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頭條醬酒之心組
來源:云酒頭條(ID:YJTT2016)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一直指引著酒業發展。
而不知從何時起,醬酒與“柔和”漸行漸近。
多年來,“柔性口感”在市場蔚然成風,成為各大香型特別是龍頭品牌關注的焦點。
在當前處于理性回歸的醬酒賽道,圍繞“柔”衍生出的產品不斷出現,它們并未囿于一城一地,而是成為醬酒全國化的側寫,其中既有迎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創新之舉,也蘊含著醬酒品質升級的又一個方向與機會……
醬酒何以為“柔”,又如何以“柔”克剛,探索出新的增長空間?一些品牌的案例值得思考。
01
悄無聲息的星星之火
金沙酒業,把這場變革上升到行業標準。
2021年,金沙酒業制定的《醇柔醬香白酒》團體標準,通過省級專家認定,標志柔性醬酒從此拿到“身份證”。
2022年1月11日,在金沙酒業全國經銷商大會上,金沙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道紅表示,《醇柔醬香白酒》團體標準,(讓金沙酒業)實現從醬酒標準體系“跟隨者”向“引領者”的轉變。
自2018年開始,金沙酒業先后提出“國香典范 醇柔醬香”的品牌定位,走出高端化、名酒化的發展道路,到2021年,金沙酒業以準百億規模穩居醬酒頭部品牌陣營。
有業內人士分析,持續數年的“醬酒熱”,一方面加快了頭部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對中小醬酒企業帶來了同質化競爭的挑戰,尋找更多差異點成為必然。
“柔性醬酒”通過減少“口感辣、味道嗆、沖勁大”等弊端,優化入口體驗,這對初次飲用者十分友好,也讓酒企在產品風味上區隔競爭對手。
現在,醬酒以赤水河為中心、廣西為半徑,在金沙、南丹、常德、青州等重要產區書寫柔性之風,影響著丹泉、云門、武陵、貴州迎賓等名優酒企的產品風味。
武陵酒在生產工藝上下功夫,采用整粒泡糧法,充分稀釋糧食中單寧,最終讓產品呈現“純凈、柔和、迷人的焦糊香、飲后體感更輕松”的特色。
地處廣西的丹泉酒業,選用國家4A景區級別的天然山洞洞藏,成就了細膩柔雅的“桂派醬香”。
2021年,僅金沙、丹泉、武陵、云門、茅臺醇等五家企業營收之和已到100億,雖然暫時只占除茅臺外其余醬酒市場總營收的約1/8,但金沙酒業剛獲華潤投資入股,正奮筆疾書續寫“百億新篇章”;丹泉依托南丹成就“廣西王”;云門依靠青州坐上“魯派醬酒”頭把交椅……這一細分陣營未來的增長勢頭仍值得關注。
和君咨詢高級咨詢師、酒水事業部副總經理張令表示,柔順型醬香利用差異化的細分中度柔和醬香品類,為市場拓展提供了最大化的優勢。
在產品矩陣上,柔性醬酒既有金沙摘要50億級大單品,也有售價2000元+的高端產品武陵“上醬”,更有“只取5%儲酒”的丹泉洞見。
事實上,柔性醬酒早已從小眾市場,悄無聲息地燃遍全行業。
02
品牌+渠道
燒出頑強的生命力
打出柔性醬酒的定位,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當年,宿遷產區的品牌舉起“綿柔”大旗后,在產品營銷和渠道拓展上打出組合拳。光市場渠道,它們就從“盤中盤”到團購,再從廠商“1+1”到“4×3”后終端營銷模式,做到了比對手快一步占領市場的境地。
如果把品牌比作木桶,那么定位只是其中一塊板,需要持續品牌打造才能占領消費者心智,大規模渠道建設才能讓消費者真實感受產品特性,只有三者相互協同才能讓整個桶做大做強。
現在,醬酒“后浪們”打出“柔性醬酒”這塊牌后,正摸著前浪,在品牌、渠道上書寫自己的傳奇。
2015年,武陵醬酒的管理層深知傳統酒業渠道壓貨的弊端,以“品牌+終端”的方式,構建武陵“短鏈”渠道。
與傳統“品牌+經銷商+終端”模式不同,“短鏈”剔除“賺差價”的經銷商,降低了全渠道的交易成本,企業能第一時間了解市場最新動態的同時,廠家以七大系統打造的強勢終端店,讓武陵在本土市場有直面名酒的實力。
目前,武陵上醬已成為常德2000元價格帶的冠軍,正逐漸打開長沙高端醬酒消費市場。
這一模式雖然對市場掌控強,但投入高,需要酒企大規模培訓建設,對于想快速實現全國化的酒企充滿挑戰。
因此,金沙酒業在打造渠道建設時,選擇了另外一條路——IP賦能+政策扶商。
當前酒商的痛點是,消費者正新老交替,經銷商需要專業化、精細化打造市場,另外受疫情影響,時刻緊繃“動銷難”的神經,需與廠商攜手共度難關。
為此,金沙酒業與33家頭部大商組成營銷顧問團,一起做好消費者培育時,還分享最新行業經營理念,幫助經銷商提前做好戰略規劃。
今年4月,金沙酒業通過“一桌式品鑒會”“歡樂周末,醇柔暢享”“名酒進名企”等“消費培育計劃”活動,幫助經銷商提高開瓶率,拉動銷量。
金沙酒業系列做法,在市場波動中主動幫助經銷商化解難題,有效地穩定了市場信心。
丹泉則選擇打造洞藏酒莊,其占地3000畝,是集酒文化體驗、釀酒工藝體驗、酒旅生活體驗、品酒體驗、洞藏體驗五位一體的大型醬酒莊園。
其中“洞天酒?!睘椤按笫澜缁崴怪睢笔珍浀摹白畲筇烊徊鼐贫础?,一面,常年恒定溫度在15到16度之間,保證了丹泉柔雅的特性;另一面,用酒旅融合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丹泉的精神面貌。
由上可知,主打柔性醬酒的企業,已經走出特色的品牌運營之路,部分領域甚至能與十七大名酒媲美,并對拓寬醬酒賽道留下注解。
03
從酒企到產區
不僅是豐富醬酒口味
云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權圖醬酒工作室總經理權圖預計,未來五年醬酒產能將突破80萬千升,營收將突破3000億元。
但在向3000億元邁進的過程中,醬酒沒有完全復制其它香型的發展路徑,而是用“柔性”等細分品類豐富醬酒下半場的賽道。
柔性醬酒對于酒企而言,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以最具特色的風味形成差異化,既提升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又能分享醬酒紅利。
2019年12月,在“振興桂酒·印象丹泉”活動上,丹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榮全提出“不做五百強 爭做五百年”的品牌理念,“把丹泉酒做到極品,讓其永遠發展傳承下去,讓大家不來不知道,來了想不到,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讓大家在這里留下震撼、深刻、美好的丹泉印象”。
2021年,丹泉銷售達20億元,并在“十四五”期末提出:年產醬酒3萬噸,儲酒15萬噸,年銷售突破100億元,并力爭在主板上市,爭創千億市值的企業。它的發展曲線,也展示了柔性醬酒頑強的生命力。
柔性醬酒讓醬酒上升到新高度,通過釀造工藝改變產品形態,打開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企業以全新的風味,成長為每個細分領域里的明珠,避免醬酒在同一賽道里,彼此血拼擴產、品鑒。
這或許也預示著,醬酒只要串起每個細分市場,就能拼接起整個商業版圖,并讓每個產區占領獨特的生態。
2021年12月,湖南日報在《常德醬酒復興在望》刊文:“醬酒復興,關鍵在武陵酒”。
區域產區家底薄,所有酒企全部營收可能還不及赤水河一家酒企的多,需要靠用“柔性”醬酒冒頭的實力品牌帶領其他酒企發展。
“醬酒發展要以武陵酒為龍頭,帶動多家酒企共同成長,形成區域性競爭力。獨木難成林,只有形成內在合力,抱團發展,才能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走向振興?!焙厢屝奶冕u星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冠毅,在接受湖南日報采訪時說道。
柔性醬酒不僅豐富了醬酒的品類,還以獨特的風土,在核心產區之外的其他產區打造專屬特色。
以“柔”為特色的宿遷白酒產區,2021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營收378.18億元。
未來,南丹、青州、常德等區域產區,運用科學的營銷思維,通過打造好丹泉、武陵、云門的品質,梳理好它們的品牌故事,依然有可能成為下個宿遷。
回看柔性醬酒的發展,其實酒業一直遵循“合久必分”的鐵律,只不過有的企業借此彎道超車,有的消失于歷史長河。
評論