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倉儲店、入股金龍魚、試水預制菜,主業+投資雙虧的永輝還好嗎?
永輝內部似乎正在經歷一場陣痛,市場留給永輝的時間還有多少?

文:Truman
來源:食研匯FTA(ID:FTA_21FOOD)
1月30日,永輝超市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4 億元。盡管虧損幅度較2021年已有收窄(減虧約12億元),但從形勢來看,依然十分嚴峻。
其一,主營業務挑戰重重。受疫情影響,許多門店都有不同程度的停業,居民消費水平較疫情前有所下滑。公司作為民生企業,需要穩崗、穩物價、保銷售,毛利率水平和疫情前水平相比存在些許差距。另外,永輝超市去年科技投入約7億元,包含自主研發的全鏈路零售數字化系統“YHDOS”,目前已完成全國門店覆蓋,這為公司帶來了線上業務銷售額21%的增長,虧損仍達到4.4億元,但較上年減虧4億元。
其二是投資性虧損。永輝持有的金融資產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于2022年度有較大幅度下跌,本年度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6.4億元,主要為Karman Topco L.P(KT)公允價值較年初下滑5.24億元,其中,2022上半年報告期,公司持有的金龍魚與KT因股價下跌確認了4.36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從2017年的高光時刻(時年,公司凈利潤為18.17億元),到2022年的黯淡收官,可以想象,永輝內部似乎正在經歷一場陣痛,市場留給永輝的時間還有多少?01
頻頻關店,是優化調整還是另有難處
據統計,2019年,永輝超市高峰時段的門店數量為1440家,2021年底數量為1090家,到了2022年6月底,開業門店數量減少至1060家,而根據永輝官網的最新對外數據,2023年(截至目前)全國門店數為1033家,另有109家籌備中。
線上業務的發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公司在去年減少虧損范圍,然而線下門店業務似乎并未因此得到改善,據了解,2022年期間,永輝近50%左右的門店受到疫情影響,因疫情停業30天以上的門店近百家,最終,截至2022年末,永輝關閉了約100家虧損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8月,位于永輝大本營——福州的浦新店、西園店相繼停業,這兩家門店的離場令人唏噓,據悉,它們都于2009年上半年開業,是經營了13年的老店。2021年5月1日,永輝超市在自己的大本營籌備開設福州奧體倉儲店。2021年6月3日,又一家倉儲店四川成都開業,此后,永輝倉儲超市的開店速度一發不可收拾,部分倉儲店是在原有的永輝超市基礎上進行的改造升級。得益于永輝的千店規模,無論是門店的業態升級還是數字化升級,邊際成本較低,相對更容易產生規模成本優勢。
根據官方介紹,永輝倉儲店與永輝超市相比,有幾大不同:
1、門店倉儲化:從零售業務變為批零兼營。賣場從3000平面積擴大到5000平;門店口號都是“單價也是批發價”、“天天平價,始終如一”;
2、購物環境:通道變寬,門店商品SKU精減至5000支左右,有向山姆會員店看齊之勢,停車位顯著增加;
3、輻射范圍:輻射范圍由過去1-3公里,提升到5-10公里范圍。
永輝超市CEO李松峰表示,永輝計劃在核心城市推進“倉店合一”模式,提升包括商品供應鏈、履約效率與質量、服務與體驗、倉端改造、組織團隊及機制改革等在內的基礎能力。未來,線上線下倉店合一的形式最有希望看到盈利的機會。
而經歷過“超級物種”沉浮的消費者,則對倉儲店評價褒貶不一。有網友評論,“畫皮難畫骨”、“改為倉儲超市后,有什么商品是可以比肩山姆會員店和開市客?讓人記住的?”,也有網友認為,“倉儲店是已經論證的商業模式,國內商超有幾家有類似永輝的嘗試精神和供應鏈能力?永輝在這件事上成功概率很大?!?/section>
又一年春節過去了,預制菜市場如預判一樣火熱。1月27日,京東發布的《2023春節假期消費趨勢》指出,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倍,佛跳墻、豬肚雞、酸菜魚等招牌菜受到各地消費者的青睞;抖音電商“2023抖音好物年貨節”數據報告顯示,其年夜飯預制菜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8%;美團買菜顯示,預制菜商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400%;叮咚買菜則發現,平臺年夜飯相關預制菜品銷量較2022年春節增500%,且比去年購買時間提前。
德勤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已達到5500億元左右,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CAGR有望達13%,預制菜在C端消費市場的滲透率逐步提升,年輕消費者、#獨居 #一人食 等標簽受眾逐漸成為預制菜消費主力軍。
根據市場趨勢,永輝于2021年推出自有品牌「輝媽到家」,正式進軍預制菜/快手菜賽道,更趕在2023年春節前夕上新了“輝宴系列”和“輝廚系列”,集中打造了30余款預制菜新品。其中,以烤魚、豬肚雞等宴會大菜為主的“輝宴系列”針對春節、元宵節等團圓場景,該系列具備方便易操作、還原餐廳風味等特點;以水煮牛肉、蒜香小排等家常小炒為主的“輝廚系列”則針對一日三餐、宵夜等場景,可實現免洗免切、加熱即享。
據悉,經過2年的發展探索,同時依托永輝供應鏈優勢,「輝媽到家」已經逐漸清晰了“聚焦家庭團聚、禮品場景”的定位,并從銷售終端深入到產業鏈源頭,依托智能化冷鏈倉配,從生產到運輸再到商超全程保鮮,實現產品的全鏈路管控。
盡管永輝布局預制菜賽道的行為看起來更像是“投石問路”,而非解經營的燃眉之急,但,過去的2022年,「輝媽到家」依然給永輝交出了超預期的答卷。以去年一季度為例,永輝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3月1日至20日,「輝媽到家」銷售環比增長超60%,其中外婆紅燒肉是漲幅最高的單品,超115%。
而今年春節,永輝自有品牌總體也表現不俗。據了解,春節前夕,永輝自有品牌——饞大獅、輝媽到家、永輝農場、優頌等,針對春節場景重點打造13只核心爆品,推出72款新年禮盒、節日包裝、加量裝以及30余款預制菜產品。除夕前一周的數據顯示,永輝自有品牌7日內銷售額近1.5億元,同比增長達111%,其中,「輝媽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00%。從具體單品看,手抓扇子骨、小炒牛肉等產品銷量一路走高。連鎖經營專家李維華表示:“商超做預制菜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本身就有流量、有場地、有顧客、有品牌、有供應鏈等?!?/span>
盡管永輝“昔日黃鶴去”,門店方面的負增長難以企及高歌猛進的盒馬,受關注的程度也不及融資明星“叮咚買菜”,但我們依然欣慰地看到「輝媽到家」作為永輝在預制菜領域的“一招險棋”式的突圍,也期待看到永輝在2023的所有“革新”都有所成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艾媒咨詢《2022年預制菜產業品質升級專題研究報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