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秀瓊:從“新消費”到“真消費”,全域渠道能力是關鍵

參加 CANPLUS
2022.12.17
今年是不確定性潮起云涌的一年,流量見頂、資本退燒……新消費的寒氣全面來襲。這個時代,企業要從“新消費”回歸到“真消費”,才能完成這場穿越周期的試煉。

來源:參加 CANPLUS(ID:canjiaxueyuan2018)


參加CANPLUS無界消費創新營五期第三模塊“增長體系與線下渠道建設”邀請到了貝恩全球專家合伙人、前可口可樂大中華區CMO魯秀瓊老師,基于其豐富的消費品領域咨詢和實戰經驗,立足行業洞察,深入解讀建立全渠道能力的方式方法,來幫助企業在消費這個賽道里把握機會,不斷前進。

以下是我們整理的課堂分享內容,希望對您也有所啟發。

貝恩全球專家合伙人魯秀瓊


新消費不是品牌,而是一個賽道。今天,消費者買的不是貨,而是解決方案。這就造成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變成認知、交易、關系三位一體,整個決策鏈路變短。品牌和消費者的關系是C端創造需求,B端去履約。所以,整個新消費的本質是Consumer To Brand,而不再是以前的Brand to Consumer。

從“新消費”到“真消費”,需要消費時代的進化和品牌本質的回歸。真消費的核心是建基本盤、控節奏感、精益增長?;久姘ǎ浩放?、渠道、供應鏈。


其中,全域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


線上流量相當于一個無限模擬貨架,品牌需要關心的是“人貨場”小眾匹配的問題;線下流量相當于 “巷戰”,品牌關心的是怎么拿到實體店鋪中有限的貨架位置。當一個品牌成功建立線下基本盤時,它就可以形成可持續的高利潤增長。因此在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品牌如何在做好線上的同時抓住線下,成為重中之重。

無界消費創新營五期授課現場


01
怎么建立好的渠道模式?

品牌的三個渠道角色

品牌可以從以下三個不同的角度思考渠道角色。


第一是增長角色,要考慮渠道是不是可做,是否有巨大的銷售增長機會。

第二是消費者角色,品牌的渠道要和顧客的購物訴求相匹配。

第三是客戶角色,客戶零售商有四種品類角色,包括核心品類、引流品類、利潤品類和補充品類。舉例來說,引流品類在現在的大賣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生鮮,生鮮能帶領消費者到店;現在很多消費者養成了每周買奶的習慣,所以低溫乳制品就成了生鮮中的核心品類;利潤品類則可能有一定的季節性或是針對高端客戶。


品牌要明確自己在上述三個維度的渠道角色,再去制定渠道目標、選品、打法和覆蓋模式。沒有一個渠道是相似的,選定渠道,就選定了基本盤的根。


渠道覆蓋模式的三個要素

渠道覆蓋模式需要涵蓋三個要素,也叫“3C”,即coverage(覆蓋廣度)、cost(成本優勢)和control(終端管理)。


市場定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品牌對于上述三個要素要有不同的側重點,打法也完全不一樣。


假如你是一個高端品牌,那么可以考慮直供,這樣對于終端的管控會更強。但如果你是一個中低端品牌,需要快速鋪貨,那資金問題會讓你更依賴經銷商來墊資,借此提高覆蓋率,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利潤。想把3C做得面面俱到很困難,品牌不得不有所選擇。


終端管控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可口可樂。它采用的完全是直供模式。市場上,整個可口可樂的裝瓶廠系統在一線有5萬個銷售。在中國全部1100萬個終端店里,可樂能夠做到直控的差不多350萬,每周銷售都能去到終端訪問。但可樂的模式其實對任何人都沒有借鑒意義,因為這樣做需要的人力太多,代價太高,很難再借鑒效仿。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型是今麥郎,它發明了“四合一”的利潤分配制。任何品牌想往線下,尤其是縣級市往下走的時候,我都強烈建議學習這個模型。這個“四合一”是什么呢?特別簡單,就是“小老板承包制”。當你想去縣級市往下到鄉鎮村進行產品覆蓋時,傳統的銷售模式已經失去作用:電商很弱,店與店之間的距離也很遠。今麥郎想出的辦法是,它要求經銷商的小工會開車,直接把司機和銷售合并,承包整條線路做正確的鋪貨。這樣做以后,這個單線運作的“車銷模式”相比傳統銷售模式,成本下降了40%。


渠道覆蓋模式因人而異


渠道覆蓋模式沒有對和錯,只有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它跟你的品類,品牌的發展階段,所處的城市層級息息相關,品牌要找到最適合??的模式。


一個線下渠道的建立需要毅力和耐心。品牌尋找經銷商,最標準的方式就是采用二級分購的模型,由一級經銷商再找到二級經銷商;或是進入一級經銷商覆蓋率高的門店,派遣品牌監督員去監督。后者是目前比較好用的一個模式,可以幫助品牌迅速滲透到很多地區,通過經銷商的人力大規模覆蓋,從而降低品牌的人力成本。但這需要嚴格的經銷商管理、渠道利潤的控制體系和本地的適合伙伴。


02
如何做好全域渠道的精細化運營?

全域渠道的精細運營需要做到三點:1.電商渠道做好“三新”,2.現代渠道做好“三高”,3.傳統渠道做到“三強”。


電商渠道做好“三新”

電商渠道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創新:


a.新增量品牌要立足消費的真需求,尋找場景新增量,實現人貨場匹配。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興趣電商,品牌只有找到特定消費人群的特點并設法滿足,才能保持強競爭力,獲得增長機會。


b.新模式品牌要在站內站外全面聯動引流,提升消費者AIPL全鏈路的轉化和體驗,通過敏捷測試得到最佳組合。


我們的思路是AIPL要自上往下地規劃,去統籌全局,根據不同的平臺特性去配備不同的貨,而且要聯合站外站內一起打造品牌。其中非常核心的一點是:不能完全靠平臺的流量,而是要靠自身造血,打造品類創新和品牌價值感。


c.新聯動借助平臺生態,實現線上線下雙向聯動。


各個平臺現在都在做線上線下“新聯動”,也就是所有人在談的“全域”。


全域具體怎么做?首先是戰略層面,要有一個全域平臺的布局。其次是戰術層面,要把站外站內打通一起思考。


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私域。私域在開始階段不一定能賣貨,也不是所有品類都適合私域賣貨,但是私域可以給品牌提供更快的路徑和更敏捷的反饋,讓你知道消費者在想什么,從而幫你做出正確決策。


現代渠道做好“三高”


現代渠道要做好KA,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a.高質量的精細化管理


品牌要針對戰略目標到合作伙伴,設計核心方案,做到客戶精細管理。此外,品牌還要聚焦“核心大單品”,做優化性管理。你可以是一個小品類,但是如果你在這個小品類里面有核心大單品,那么則要往下做廣、做深和做強。


b.要售點活動的高回報


品牌要優化線下的投入,專注主貨架的建設,陳列清晰?,F在要做好KA,最關鍵的問題是回到產品,像以前一樣光靠砸錢和招促銷小姐難以實現。這就要求你優化整個線下的基本投入,簡化促銷機制,減少地推和路演,包括促銷員、貨架等投入。反而應該挪一部分錢到線上,抓好主貨架的陳列和費用的精細化管理。


貨架擺多少,要回到絕對領導力,一般消費品的貨架份額是市場份額的1-1.5倍。貨架擺放的重心肯定是核心大單品,不要做長尾單品的陳列。貨架怎么擺,記住要靠近高流量的品類。怎么“炫”則和商品的顏色符號、商標符號和包裝符號相關。


還要將費用精細化管理,店內活動有試吃、地推路演、電子平臺優惠券等類型,它們的優勢、目的、使用場合不同,需合理地投資組合分配。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得把店分類,不僅要“進店”,還要弄清自己要進“什么樣的店”。


c. O2O場景要實現高增長


O2O是所有新消費在這個時間點下的紅利,做好O2O有三個要點。一品牌要先鞏固線下分銷,激勵線上上翻,根據購買動機和場景匹配產品。KA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你沒有在線下就到不了它的倉,而O2O的原理是每一家店都是你的前置倉。所以你進不了線下,就不可能進線上。


二是抓住核心細分場景,結合消費者購物動機/鏈路,設計營銷引流活動。


三是從線下各自為政到鏈路統一規劃。比如冰激淋產品和路雪就是根據線上單品的銷售情況,重新倒推線下鋪貨,從而形成了線上線下的整個閉環。


無界消費創新營五期授課現場


傳統渠道要立足三“強”


a.強體系:


一個好的管控體系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尋找經銷商。我想說的不是“怎么找”,而是“怎么淘汰”,對新消費品牌來講,可能淘汰比選取還要重要。


淘汰經銷商時要看它能否做好以下四件事:1.分銷賣進,能把指定SKU賣進主要點。2.終端執行,能夠做好零售終端服務,確保陳列計劃。3.后臺支持,能有效管理庫存、訂單、物流、賬期。4.系統數據,能利用信息化工具,保證經銷商內部數據及終端數據的高可視度。


b.強執行:


挑選經銷商時,還要看它是否有一個高效的管理能力,包括庫存管理、倉儲管理和終端管理。終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表、情、管、理”——也就是可以分享的店鋪線路圖、客戶明細表和拜訪表。


我去年做了一個客戶,18個月從40億做到了100億,是做對了什么呢?首先要講,這位客戶確實有底子的,供應鏈和產品質量都很好。其次人家是有福報的,今年趕上了一波大風口。我們真正抓住的,就是把產品結構重新梳理了一遍,然后重整了銷售最基本的表情宣傳。要做業績,要真正能夠基業長青,這一步是繞不過去的。


c.強管控:


有效激勵強管控可能對大家來說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大家要學會換位思考,經銷商的投資回報是從哪里來的?收入減去成本,再除以投資額。


什么是收入?前臺毛利。什么是成本?物流、租金、人員。然后去除以投資額(庫存日期、通路賬期,即你的動銷速度)。后面兩塊(成本、投資額)與產品本身強不強有關,跟選的經銷商的運營效率更相關。


第一點的收入則靠價值鏈設計,合理的價值鏈設計是決定你的產品好不好賣最重要的因素。價值鏈的設計有三大原則:1.單個看有優勢:經銷商、零售商可以從你這里得到同品類中有競爭力的利潤。2.一起看不沖突:和經銷商設計、調整進貨價、零售價的時候,要規避竄貨的風險。3.做得越好,賺得越多:對經銷商不僅要考核銷量,更要考核執行,通過梯度化返點指導經銷商行為,達到長期共贏。


快消里面有一句話叫:好設計不如強執行,強執行不如嚴管控。


消費品都會面臨一個從早期到成熟期的痛苦變化,到了成熟期,市場日益競爭劇烈,產品拉力碰到挑戰,鋪貨紅利減少,產品的單店重要性提高。這時候品牌必須要開始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管控就管兩件事,貨流和錢流。貨流管的是產品是否保質保量的分銷到了對應的門店,因此要看經銷商的進銷存的管控、終端門店實際銷售的管控、貨品的區域/渠道流通的管控(是否出現竄貨)。錢流管的是營銷資源是否合理地落實到每一個門店,促銷能否落地管控,終端價格能否穩住。


無界消費創新營五期授課現場


03
如何做好數字化建設?


近采用的是“三流”的方法。


一個叫業務流,就是品牌商到經銷商,到門店,到消費者。


一個叫做信息流(數據流),就是你有出場信息、物流信息,在經銷商這里要拿到進銷存物流信息、門店覆蓋信息、門店的動銷信息、庫存信息、執行信息、購買信息等。


還有一個是我們最新在做的數字化2.0方法,也就是將“數字化”集成“激勵流”,做到全鏈路一碼相連。傳統大家都聽說過一物一碼,現在就是將它串聯,變成“四碼合一”。所謂“四碼合一”,首先有箱外碼,即物流碼。其次是箱內碼,就是打開時門店店員掃的碼。飲品行業例如白酒和飲料有瓶外碼,由促銷小姐掃碼。還有瓶內碼,就是打開以后消費者掃的碼?!八拇a合一”和以前的區別在于它是串聯的,比如當消費者掃瓶內碼時,他可以追溯到前面所有掃過的碼。


“四碼合一”的價值就在于價值鏈的重新設計,但是它并不適合所有品類,最適合的是高端白酒、洋酒還有母嬰奶粉。因此問題的本質,還是回歸價值鏈的梳理,要思考什么適合你的產品。


大家可能都有非常大的雄心壯志,想拓品類做國際化,但最基本的是要把基本盤里的基本款做好,然后將基本面的基本功做好。


最好的真消費的修煉之道,是要有終局觀,建基本盤,做當下事,控節奏感。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參加 CANPLUS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