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麥星
來源:麥星投資(ID:maisoncapital)
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沒有店內嘈雜的排隊,也沒有運用鮮艷色彩的店鋪風格,開在一線城市的茶飲品牌——阿嬤手作,以一種“原生態”、“慢下來”的狀態,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存在。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早上十點阿嬤手作小程序開賣,慢一步就會顯示“門店繁忙”,這種忙碌狀態持續到晚上十點??烧嬲M到店里了,又會發現它的門店節奏很慢。甚至在高峰期會關閉現場排隊,選擇采用線上點單的方式,只為了讓顧客能隨意走動感受店鋪阿嬤現場制作與熬煮的過程。
2018 年起源于廣西的阿嬤手作,接連在深圳和上海開設門店,延續著“火”與“慢”的狀態。這種矛盾感有些顛覆我們對傳統茶飲的認知,在大眾市場印象里,現制茶飲是快節奏的,但阿嬤手作卻反過來以慢擊快,堅持用講究的原生態食材與“煙火氣”的店鋪風格,帶來既有驚喜感有記憶點又耐喝經典的飲品,讓年輕人在城市生活中也能嘗到家的味道。
我們對阿嬤手作創始人鄧倩進行了一次訪談,她分享了創業心路中對產品的理解,與對品牌美學精神內核的思考。
“現在年輕人消費理念升級,已經從追求快速、低成本、更香濃的風味,逐漸開始追求原生態和純粹的食材,吃得出什么才是真正非工業可替代的口感和模仿不了的風味?!卑呤肿鞯拈_始,是鄧倩對年輕人消費升級的思考。
第一家店,從鄧倩的廣西老家開始,售賣純手作古早味的茶飲。因自己是位母親,所以更注重食材的新鮮度和健康度,認為只有通過真材實料和現熬現煮才能提供最原始最純粹的飲品;加上她當時對消費習慣的升級有了更深的感觸,便更想做一個純粹且有溫度的品牌。她發現手作奶茶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具備多年茶飲品牌經營的經驗;二來,茶飲這個賽道更貼近年輕人,更容易被傳播;再者,茶飲這個行業里,還沒有哪個品牌以這樣的理念來切入。于是,阿嬤手作應運而生。
在三年后的冬天,阿嬤手作第一次走出廣西,在深圳開設了首家省外概念店,繼續堅持健康的真材實料和現場手作,用這種繁瑣又費時、耗時耗力的方式,塑造了品牌壁壘的第一步。
說到“阿嬤手作”品牌名的由來,鄧倩談到,“我們希望用戶想到阿嬤,可以是一種溫暖的、純粹的形象,用戶是像家人一樣的存在,我們覺得只有自己的父母、祖輩才會在意你吃得好不好,吃得健不健康,所以我們用純粹的食材和質樸的方式表達自己,希望用戶在阿嬤手作也能感受到這樣的溫暖?!?/section>

“一開始在開發明星產品米麻薯奶茶時,我們盲測了二十多款大米,最后選中了廣西巴馬的糯米,香氣特別好,食材和食材之間真的有差別?!弊鳛榇蠖鄶等说牡谝槐呤肿髂滩?,米麻薯是其中的靈魂,也是最難做的部分。從巴馬糯米變成米麻薯,要經歷洗凈-蒸煮-加水牛奶攪打-手搗至拉絲的過程,現場蒸煮后,但最費神的就是手搗過程了,用機器攪拌會失去糯米的香氣和口感。所以阿嬤手作一直堅持手搗,邊看火候邊攪動,最后還會加上米粒保留口感,這樣才有了顧客能感知到的“手作”風味。

再比如芋泥,阿嬤選用了廣西本土的荔浦芋頭,去頭去尾,只選用甜度最高粉糯感最佳的中段部位。只要店里一蒸芋頭,滿店都彌漫著香氣,加上芋頭要經過 40 多分鐘的蒸煮,蒸軟后還要手壓成泥,入口的軟糯香濃是普通芋頭不能做到的。牛奶也選用了新鮮直送的水牛鮮乳,每天從南寧的專屬農場冷鏈運送過來,保質期只有短短 9 天。
今年立冬如約而至的新品姜棗水牛乳,則是甄選了云南的小黃姜與新疆有機灰棗,90℃的火候,充分釋放姜汁的熱辣本味,新鮮的有機棗泥總是更鮮香。

阿嬤手作的產品中,“廣西好食材”的的確確是好食材,“傳統笨手藝”卻一點也不笨,倒不如說是,最簡單的烹制方式方能顯示出食物最原始的本味,這味道好在心頭。原始的產地、有機原生態的食材、淳樸的民眾,這些一起形成了阿嬤手作的內核:純粹,且溫暖。強調“原生態現場熬煮”,阿嬤手作不緊不慢地做著費時費力的事,堅持自己的原料選擇,給大家帶來健康純粹且有無窮回味的好產品。畢竟在當下,人們時常會對存在于回憶中的感官產生向往,對鮮少能獲得的淳樸產生偏愛。
什么樣的人會喝奶茶,什么樣的人會喝阿嬤手作,什么樣的人喝過一次,還會持續不斷地堅定選擇?阿嬤手作希望通過匠心產品與用戶對話中找到答案。
鄧倩始終認為,對“食物”本身的消費升級,一定不能脫離本質做價值提升。更好的食材,更原始純粹的風味,都是食物本身能夠被顧客長期需求的“真價值”。02
關于美學:“煙火氣”如何在完整性和細節中“飄”出來除了提供吃得出來的“原生態”與“純粹感”,阿嬤手作的空間設計也有很強的風格,這與鄧倩設計專業出身有關,她對品牌背后有更多的美學思考。“我們對空間的理解,最核心的就是煙火氣,它是自然而然的?!?/strong>選址于上海新天地的“阿嬤手作珍藏”門店,周邊聚集著潮流品牌與網紅店,而于鬧市中進入阿嬤手作,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沖突感。未到入口處,手作和熬煮的香氣已經先吸引了嗅覺。聞香靠近后,4-5 位阿嬤正在慢慢熬煮,像是兒時家的味道,同時播放著悠揚古典的音樂,氛圍也就在煙霧繚繞中慢下來。
通過原生態的食材的香氣,再帶動視覺、聽覺與味覺的觸動,阿嬤手作嘗試用一種克制又溫暖的氛圍,營造能打開你感官體驗的空間場域。整個體驗過程是流淌的,娓娓道來的。
“煙火氣”滲透于整體與每個細節。不僅是圍繞產品本身的五官體驗感,其他細節的質感也考慮得周全:門店整體木質的色調,運用了大量的原木與實木,是純粹感;具有反差感的中古家具,藍染粗布、斑駁的桌子是對上海歷史感的致敬與兒時回憶的表達;廚房的原色門簾,附著簡約小小的阿嬤手作 logo,香氣從門簾中飄出來,是家的對味......“設想顧客可以坐在蒲團上,喝著原生態的奶茶,看著這些家具和阿嬤熬煮的場景,能想到一個個從前的溫暖回憶?!边@些是鄧倩基于品牌理解家的文化和底蘊,慢慢延伸出來的細節元素。

即便是品牌視頻短片,阿嬤手作也要求不需要高技巧的攝影手法、不需要演員和華麗的濾鏡,還原最真實的選取食材與慢慢熬煮的過程,當熱氣慢慢在鏡頭里飄上來,整個氛圍便盤活了。我們熟悉的阿嬤手作 logo,為了與品牌美學盡可能統一,也經歷了七八個不同的版本。
“我們要的不是一種大隱于市的氣質感,而是滲透在每個細節中的煙火氣?!睆氖巢?、口味、包裝設計、手作場景、空間元素、視覺陳列再到音樂和品牌視頻,品牌資產逐步建立并強化起來,阿嬤手作為消費者打造了最強烈的“記憶鏈條”——更高價值感的煙火氣。不同于融入多元化元素、運用多種跳躍色彩的茶飲店鋪,也不同于多為工業風或通過食材本身顏色延展風格的咖啡店,阿嬤手作的品牌美學是獨到又溫暖的,它善作減法,摒棄不必要的畫蛇添足,從而確保在多樣化的設計風格中仍然具有品牌統一的風格感并貫穿所有細節。
“我們會把品牌做得很慢,品牌是慢慢形成的。你會看到阿嬤手作的 logo 很小,但是希望有一天即便沒有看到 logo,也能一眼認出來這就是阿嬤手作?!睂τ谄放朴脩舻睦斫?,鄧倩認為,“阿嬤手作的用戶是在快節奏生活中追求質感和認真生活的一批人。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人追求原生態和純粹的食物?!?/section>
不是以新奇特的營銷方式、為了小眾而小眾地創新,也不是以市場數據熱度為起點,而是通過反復推敲的好產品和能產生消費者情感鏈接的設計美學,阿嬤手作選擇了一條更長遠的路徑:真正站在用戶角度考慮什么是有價值的產品,建立有地域特色且原生態更健康的供應鏈,打造一杯覆蓋從老人到小孩都可以放心飲用、值得信賴的產品。 于阿嬤用心慢煮的“煙火氣”中品嘗完一杯暖心鮮香的奶茶,在冬日晚間悠悠離開.....每一天,阿嬤手作家的溫暖都將如約而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