我實在說不出一句壞話,只好搖頭,當一回周芷若:“我問心有愧?!?/section>
圖片

▲ 四川孩子熱愛的菊樂牛奶(圖丨一只草莓泡芙 ?)

一代牛奶有一代牛奶的使命,玻璃瓶可以消失,奶箱可以消失,但做好一瓶牛奶的初心不能消失。

國貨牛奶,加油吧。

圖 | DEARBOSS ?

參考資料:
中國乳業崩塌史:那些年我們喝過的奶,和國產乳業踩過的坑丨文眼豆子
中國牛奶的三場戰爭丨遠川研究所
為什么現在的牛奶,沒啥奶味兒了?丨丁香生活研究所
10元一瓶的鮮牛奶,我喝不起了丨新周刊
中國牛奶地圖:誰承包了你的童年味覺?丨五環外
中國牛奶的新戰爭丨港股頻道
中國牛奶行業發展趨勢調研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年-2030年)
牛奶里有防腐劑?國外奶比國內奶好?兒童奶多數是飲料?一篇幫你全解讀!丨町芒解讀
劉海燕,任青兮,李啟明,等. UHT乳貯藏期間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質的變化[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20,41(5):7-13. DOI:10.12161/j.issn.1005-6521.2020.05.002.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極物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