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虎邦辣醬創始人陸文金:“未來5到10年,辣醬行業將有機會跑出多家規?;纳鲜泄尽?/h2>
新消費智庫pro
2022.12.03

成立于2015年的虎邦辣醬,避開行業巨頭老干媽,通過外賣渠道異軍突起,2019年虎邦辣醬全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今年依然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文:焦逸夢

來源:新消費智庫pro(ID:liezhangmen520)


在創立虎邦之前,陸文金曾是青島啤酒營銷副總裁,帶領團隊打下青島啤酒最大的基地市場——山東市場、打造了第二品牌“嶗山啤酒”,陸文金在長期的營銷實踐中形成一套關于消費品品牌的打法。

新消費智庫本采訪到了陸總,在一個多小時的專訪中,我們探討了成功打造新消費品牌的秘訣和底層邏輯:

1、新品牌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從一眾老品牌中殺出重圍?
2、新品牌該如何制定價格策略,找到自己的客群?
3、新品牌該怎么打造一批訓練有素的團隊?


01

我們有一套獨特的銷售管理模式


干一件事兒之前,我先會自問,憑什么你能干成?

我們有一套自己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別人要想學會,還挺難,即使他個人學會了,變成團隊打法兒可能又比較難,因為我們是團隊打法,不是我一個人。

這套東西就是銷售管理體系,消費品營銷關鍵是打造一套基于目標、策略、團隊、銷售模式的銷售管理體系,這個銷售管理體系是有機的,能夠基于不同的營銷環境動態的調整,也能夠自我修正,持續學習,持續改進。

例如,我在青啤時主要解決了它的銷售團隊建設的問題。原來青啤是直營模式,在全國有很多員工,有自己的倉庫,自己的車,有財務,有司機,有倉庫保管員,一個團隊20個人,可能15個人都屬于后勤服務,真正的業務員非常少。我當時就覺得這種組織架構不對,可能要反過來,比如需要15個業務員,后臺人員只要4-5個人。

我當時就做了很多改動。從直營模式,調整為經銷模式,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區域上也不再設分公司了,這樣一來就很簡單,就跟一個蒙古人搭帳篷一樣,非常靈活,團隊沒有什么包袱,只要騎馬打仗就可以了。一個經理招20個業務員,去哪些區域,拜訪多少家店,業務員每天幾點開會,早晨、中午、晚上怎么把線路規劃好,然后每天按線路去拜訪、送貨,這些都要弄清楚。這其實就是一套工業化的邏輯,只不過我把它應用在了銷售領域,講究流程化、標準化、體系化,是PDCA的閉環邏輯。我們用了2004年一年的時間推廣這種辦法,其過程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但也正是依托這套微觀運營模式,在青啤,我們拿下了山東市場、打造了嶗山啤酒品牌,更重要的是我們打造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基于渠道和團隊的運營體系搭建好了,但我覺得,這肯定不是銷售的全部。我覺得還是要做品牌,做品牌才是營銷里的最高境界,后來通過研究定位的書,我認識到了做品牌一定要做消費者心智,只有在消費者心智中有你這個東西才行,后來我就有了“貝蒂斯”橄欖油和虎邦辣醬這些實踐。

而我們在“貝蒂斯”時練了一套和商超渠道打交道的經驗。之前我們做的都是便利店、餐飲這些渠道,但做橄欖油的時候,就要做超市渠道了。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超市里邊有個系統,你必須和系統和總部對接,接著再規劃每個店怎么做,怎么根據檔期去做,很快我們就掌握了其中的打法。

一是形成了一套銷售管理體系,二是積累了線下商超渠道的經驗,這是我們在做虎邦辣醬之前就打好的基本功。

02
斬斷后路,逼迫自己做創新

無創新不創業!做貝蒂斯的時候,條件相對寬裕。到虎邦這個品牌了,我就想我這次一定要換個打法,我要做一個精益的創業方式,為什么非得花那么多錢呢?能不能用一種創新的方式來做?這就是把自己的后路給截斷了,逼著自己去破局、去創新,如果你錢多、資源多,你就很難做創新了。創新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創新是比較難的事兒,你條件有限,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去創新。

我們之所以選擇做辣醬這個行業,是因為有做品牌的機會。目前辣醬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就像“一株參天大樹+眾多低矮灌木叢”,老干媽一家獨大,行業集中度低,意味著具有創造第二品牌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行業也是比較難的,這些年來行業沒有第二品牌突圍,一定有其制約的因素,虎邦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能解決這個前人不能解決的問題。

1.制定策略,用渠道創新突圍

創業之初,公司首要考慮的就是生存問題,先不要講別的,就根據當前的條件來看,先活下來。我們是從渠道創新入手的。

我們團隊最擅長的是做渠道。辣醬行業也沒有什么核武器級別的產品,產品我們測試了一下沒問題,那就要在營銷創新上,特別在是在渠道創新上解決問題。

我們也去做了大量的實驗,我們試過傳統電商、內容電商、O2O,包括批發市場,這些都不行,因為它都不足以解決生存問題。

我們當時公司內部大概有20來個人,當時給了大家一個寬松的環境,在全國設了幾個辦事處,大家可以去嘗試。

當時是在濟南的辦事處,我們的一個員工,他經常點外賣,就跟一個店的老板熟悉了,就讓老板在店里做一些嘗試。

來源:虎邦肉辣醬官方微博


一開始也沒注意,但那會我正好看有微信的文章,有人說外賣是偽需求,我憑直覺認為不是。我就反過頭來問這個事兒,發現它這個產品都賣完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事可行,有希望、有前途,當時完全是憑直覺,雖然說是憑直覺吧,也是那一瞬間,我有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外賣這樣的渠道,它是封閉渠道,它沒有競爭對手,即使未來有競爭對手,也很少,三個兩個的,你選擇的余地就好很多,像超市里有幾十個上百個品牌,你怎么競爭?

第二,外賣它做的是餐食。外賣收到配送等條件的影響往往不夠好吃,加上辣醬以后,它會好很多。

第三,目標人群比較適合我們,老干媽的顧客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我們要錯開老干媽的競爭,就需要年輕化的客群,外賣它正好都是年輕人。

第四,我們這個團隊,原來我們做啤酒,積累了大量渠道管理的經驗,線下拜訪是我們的強項。

第五,做外賣渠道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現金流會好,不管你每天賣多少,你的現金流每天能流轉,如果你進超市做促銷,周期非常長。

所以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可能是我們最大的生存之路,能避開老干媽,老干媽你再強大,對不起在這個渠道,你不如我,那我只要能進來,以后我基本上就能活下來。

2.給外賣商戶做運營服務,建立競爭壁壘

為了深入外賣、扎根外賣,我們必須了解、熟悉這個生態,并且和這個生態形成共生互生的關系。這個期間,我們就去幫助商家去設計一些圖片啊,做一些活動設置,做一些簡單的運營優化,或者是幫他們去建一些群,包括后來專門針對外賣商戶做一些沙龍、峰會等,我們會去主動做一些這樣的服務。

來源:虎邦辣醬官方微信公眾號

我們給外賣商戶做服務,這種模式確實比較重,但如果我們按傳統的方式,去找經銷商賣,那放到店里也賣不好;而且正是因為我們把外賣提到戰略生存的高度,去做重服務,才能在這個渠道把競爭對手在給封殺了,很多競品當時也進來過外賣渠道,后來都走了。

03
打破現有價格帶的制約

其實我們在進入辣醬行業時,還面臨的一個難點是,辣醬的價格低,價格低就容易讓行業不活躍,行業規模停滯。老干媽就是價格基準線,比它便宜的品牌掙不到錢,比它貴的品牌又很難被消費者選擇。

時間來到現在,一瓶辣醬12到15元,是辣醬行業的主流價格,虎邦辣醬的價格大約是在15元到20元一瓶,比行業主流價格略高一些。我們有這么幾點考慮。

第一,產品升級成本肯定會高。

虎邦產品的特點是鮮辣椒熬制的,這樣才能保持鮮香、鮮辣的口感,我們的內容物也更多使用好的食材,牛肉、小龍蝦、鮑魚等,這就意味著成本也是高的。鮮辣椒不易儲存,成本本來就高,高品質和低成本之間肯定要做出取舍。

第二,企業必須保證可持續經營。

這兩年所有行業都面臨嚴峻的原材料漲價問題,企業在定價策略中必須充分評估到環境的不確定性,提高對風險的評估權重。

我經歷過啤酒行業一個進化,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啤酒行業,也經歷過一個原材料漲價的浪潮,眾多小啤酒廠破產或被并購重組了。原材料漲價了,你不漲就沒利潤,漲了就沒有消費者了,沒有規模壁壘,也沒有品牌壁壘,產品種類又非常多,到這個時候就很難活下去。

來源:虎邦肉辣醬官方微博


第三,企業有生存空間,行業才能繁榮

行業想發展起來,就要實現充分競爭。做創新、做企業必須要有利潤,如果行業價格壓得過低,別人進來都活不了,行業怎么發展。我認為市場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被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最近老干媽也在提價,這對行業來說整體是利好的。

04
謹慎做渠道,我們要跑馬拉松

我們在渠道延伸和區域延伸方面是很慎重的,要從消費者的認知階段、渠道定位、團隊運營能力建設多個方面做出評估,講究成功率,不一味要求大干快上。

1.商超渠道剛做半年,目前主要在華東嘗試

我們現在主要是在華東,經過測試,時機把握地還比較好,進超市你只要沒有滯銷就意味著我們在這兩地的品牌知名度有了。一些我們沒有通過餐飲做過消費者教育的市場,去了超市根本沒用,因為消費者根本就不認識。所以說,我們在渠道里,還是很慎重的。

華東現在我們做了一段時間超市以后,我們感覺這個還不錯,那就可以進一步往其他城市里去,甚至到縣城里去。

我們的目標是明年在商超業態做到第二名,等做到第二名了,你再去做其他渠道,那就好做了,你現在沒做到這個程度,心急也沒有用,其實多就是少,少就是多,我們還是很理性的。

2.電商重點做京東和天貓

做電商的話,我們也不是說這里開個店鋪,那里開個店鋪,做哪個電商渠道也是要經過測試和評估才做的。相對于辣醬這個類目,我們還是以天貓和京東為主。

著重運營這兩個平臺除了流量因素之外,也看到了阿里、京東這兩個成熟的電商巨頭,也在著重于品牌的打造,這和我們的定位是一致的。

一些純粹的低價拉流量的平臺,包括達人直播帶貨,我們都很謹慎,包括毛利、扣費等等,我們都是有選擇的。因為我們是基于長遠發展,是要跑馬拉松的,不追求那種大起大落。

05
渠道和渠道,
產品和產品之間要有協同效應

我們團隊是做線下出身的,但外賣其實屬于一半線上、一半線下,這些年我們也在做線上和線下渠道,我們總結了一些不同渠道打法的方法論。

來源:虎邦辣醬官方微信公眾號

做線上,不見得說你要賺很多錢,因為像辣醬、酒水飲料這些都不適合做線上的,這種產品想在電商上面賺錢是非常難的。線上的功能第一主要是創新產品,測產品、篩選產品,做產品你要不斷創新,如果是靠線下測新產品,這整個時間太長了。線上就很快,產品出來以后上市,上市以后測評,最后測出來這個產品不錯就留下,被淘汰的產品就放棄,然后產品篩選出來以后,你再一起去布局別的市場。

第二個,線上的傳播速度也快,線下得從一個城市一個縣開始做,等你做完全國,你得做多少年。但現在,在線上,做幾個月你就可以全國有名了,這兩個是不大一樣的。同等規模的消費品,線上品牌的影響力往往要更大。

而做線下是要不斷積累,持續深化的。比如說我今天我進超市,我用這種方式,明天可能換一個方式,然后換一個渠道再做。線下渠道的布局策略應該是這樣,找一個區域市場作為中心,比如說上海,有梯次的推進各個渠道運作,扎下根來。

我們現在基本還是外賣渠道為主,也做電商和線下渠道,前兩年我們線下給線上導流,其實這兩年就慢慢有一種趨勢,就是線上的東西要到線下來。

第一,生意要成立,它必須獲得一些效應。比如說我們這個行業產生不了網絡效應,我們做這個快消品,主要是兩個效應,第一個是規模效應,就像啤酒行業,以前80年代的時候,十萬噸可能是全國第一,現在一個廠產10萬噸都可能虧損,沒有規模,肯定不行,有了規模,成本才能降低,無論做什么消費品,都是這樣。

第二,就是協同效應,協同什么呢?渠道和渠道之間要協同,產品和產品之間要協同。比如前面講到的,我的外賣和商超,如果我不做外賣,我去做商超就很難。那么做了商超以后,反過來,外賣也會因為有商超更穩定,這些結合在一塊就是互補。

不可能每個產品都賺錢,也不可能每個渠道都賺錢,那么,電商發揮它的優勢,比如產品更新快、傳播效率高;而線下外賣和商超可以互相配合,做得更穩定。

來源:虎邦肉辣醬官方微博

06
未來五到十年,
辣醬行業會發生結構性變化

我認為,五到十年以后,辣醬行業出來幾家上市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為什么可以容納這么多呢?因為它相對來說,辣醬口味區隔,行業集中度不會有其他行業那么高,這里面能做很多細分品類出來。當然,另一方面這些公司的規模也就相對小一些。

現在辣醬產品的同質化還是比較強。如果巨頭變多,那這個行業的企業數量就會變少?,F在的辣醬里,做到一億兩億規模的,還挺多的,但是針對C端的辣醬品牌,超過5億規模的目前可能還只有老干媽。

我覺得五到十年內,是辣醬行業發生結構性變化的一個時期。最后價格帶會上移,要不然都搞不下去。那當這個場景出現后,就會有大量的人、大量的資本進來。

而且這種競爭打起來以后,很快,每個企業的規模膨脹得非???,做得非???。而且做的結果,也不是價格往下拉,而是往上打。你看啤酒行業也是如此,現在也都是在做高端啤酒。

我們現在整個策略還是以穩健為主。關于肉辣醬這個品類,我們也在不斷探索和校準,我們也在做一些小龍蝦辣醬、鮑魚辣醬新產品的嘗試,目前這類產品跟我們的關聯度已經很高,因為別人沒做過,好多東西可以繼續嘗試。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新消費智庫pro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yiren22亚洲综合|人妻有码中文字幕|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